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2020·故事⑫ |为家乡引来“金凤凰”,黄楠在深圳4个月获实训单位“永久职员”荣誉

深圳实训 为家乡引来“金凤凰”

黄楠在深圳4个月获实训单位“永久职员”荣誉

“我们回到青岛的岗位上,放大思想深处的创新突破效应,让周围的人也成为‘深圳人’,共同用深圳精神和深圳思维服务企业家、服务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燃烧激情、建功青岛!”这是黄楠在“爱青岛,我是巾帼最美奋斗者”云宣讲中的讲述。她用深圳精神和深圳思维,服务企业家、服务营商环境,用激情与拼搏向祖国深情告白。黄楠是青岛市市南区司法局副局长、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员。今年在深圳体悟实训的4个月经历,让她终生难忘,期间,她和队友们认真实践着“带着问题去深圳,带着办法回青岛”“回到青岛交棒不停跑”。

■赴深圳

一下飞机就上了“第一课”

“今年3月份我接到了参加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的通知。”黄楠说,那时候她正下沉到江苏路社区第六网格,协助开展抗疫工作。4月15日,带着爱家乡的那份感情和建设家乡的那份责任,踏上了赴深赶考的新征程。

黄楠。 本人供图

“我们一下飞机,很惊讶的是,在深圳并没有感到疫情防控的紧张气氛。”黄楠说,他们后来了解到,这份淡定从容的背后,是深圳基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无论是智慧福田,还是坪山经验,无论是抗击疫情、服务企业,还是前海调解、大浪治理,“深圳智慧”无处不在。黄楠说,这算是给他们上了到深圳的“第一课”,未来城市发展,必将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开放应用场景,发展智慧城市产业集群,数字赋能让城市治理更有底气。

到了深圳,他们不再是机关干部。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150名队员分别被派驻到79家实训单位,挂起职务,当好职员,零距离观察企业的发展动向。“受大环境影响,许多企业都有些困难,有的员工还没有完全到岗,就接纳了我们,有的把青岛地图挂在墙上,有的把最好的工位腾出来给我们……这份难得情义,让我们感到必须当好职员,真心实意扑下身子干,与企业共度难关。”黄楠说,她和和来自崂山区政府的实训队友孙业秋一起来到了深圳的美高文体集团,全方位融入深圳朋友圈,展开“浸入式”的体悟实训。

■在深圳

签3亿大单成深圳“永久职员”

今年7月23日,黄楠实训的企业——美高文体集团董事长李雄余来到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的深圳驻地,送来一面“服务企业、青深情深”锦旗,为黄楠和队友孙业秋颁发了“永久职员”聘书,表扬她们特殊时期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她们凭借对政府政策以及法制的熟悉,参与我公司与六盘水市政府、武功山旅游集团等谈判,签下近3亿元的大单。”李雄余表示,黄楠和队友两人到公司实训仅2个月,就促成6个大单签约,通过交流与合作,他切实感受到了青岛学赶深圳的态度,感受到青岛对产业融合、对大湾区平台的合作意向。期间在“员工”黄楠的牵线搭桥下,李雄余也第一次走进青岛,非常顺利地对接了项目,为他们公司在北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迈出关键一步。

“那时候,我刚到美高文体集团实训2个月,但已经在深圳同事们热情的帮助和感染下,通过认真学习,对实训公司从事的文体行业有了深入了解。”黄楠说,对文体产业来说,疫情虽然对行业的发展暂时会带来不少阻碍,但疫情也唤醒了民众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长远来看,危中有机。正是基于对行业、对公司资源的了解,当贵州六盘水考察团到访企业时,负责接待的黄楠和队友孙业秋精准“把脉”六盘水市政府的需求,向考察团重点推介了实训公司的文体赛事资源,经过深入交流,六盘水市政府一次同实训公司签下了水上运动项目、攀岩项目、自行车小镇项目3个大单。

