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青岛党史纪念馆:海岸路18号的红瓦黄墙见证风暴


青岛日报2021年1月7日9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七部分·红色文化

98

青岛党史纪念馆:海岸路18号的红瓦黄墙见证风暴

“象午,我们必须成立党组,只有两个人也要成立。”邓恩铭转身,走回来,重新坐到椅子上,语气非常坚定,“在青岛开展工作,你我之间商议是一回事,党组讨论决定又是一回事……再者说,成立党组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发展人员入党了,比如延伯真,积极联络和组织人员,业已成为我们得力的助手,还有电话局的王少文、孙秀峰,都可以确定为入党对象。”



■青岛党史纪念馆院内的党旗塑像。

王象午听到这里,眨了眨眼睛,随即点点头:“好吧,我听你的。我同意马上成立青岛党组。”邓恩铭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他笑起来总是带有一种孩童般可爱的样子……

这是青岛小肖在他的纪实文学作品《策动》中描写的1923年“中共青岛组”成立时的场景。1923年,一场红色风暴即将围绕青岛海岸路18号,也就是今天的青岛党史纪念馆所在地展开。此前,邓恩铭受济南党组织派遣来到青岛,宣传马克思主义,筹建党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与因职业关系先来一步、在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工程课任职的中共党员王象午汇合。1923年8月,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隶属于济南党组织领导。《策动》中写道:“谁也不曾料到,这个仅有两名党员的中共青岛组很快就像磁石一样凝聚起巨大的力量,不及两年就在岛上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工运风暴!”



■青岛党史纪念馆入门处的国旗雕像。

从百年德式建筑到红色革命策源地

1925年2月,海岸路18号正式进入青岛红色风暴时间——“中共青岛组”改称“中共青岛支部”,海岸路18号被确定为青岛支部总部。

青岛小肖的纪实文学《策动》中对此亦有描述:“2月下旬的一天,海岸路18号。天空春雨淅沥,大院里静悄悄的,院中的那棵大槐树的枝条上挂满了晶亮的雨点。雨水顺着探出房檐的宽瓦流落下来,好似在屋前挂上了一道水帘,津津的水流沿着院子里那一道里高外低的慢坡,流出院子。第9户的小间里,围着方木桌坐满了青岛的党员,正在召开一个具有历史性的会议……窗外,春雨扑到窗户玻璃上,留下道道水痕。不远处的海湾,传来阵阵涛声。屋里时不时传出鼓掌的声响……”

自1925年始,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人自发组织的圣诞会改造成为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并于1925年先后发动、领导了四方机厂大罢工和日商纱厂工人三次大罢工,推动形成了青岛历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然而,在日商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大罢工即将胜利时,邓恩铭被拘捕逐出青岛。但他仍冒着生命危险重返青岛,继续领导工人罢工斗争。

1929年,青岛爆发了历时4个月、人数超过2万人的反日同盟大罢工。至1930年底,又相继有40余家工厂发生了近百起工运潮,掀起了城市工人运动的第二个高潮。工运的浪潮由青岛席卷全国……



■青岛党史纪念馆。

共产党人为什么会选择海岸路18号作为革命策源地?在纪实文学《策动》中,王尽美曾经对邓恩铭说:“我也觉得这里很不错,在四机厂内,地方警察管不着,背后是大海可随时撤离。周围又是大康纱厂、内外棉和隆兴纱厂。这为我们将来深入纱厂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历史上,王尽美也的确一直看好地处隐蔽的海岸路18号。

海岸路18号院原为德国修建的四方机厂职员宿舍,始建于1904年,当时紧挨着同为德国人修建的四方机厂。青岛党史纪念馆在这处青岛支部总部遗址上兴建,它的打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因此保留了百年前的德式建筑风格。

现在去到海岸路18号的人们依然可见当年的建筑原貌,砖木结构建筑,配以花岗石嵌角和厚重的蘑菇石墙基;墙上配以仿木结构的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设计手法,门窗边加装饰线条。外墙以红色清水墙砖和米黄色墙面搭配,掩映着建筑物旁的绿色植被,形成“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的特有风貌。

“青岛红船”仍在传颂着热血牺牲的先烈故事

从1923年青岛第一个党组织建立至1925年间,除了邓恩铭在青岛为工人运动拼搏,王尽美、李慰农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先后在此为革命事业挥洒热血。

