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工厂的“90后”

爱上工厂的“90后”

▲崔强通过系统查看车间生产线的实时状态。

关键词 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故事背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青岛锚定工业互联网“新赛道”。今年以来,以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为目标,全市上下“触网”步伐越来越快。机器取代人工、数据取代经验,经过工业互联网改造,企业中每一个人、每一台机器、每一个流程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些变化在给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铸就着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新未来

发生地点:海信视像黄岛生产基地

出场人物:车间主任崔强

大学毕业前,“90后”的崔强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爱上“车间主任”这个听起来充满年代感的工作岗位。

12月25日早上8点,海信视像黄岛生产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崔强管理的72车间,各产线已经在第一时间开动起来,工人也已经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这样井然有序的景象在年初还不能想象。

那时,上班的第一个小时是崔强的“至暗时刻”。班线长都还在忙着排班、调人、顺线,时不时还要拿着大喇叭喊着“要人”。嘈杂忙乱的车间里,崔强穿梭于不同的生产线间来回协调,累不说,工人们在一旁干等,效率也提不上来。直到3月份,海信上线了一线人员调度平台,这一切在前一天晚上就自动安排好了,开班后员工直接上岗,一分钟都不耽误。大屏幕还能自动显示人员在产线上的分布和出勤情况,不用再像过去一样现场“数人头”。

说起工业互联网,好像很高大上,但在崔强看来,就是这些点滴的改进。新上的调度平台让他从很多繁琐、费时的简单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去做更多“有意思的事儿”,比如怎样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车间管理水平,如何提升生产制造效率。

2014年从吉林大学毕业的崔强,初入海信视像时担任一线工艺工程师,负责产线异常处理和产品改进提升。“90后”的他,毕业前从未想过会扎根车间。一边做好本职工作,另一边崔强也在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没多久,他选择转岗效率工程师,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真正开始慢慢喜欢上在工厂工作。

“90后”“00后”都在逃离工厂是当下制造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除了收入、体面等原因,他们也讨厌枯燥、乏味、难以施展想法和创意的工作。崔强能爱上这座工厂,恰恰是因为海信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在企业大力推行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他在这里看到了足够充满挑战的未来。

做效率工程师的4年,崔强天天琢磨着“用更少的人干更多的产出”。他开始跟自动化、信息化系统打交道。用AGV小车取代人工周转、用自动螺钉机取代手工锁固、用电子看板取代纸质统计,他渐渐发现了用新技术改造制造业的乐趣,目光也瞄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车间主任岗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车间主任就是管着完成生产计划,天天被人员安排、物料协调追着“跑”。但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他们已经“变身”为最重要的创新者,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不断融合应用提供一线智慧。正如崔强所说,车间是所有研发思维、物料衔接、技术配合集中碰撞的地方,所有想法都要在这里磨合、实现。

在电视组装线上,工人将背板模块组装完成后,机械手会抓起液晶面板精准卡合,移载、锁固、扫码、检验环环相扣。一旦有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提醒员工及时追溯反查。在过去,错误只有在完检环节才能被发现,修正错误的成本非常高。崔强和同事近期主导的“错混料专项课题”,就通过物料条码采集、AI视觉识别、Logo检测防呆等技术手段,帮助质量改善。

最近,崔强又在与智能制造项目组共同探索改进车间生产管理看板的功能。每条线体头上悬挂着的电视看板,是企业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直观展现。通过新增“单小时人均标准件”指标这个更精细化的数据,更直观地评价不同生产线的效率差异。“这可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显示数值那么简单。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电视,要根据工时形成一个标准件概念,才能实时显示出来。”崔强介绍,今年以来,大到专项课题、线体优化,小到提案改善、QC小组,每月他都能参与十余项。

崔强身边的每一个人也都在发生变化。自动翻转、自动检测、自动上背板……随着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工人不再需要来回扛物料、手动上螺丝,而是一个按钮解决问题。车间里,工人数量也越来越少,维护智能设备的工程师的比例反倒逐年增加。

“知行合一,质效双升。在走向工业4.0的路上,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创新者!”崔强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 欣)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