

“热计量表安装十多年了一直不启用。”“设备验收不合格怎么办?”“我们区的居民何时能按计量交供热费?”近日,多个小区的居民反映,小区虽然已经安装了热计量表,却无法按计量收费。原因何在?记者展开调查。
热计量表是否合格引争议
“同一个小区,唯独我们三期住宅按照面积交供热费,其他四期都是分户计量。与一期同面积住宅相比,我家大约一年多交800元供热费。”家住西海岸·创新科技城项目三期金茂悦智云小区的王女士反映。
据了解,创新科技城项目分五期建设,一期、二期、四期、五期小区的供热企业为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供热有限公司,三期于2022年交付,供热企业为青岛中燃明月热电有限公司。王女士十分困惑,为何三期的供热费没有实行按计量收取?更让她不解的是,供热企业说是因为“热计量表不合格”,而相关部门的答复是热计量表经第三方检测合格。
“热计量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差,会乱跑数,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热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热计量表不合格,无法验收。
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该局正在研究解决方案。
未出台计量收费政策
城阳区金秋泰和郡小区业主反映,其2022年交付的新房虽已规范安装热计量表,但一直按面积收取供热费。对此,城阳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表示,该区尚未出台供热计量收费政策。
该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青岛市2010年发布的《新建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青岛只针对市内三区新建居住建筑开展供热计量相关工作,对城阳区等其他县级区市未做硬性要求。“城阳区供热计量改革相关课题研究于2024年启动,正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有序推进。”该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城阳区相比市内三区,用热率低、耗热量大,采取分户计量费用更高。”
设备损坏难更换
西海岸新区金柏佳园小区2009年交房时安装了热计量设施,如今面临设备难更换的问题。
“2011年冬,开发建设单位联系供热企业办理集中供热开通手续,因当时政府部门未出台供热计量收费政策,供热企业未接管分户热计量表,也未实施分户计量。”青岛市恒光热电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目前,该小区的热计量表没有鉴定报告,且绝大多数已丢失、损坏,还缺少室内温控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等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果要实行分户计量,必须整体更换设备。
供热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金柏佳园这样的老小区,更换热计量设施的费用由谁出,政策没有明确规定。而且,供热企业也没有权限设立收款专户。仅更换计量表成本就不低,还有安装和改造管道的费用,让小区居民共同承担这笔费用,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
另外,市北区盈秀花园、李沧区越秀一期的热计量表“装而不用”也是因为设施不合格。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答复,因开发建设单位自行安装不具备远传使用功能的供热计量装置,导致无法按照计量收费,需开发建设单位更换设备,具备使用条件后再开展后续工作。
一户反对致全单元不能启用
崂山区东城国际小区27号楼某单元在供热计量改造时,出现“多数服从少数”的局面。该小区2023年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并安装热计量表,当时27号楼某单元的个别业主不同意安装远程传输线,导致该单元无法启用计量功能。
青岛东亿热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铺设线路需经全体业主同意。崂山区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解释,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是试点项目,如果小区具备条件,会按照政策推广,如果用户不愿意实行,也可以按照面积收费。
多管齐下满足市民需求
“供热计量改革应系统推进,既要激活存量,又要扩大增量。在解决‘只装不用’问题的同时,加大安装建设力度,扩大覆盖范围。”青岛市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授邓庆尧建议,政府应明确责任主体,对新建和已经安装热计量设施的住宅加强验收和监管,做到“装表即能用”;对没有安装热计量表的住宅,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采取“财政补贴+市场运作”方式破解资金难题,探索由供热企业先期投入、后期从节约的能源费用中分期回收等模式,降低一次性建设投资压力;相关区市应尽快落实计量收费实施细则,消除政策盲区,满足市民需求;对于“一户拦全楼”现象,应建立社区、街道主动介入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