王尽美在青岛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时,不顾病痛折磨,和邓恩铭一起领导罢工,但因病情恶化病逝;李慰农作为青岛党组织第二任负责人,在邓恩铭被逐出青岛后临危受命,接替邓恩铭领导青岛党的工作和工人罢工斗争。1925年7月,李慰农不幸被捕遇害,是在青岛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正义和和平,甘愿奉献生命,用行动书写了值得代代传颂的红色故事。

1982年12月31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并立碑,确定海岸路18号为“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建立纪念馆。

2001年纪念馆建成开放,命名为“青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市委常委会研究拨专款对旧址纪念馆进行修缮和扩建,两年后正式开放,新馆更名为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并保留原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名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宋平同志为其题写馆名。

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党史纪念馆,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展馆主要由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基本陈列和专题展厅三部分组成。

在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房屋内部依然按照当年原状恢复布置;基本陈列则以《光辉历程——中共青岛历史展》为主题,展示了青岛党组织自1923年建立以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辉煌历程,陈列展示历史文献、实物和照片800余件。展厅里展出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场战役,都记载了曾经壮烈的事迹,也时时刻刻警示着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其中,一方红丝砚的复制件颇为醒目,带人们重回激情燃烧的红色年代。它的主人就是青岛党、团组织创建人之一邓铭恩。自16岁获得这方砚台后,它就一直陪伴主人身侧,直到他被捕入狱。1931年5月5日,邓铭恩在济南被敌人枪杀。红丝砚曾经陪伴着他夜以继日伏案工作,更见证着一代革命家的热血牺牲与不懈奋斗。

在纪念馆偌大的院落里,主题雕塑、党史主题公园、宣誓墙……浓墨重彩,点缀其间,更增加了这处红色地标的庄严。其中5.4米高的主题雕塑名为“引领”,由飘扬的党旗和奔驰的火车组成;党史主题公园内则立有王尽美、邓恩铭、刘少奇、李慰农等四位先辈的雕塑。

截至2019年底,共有超过100万人次的党员干部、各界群众、青少年学生到这里参观,观众留言近40万字。 在全国各地现代化的红色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之时,这处建造于革命遗址且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建筑风貌的红色场馆鲜见且弥足珍贵。新时代红色场馆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青岛党史纪念馆则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共产党员寻初心、悟初心、守初心的“青岛红船”。

99

荒岛书店:

上世纪30年代青岛的文化“老字号”

“1932—1934年这两年多,我家住龙口路2号,附近就是东方菜市。一天,我在菜市临街一角,发现了一家崭新的小小的书店,树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招牌‘荒岛书店’,就一间门面,就一扇在我幼年的眼睛里看来很大的橱窗,摆的尽是书、书、书……”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黄宗江在《怀青岛忆荒岛》一文中初识荒岛书店的场景。

在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荒岛书店犹如青岛的一处文化绿洲,喷薄着活跃的思想,集结来自各地的以文学为剑戟的进步青年。



■现建在黄县路的荒岛书店。

初创即是青春的面孔

荒岛书店初创之时,即是青春的面孔。1933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学院的大学生张智忠、孙乐文与作为师兄校友的青岛人宁推之共同筹集资金,在青岛广西路4号创办了青岛第一家经营新文艺书刊的书店——“荒岛书店”。这里除经营《雷雨》、《文学》、《文学季刊》等新文学书刊外,还销售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马列主义著作,以及苏联文学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的文学作品。应该说,书店一出世,便具有了鲜明的新文化特征,成为思想进步的文艺青年聚集交流的策源地。

而荒岛亦具备了当下独立书店之传统,不以营利为目的,自老板始,即怀有传播新文化的情怀。接受进步思想文化熏陶的孙乐文经常去新文化传播的中心地上海购入书刊,因此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许多左翼文学著作与期刊,大多在荒岛书店上架。那时的黄宗江正跟随父亲在青岛读书,作为书店的常客,在他记忆中,每逢周六、周日,都要到荒岛书店看书、买书,自己正是在荒岛书店开始接触到了革命文学。“高尔基的《母亲》,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我都是在这里看到的。”

