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北区雁山科技生态城提速焕新,雁栖湾高端新材料智造产业基地等稳步推进,李村河(张村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16.5万平方米生态修复
昔日“城中村”蝶变“现代化新城”
冬日的李村河畔,碧波荡漾,两岸树木色彩斑斓;不远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产业楼宇和住宅拔地而起。昔日市北区闫家山、香里的村改用地,正在雁山科技生态城建设的推动下,加速从“城中村”蜕变为现代化科技生态新城。

李村河(张村河)黑龙江路至重庆路段的优美水岸景观。
雁山科技生态城总占地面积约195公顷,规划西至四流南路、东至重庆南路、南至郑州路及商水路、北至李村河,是老四方工业区更新的重要板块。记者在日前探访时发现,片区李村河(张村河)黑龙江路至重庆路段的优美水岸景观已初见成效,雁栖湾高端新材料智造产业基地等产业载体建设稳步推进,海信悦澜山等现代住宅楼拔地而起,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
“科技”是雁山科技生态城发展的核心引擎。
依托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和赛轮集团等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新材料产业成为这一区域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据规划,片区将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先进材料等核心领域,深耕橡塑材料、绿色化工、高分子等产业赛道,构建完整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圈。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市北区就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产学研策源中心,利用周边老企业搬迁腾出的老厂房,打造了集研发、期货现货交易、中介服务等于一体的橡胶谷,逐步形成橡胶新材料、轮胎装备制造等高校、企业、科研机构集聚生态。如今,随着香里、闫家山村改用地空间逐渐释放,如何进一步放大既有产业优势、推动区域能级整体跃升,便成为更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位于舞阳路以南、商丘路以东的雁栖湾高端新材料智造产业基地项目,是雁山科技生态城规划落位的重要产业载体之一。项目占地约1.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栋高层和4栋多层的产业空间,将瞄准高端新材料、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建设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中试小试、办公展览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总部园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聚集。
“产业的吸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项目招商负责人孙毅告诉记者,园区推行“建设+招商”并行模式,目前已和国内环保无卤阻燃剂领域“隐形冠军”威海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首批高新技术企业青岛和兴精细化学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的企业率先签约。下一步,园区还将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落位,共建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
走进项目施工现场,塔吊运转有序,车辆往来穿梭,200余名建设者正全力推进工程进度。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创新实施“定制化建设”模式——针对早期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在建设阶段就可介入规划设计,确保竣工后能够快速入驻、无缝投产,这也给工程带来挑战。“比如,工程钢筋型号增多、非标结构构件和偏心结构构件增加等,都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工期带来较大压力。”项目负责人郭文亮说。
为应对这些挑战,项目团队通过工序合理穿插、加强现场巡查、定期梳理工期解决进度卡点等措施,全力保障建设质量与进度。目前,5栋产业楼宇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高层建筑将施工至8至9层,多层建筑可实现结构封顶,项目预计2026年底整体交付。
建设生态宜居品质城区
产城融合是雁山科技生态城发展的底层逻辑。产业之外,“生态宜居”也成为该片区更新发展的关键目标。
初冬时节,李村河碧波荡漾,水鸟时而伫立,时而翱翔,这片优美的水岸已成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据项目负责人魏克光介绍,李村河(张村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16.5万平方米生态修复,黑龙江路至重庆路段的水岸景观初现成效;其他段正在开展220kV电力管廊土建主体施工,预计2026年实现220kV电力下地,为后续全面景观贯通奠定基础。
不止于此。一套综合性的宜居环境提升方案正在稳步推进——除河道治理外,雁山科技生态城片区还规划了3个主题公园和6条道路街头绿地,计划于2026年启动建设。这些“城市绿肺”总面积约8.24公顷,将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的生活日常。
备受市民关注的民生保障项目与公共服务配套也同步跟进。其中,海信悦澜山项目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即将交付;片区内39-1号、47号等住宅地块已具备出让条件,其他住宅用地正在推进土地整理等相关工作。在教育配套方面,片区将配建一所72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助力区域教育能级提升。路网建设同样进展显著,成才路(商丘路—周口路段)已具备通车条件,郑州路两侧的规划三、四、六支路建设也已基本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雁山科技生态城片区还规划了两大TOD项目,不仅提高了这座科技新城的交通连接性,还补齐了商业商务板块,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娱乐、购物、停车等需求。其中,郑州路TOD项目将依托地铁5号、7号、8号三线换乘交通优势及公园站城景观优势,打造集交通、商业、办公、居住、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标志中心。目前,38号地块已完成土石方开挖的90%,即将启动主体阶段施工。青科大TOD项目将以胜利桥站为核心,依托地铁1号、5号双线换乘的交通优势及青科大产学研资源,打造集学术交流、会议中心、科研办公等业态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体,计划2026年上半年开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文 邢志峰/图)

青岛日报2025年11月24日2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