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在中国经济的弓弦上,青岛西进不过刚刚开始

2020年11月27日,中国(青岛)枢纽型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西海岸盛大举行,著名经济专家叶檀博士、武剑红教授、绿地集团、产业方代表等4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十四五”期间枢纽型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叶檀博士现场发表《高铁经济下的时代红利》主题演讲,为我们剖析高铁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和机会,以下内容为主题演讲节选。

我们把目光放在整个中国版图来看,会发现中国经济布局是张拉满的弓,有两条最重要的线,一条是从北到南的沿海发展带,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另一条是长三角城市群到长江中部城市群的横向轴线,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是一张弓和一根箭,如果沿海经济带这张弓拉不满,这根箭就射不远。

|活动现场图

01中国城市群化进程 仍有巨大空间

不可否认,中国往前推40年,是一个大农村的状态,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率仅有20%,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所以改革开放以后的首要命题一直是城镇化,再到如今进一步的城市群化战略,这是一项百年不动摇的国策。

目前中国整体城镇化率超过50%,但距离发达国家水平的80%还有明显差距,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未来还有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空间,城市群的资源吸附效应会越来越大。

02从往北到往南 青岛的机遇在长三角

青岛的城市发展经历的是两个重要历史时期,70-80年代之前整体往北方靠拢,当时东北是中国重工业的中心,更受到苏联辐射,与辽东南城市群打通发展;而现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长三角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其溢出效应,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扬州今年资产价值环比上涨全国最高,未来怎么打通长三角的经济链接,是青岛发展的必然思考。

|活动现场图

整座青岛就像是一座星云,从大城市变成更大的城市,是不断膨胀发展的,目前还在壮大期。作为山东的第一大经济体,竞争格局首先是要放在全国视野来看待,往西到京沪线上的其他山东城市,是青岛的竞合关系,济南、临沂都是人口大市、商贸大市,会为青岛发展提供青壮人口、下游产业等支撑度,青岛发展两大关键,往西承接资源流入,往南与长三角经济对接,交通枢纽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天时地利人和 交通是打开青岛加速度的钥匙

青岛市要承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未来的高度,交通就是第一要素,作为非常难得的海陆空全部齐备的城市,青岛的港口可以和与深圳、宁波相媲美,完全超出周边威海港之类的范畴,国际机场也已经转场就绪达到国际4F等级,高铁交通可以说是对外交通的最后一块黄金砝码,一旦沿海南北面打通、京沪二线融入,即刻会跃升成为国家八横八纵里的重要节点型城市。

中国已经有550座城市布局建设高铁,交通带来的机遇,首先要看能否接得住,它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流出还是流入,靠的是城市本身内部产业链强大体系,例如法国就有一座高铁站,被称为“田麦地的高铁”,因为没有产业的衔接几乎荒废。

青岛具备在交通机遇下参与全球竞争的结构,第一个是几乎没有政策保护、铁与火里赢得国际影响力的家电产业,第二个是符合时代大趋势的蓝色海洋经济,第三个是非常独特的军民融合产业,高端技术+混合所有制,会大幅提升发展效率,可以说青岛做足了承接交通发展的所有产业链准备。

|活动现场图

交通带来的便捷通勤、发达物流,以及最重要的产业生态,因为交通的扩张,头部企业选址范围大幅度扩大,从只能在北上广,到全国范围的选址,未来竞争是扁平化的,青岛参与的是全国性人才竞争和产业竞争,所以交通带来机遇,产业承接机遇,这两个方面青岛具备济南等城市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必然体现在房地产,一个高铁新城的交通商务区,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板块,它扼守人口流入、产业流入,也是资产价值上升的第一波受益者,例如郑东新区、两江新区等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到房价大幅上升的实际案例,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的上扬期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地方投资韧性和后劲都非常出色,站在城市发展时间线上,未来的可能性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谢谢。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