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办实事问答① | 做好就业创业保障,青岛有哪些具体举措?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3日讯 今天上午,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发布了2021年青岛市办实事情况。今天起,观海新闻推出“2021年市办实事问答”系列,分十期带您详细了解10件、32项市办实事。

第一件:做好就业创业保障方面

1.政府对灵活就业人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答:2021年我市将创建灵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市灵活就业岗位信息库、人员信息库和线上求职招聘平台即“两库一平台”,动态发布灵活就业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劳动用工余缺调剂、共享员工等服务。

此外,针对经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照“先缴后补”的原则,按规定期限给予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2/3的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合格后,按照级别工种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探索实施灵活就业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险制度,符合条件的将可享受灵活就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政策。

2.在青创业可享受哪些政策性扶持?

答:在青岛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等创业实体,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以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为1万元。其中,对创办小微企业的创业者,补贴标准提高到1.2万元;对小微企业吸纳就业3人及以上(不含创业者本人)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及以上的,补贴标准提高到3万元。

符合一次性创业补贴申领条件人员创办的创业实体(不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招用符合条件的人员,可申领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根据申领补贴时招用符合条件人员的岗位数量,按每个岗位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且合伙人、组织成员符合借款人条件的,按照每名符合条件人员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可申请最高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其他各类创业实体的,根据吸纳就业情况可申请最高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3.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面向哪些重点群体和领域开展?

答:我市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直面“两个重点”,切实为促进全市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领先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直面重点群体:大力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各类企业成立职工培训中心,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面向民营和小微企业职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强化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将培训合格证纳入补贴范围,提高劳动者参训积极性;探索在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若干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大力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新成长劳动力技能水平。

直面重点领域:面向重点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接15个攻势和“956”产业体系,完善发布紧缺急需专业和职业(工种)目录、一般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劳动者培训需求目录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引导培训资源聚焦需求开展培训;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康养服务等重点产业技能培训;支持高危行业领域开展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对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补贴。

4.完成“引才聚才25万人”的目标将采取那些措施?

答:2021年,我市将创新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围绕以下几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组织落实人才政策,聚焦实施十五大攻势、十三条产业链等对人才的需求,出台产才融合发展政策。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持续深化与海内外高校联系,继续开展“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招才引智名校行”等更具针对性的引才活动。聚力举办第二十一届“蓝洽会”,统筹推进“蓝创微云”双创服务生态圈建设,加快高端人才、项目、产业在青汇聚。创新举办国际人力资源高峰会,搭建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域节会平台。开展“万名海归精英聚青行动”“百万校友资智回青行动”等活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发展。二是抓好人力资源市场培育,出台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企业。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联盟。完善引才中介“红娘”奖励政策。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开展“人才驿站”“乡村人才振兴人才配置”试点,全面推开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三是抓好人才服务体系构建,搭建税学医房“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研究探索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奖励等用于科研人员分配办法。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出台鼓励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的奖励办法,打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高端赛事。加快优质特色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化青岛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院士智谷)建设。创建新领域专家协作联盟。

5.农民技能培训主要是包括哪些内容?

答:农民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开展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培训;二是经营管理培训,主要开展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等培训;三是安全生产培训,主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用药、农机安全使用等培训;四是公共知识培训,主要开展法律政策、职业道德、创新创业、信息技术等培训。

6.技能培训对于广大农民提升技能、提高收入能起到怎样的帮助?

答:围绕乡村五个振兴,以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为主要内容,开展生态文明、安全生产、市场营销、质量提升、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农机农艺等分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政策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关键技术培训,解决农民生产中实际问题,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积极作用,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决定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7.怎样使培训的技能更加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

答: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和公共知识,各区市农民技能培训实行生态文明、安全生产、市场营销、质量提升、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农机农艺、电子商务等分类培训,农民根据自己的需求报名参加相应内容培训,有效保证培训针对性。二是各区市积极开展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对农民实际需求及时提供培训,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各区市采取就近培训方式,大多将农民培训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培训基地上,农民可就近参加培训。将农民培训建立在产业链上,提高了农民的参与度和培训针对性,可更好满足广大农民培训需求。

8.共享“职工之家”在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定位是什么?

答:建设新时代区域共享“职工之家”是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聚焦破解我市基层工会职工之家覆盖不到、覆盖不全和建起来却没有转起来活起来等难题,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职工都有就近可享有的活动场地的建设模式,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发挥工会作用。主要以做强服务职工特色阵地为原则,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依托镇街、社区、村居、楼宇、商圈等服务中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之家和职工服务驿站,倾力打造涵盖“1个主体职工之家、N个辅助职工之家、十五分钟服务圈”的新时代区域共享“职工之家”,让广大职工能够就近、便捷、高效地得到工会组织的各种服务,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自2021年起,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全市打造300个以上新时代区域共享“职工之家”,为青岛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贡献。

9.职工书屋的标准是什么?

答:职工书屋是工会为职工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是工会开展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公益工程。市总工会将紧紧围绕青岛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面向一线职工、农民工工作和居住相对集中的基层企业、工业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在职工身边建设职工书屋,建立多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分自建自评、申报验收、配书授牌等三个阶段,按照有专用场地、管理有制度、使用有计划、阅读有组织、学习有成果、藏书有更新、日常有人管、定期有活动、活动有特色、长期有作用的“十有”标准建设职工书屋,每个书屋藏书(含报刊)量不低于500册,并具有向职工提供数字阅读服务的功能,多形式、多渠道满足广大职工便捷化的阅读需求。

10.改造后的市工人文化宫能够为职工群众提供哪些服务项目?

答:劳模工匠展示馆、工人运动纪念馆、劳动主题公园、工人剧场建成后将会面向全市职工群众开放。定期在工人剧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开设职工周末主题影院,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工人运动纪念馆和劳模工匠展示馆将向广大职工群众展示工人阶级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及劳模工匠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成为宣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三种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劳动主题公园将定期举办“劳动者之歌•共同的家园”文艺演出、职工节日猜灯谜及法律咨询、义诊等志愿者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并提供各类便民服务。职工实训基地包括网络直播实训、智能制造实训、无人机操纵实训、智能VR实训、茶艺实训,紧跟时代步伐,对职工群众进行多样化的岗位技能培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促进职工就业创业。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