黄楠说,从体悟实训开始,她和队友就一起把自己当成企业的正式员工,越来越进入角色的他们,很快又帮助公司与江西省萍乡武功山旅游集团签下自行车赛事,以及与四川体育产业集团拟合作打造的四川天府体博会两个大单,也让黄楠和队友成为实训企业的“营收担当”。

■回青岛

带着感悟为家乡引来优质项目

作为青岛来的实训队员,在全国不断“攻城略地”的同时,想到最多的还是家乡,如何为青岛引入优质的项目,是黄楠和实训队员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青岛民众对文化体育产业也有充足的消费需求,但这两者的结合需要落地的载体,一旦落地,就会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而青岛很多场馆正是落地的好载体,一旦将这些文体赛事的资源引入,就可以盘活体育场馆存量资产,发挥场馆的平台作用,激发岛城文体产业的活力,这也是我们当前正在青岛努力推进的一项工作。”黄楠告诉记者。

黄楠说,在实训单位学到最多的就是市场化运作的思维,用市场化思维去看,场馆也只是小平台,充分用好市场资源会创造更大的平台。

今年7月中旬,在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的努力下,来自深圳115家企业的185名企业家走进青岛,并分10路深入各区市考察交流,形成30多个合作意向。活动为深圳企业家搭建了交流新平台,有些企业家在深圳并不认识,来到青岛却成了朋友。活动背后是黄楠等队员们艰苦的付出。“有的同志乘坐飞机赶回青岛,直奔会场,再没回过家;有的同志直到会议结束,才在桌上低头小憩;有的同志忙到声音嘶哑……”黄楠说,深圳卫视报道,在体悟实训这个纽带下,深青两地的企业家,像亲戚一样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开启了合作共赢的峰会赋能新模式,这必将共同推动南北两座城市走向新的合作和未来。

【对话】

记者:对你的2020年的工作怎么总结?

黄楠:非常充实。这一年经历了3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年初的抗疫社区网格员到深圳企业实训员工,再到下半年回到司法局行政工作岗位上,带着责任和不负重托的心,一直在奔跑。

记者:2020年有什么遗憾吗?

黄楠:有,就是对家人的亏欠。在深圳实训的4个月时间里,两个孩子一直是婆婆照顾着,期间我总共回青岛两次,只在7月15日回来参加深圳企业家大会的时候,晚上10点多忙完工作,去婆婆家看了孩子们一眼,两个孩子见到妈妈多少有些生分了。

记者:你在2020年有什么收获?

黄楠:在深圳4个月体悟实训,学到了很多,也很有成就感。另外,今年我们市南区上下齐心协力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任务,10月19日正式被命名“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下一步的规范长效运行和重点突破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对于2021年,你有什么期许?

黄楠:希望疫情能消散,经济快节奏地复苏,居民更能理解和呵护城市的运行体系,让高效青岛为大家的成功与幸福助力。

【年度热词】

学深圳、赶深圳

2020年12月17日上午,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的150名青岛干部登上了南下的飞机。至此,青岛已向深圳选派五个批次757名干部,向上海选派两个批次204名干部,他们全方位融入、沉浸式实训、内生式感悟,学习掌握两城市开放、创新、改革的内在机理和深层逻辑,寻求新发展阶段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学”重在对深圳的深度认识与感知,身临其境研析其发展背后的逻辑与机理;“赶”为的是把深圳发展的逻辑与机理,与自身开放创新改革的实践结合,迈开行动的步伐,创意创新创造,大胆探索,把青岛打造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从开山铺路、破冰拓荒,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前四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在4个100天里,在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之间开展“接力跑”。通过成立青深企业家联谊会、创建“青深学堂”“青声·深语”平台,为两地企业携手合作铺路搭桥,为青岛锤炼“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提供机遇。学成归来的他们投身青岛实践,为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建设创业城市赋能蓄力。(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