荒岛书店的“老主顾”里可不只有彼时年少的黄宗江,当时,任教于山东大学的老舍、洪深、赵少侯;在中学执教的王统照、汪静之、孟超;担任小学校长的王亚平及在《晨报》编辑副刊的萧军,在《民报》任副刊编辑的于黑丁……都与书店建立起了密切关系。

在这间只有一门一窗、柜台和分层的书架的有些简陋的书店,大教授、大作家天天络绎不绝,青岛的文艺空气海潮般地涨起。

荒岛书店的商标注册人修方舟数年前一直致力于荒岛书店的历史钩沉。在他看来,荒岛书店的诞生,是一股从北平吹来的新文艺之风,是从上海出发的左翼的暖流。新风与暖流汇聚在青岛,带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

“故垒”中掀起新文艺之风

那个时候,老舍、洪深、臧克家等12人创办的周刊《避暑录话》,只在荒岛书店出售;臧克家的诗作《烙印》,也是由荒岛书店承印、出售。

老舍先生在青岛完成的小说《骆驼祥子》,第四章至第十二章都是由荒岛书店的稿纸书写的,而第十三章至结尾二十四章,则是以在荒岛书店专门定制的稿纸写就,每张稿纸上都有“舍予稿纸”的印刷字样。老舍夫人胡絜青还曾回忆说,那时候,老舍经常领着孩子,到离家不远的荒岛书店买书和纸笔……

1934年,萧红、萧军来到青岛,他们在这里分别创作了个人的代表作——《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当时荒岛书店的老板之一孙乐文曾在上海的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于是提议二萧把作品寄给鲁迅,通讯地址便写荒岛书店。按照孙乐文的建议,萧军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很快荒岛书店便收到了先生的回信。

鲁迅在复信中回答了萧军的疑问:“不必问现在要什么,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现在需要的是斗争的文字,如果作者是一个斗争者,那么,无论他写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斗争的……”鲁迅给二萧的信件现收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收到回信后,萧军将萧红的《生死场》抄稿和《跋涉》一并寄给了先生。在他回忆青岛的生活时,曾写下如是诗句:“夜气如磐怀故垒,青灯坐时细论文”。其中的“故垒”所指正是荒岛书店。一家小小的书店,书写了一段文艺传承的佳话。

然而,短短四年后,这个富有青岛文化里程碑意义的书店招牌便宣告终结。原因在于,它不仅是新的思想文化的策源地,还是青岛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当时书店宣传新文化的举动,受到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的关注,正是在中共地下市委青年委员乔天华的介绍下,年轻的书店老板孙乐文和张智忠被发展入党,荒岛书店遂成为我党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久而久之,这里引起了国民党警特人员的注意,他们常以检查禁书为名前去盘查。后来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叛徒带人到书店逮捕张智忠,所幸张外出未归,敌人扑了个空。但在1937年,随着孙乐文离开青岛赴上海,荒岛书店的名号在岛城消失。

2009年,荒岛书店原址建筑随着东方菜市场一起拆毁。它似乎永久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老字号”回归 时隔近90年的文化传承

2016年,一间小书店出现在了位于黄县路的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的对面。黄灰色的外墙,红褐色的门窗,简易的实木招牌上书有四字“荒岛书店”。

在这个以“叁零年代青岛文化与生活”为主题的小书店里,架上的书几乎每一本都出自与青岛有渊源的作家手笔。老舍、萧红、萧军、王统照、沈从文、梁实秋、闻一多……当年他们都曾在青岛工作生活,店内陈列多是那个时期的老家具、老物件,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宽敞的空间,有的却是曾经的人文气质和气场。

2016年修方舟成功注册了“荒岛书店”商标。 “复活”的文化老字号在2017年被评为最具情怀文化项目。2018年则被中国书店大会授予“中国人文书店”荣誉称号。

2018年,第二间荒岛书店在安徽路16号嘉木美术馆开放,将阅读与美术相结合;同年,第三间荒岛书店在青岛CBD万达广场开业;这年年末,荒岛书店走出青岛,落户临沂市吾悦广场,成为临沂新的文化地标……如今,阅读书店、人文沙龙、创意市集、城市艺展成为书店拓展的新功能,荒岛时间读书会则已成为城市新的阅读文化品牌……时隔近90年的人文传承,让阅读与文艺的信仰薪火相传,正在创造续写着城市新的书店传奇。(本版撰稿 李 魏 本版摄影 王 雷)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