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大计!青岛市政府部门和企业家开了一场“圆桌会议”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7日讯  冬日寒潮的到来,让青岛的室外温度达到“历史最低”,但在青岛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却是另外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市22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先企业负责人和市、区(市)两级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就“十四五”期间青岛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展开“头脑风暴”。

“今天我们开的是务虚会,但我们是带着收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来的,所以今天我们有话多说、没话少说,不说废话、客套话,直接说痛点、难点。”活动一开始,担任“主持人”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传华就给这场“圆桌会议”定了基调。

“有刘局给我‘壮胆’,我就直说了。”坐在会场“内圈”的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第一个拿起话筒。“目前青岛有些优惠政策制定的申请条件中,明确带着括号,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排除在外,这对于我们来说有些‘受伤’。”

听完这话,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点头。“政府都把我们这个产业当作一个‘特殊群体’,我们这个行业怎么能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这个问题我们也反思过,归根到底,这折射出来的其实是我们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刘传华一边记录着企业反馈的问题,一边向在座的企业家承认了不足。“可能因为之前经历过几例‘骗补’的恶性事件,导致我们有些‘因噎废食’,当然也是因为我们监管的措施和办法考虑不够。”

“其实,政府在这方面的担忧和考量我们都能理解,但这种‘过于严苛’的事前监管是不是会造成企业积极性的下降?”“能否换个角度,在事中或者事后监管层面上强化细则和标准,加强对政策补贴用途的监管?”在座的企业家们纷纷“出谋划策”。

有了第一个“挑刺儿”的人,在座的企业家们也不再拘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我个人每年都要跑去上海参加各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论坛、峰会,每次至少能看到10多个青岛同行的身影,但在青岛本土,像今天这样的一次性集结这么多优质同行的机会屈指可数。”“此前我从事的是金融行业,有一个组织力和行动力非常强的行业协会,定时共享信息、密切同行互动,但目前我们缺乏这样一个‘抱团发展’的规划。”“青岛现在发力工业互联网,我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如何在这样一种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趋势下,利用好‘互联网+’,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含量。”……

边听边答、边讨论边记录,不管是“主持人”刘传华,还是坐在“外圈”的各区市人社部门负责人们,大家时不时抬头讨论、低头记录,四个小时的座谈会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从事人力资源行业十余年,也经历过几番起伏波折,但从来没像现在这样信心满满。”山东劳联终成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乾会后告诉记者,之前参加过多场西海岸新区的行业会议,但全市规模举办这种形式的座谈会还是第一次,“能看得出青岛市人社部门愿意沉下心来认真听我们企业的心声,也真心愿意助力我们企业的发展,有了政府这个‘靠山’,我们企业也就更有起跑冲刺的劲头。”

“2020年,全市188家‘规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本土机构,但相较江浙沪等现代服务业发达地区,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这次召开以市场主体为主的座谈会,也是希望能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行业发展政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处处长赵同远介绍说,“接下来我们也将仔细梳理企业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继续放大市场、政府的‘双轮驱动’作用,制定出台更有吸引力、更精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行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同步成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