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倒计时23天,青岛定陶路小学一年级三班的学生朴恩冉已经开始对即将来临的佳节雀跃以待。对她的家庭而言,2021年的春节将具有特殊意义——朴恩冉的父母几年前才来到青岛工作,除了去年,每逢春节回临沂探望亲友,是这个家庭雷打不动的习惯。但是,今年春节,他们决定留在青岛度过。这个决定要从朴恩冉从学校拿回家一张倡议书说起。
思乡情切
他们几乎每年返乡过节
1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朴恩冉家时,她正专心致志地在图画本上创作一张“大作”。孩子的专注力很好,记者没有打扰她,直到画完最后一笔,才满意地笑着抬起头来。“阿姨你看,这是云朵,这是小鸟和它的小蛋,这是蜜蜂窝,这是葡萄……”朴恩冉向记者介绍着她的作品,并说这些都是根据临沂姥姥家的景色所描绘的。
“冉冉从小在临沂长大,跟姥姥很亲,对临沂也很有感情。”朴恩冉的妈妈高秀敏告诉记者,她和孩子爸爸朴相浩老家都在东北,20年前,两个家庭迁到了临沂。考虑到孩子上学等一系列问题,后来夫妻二人决定来青岛闯荡,在同一家餐饮公司工作,高秀敏负责后勤,朴相浩则担任厨师长。两人踏实勤恳,小日子越来越红火。
因为家里的亲友多在临沂,那里对这个三口之家而言,就是第二故乡,每年寒暑假,高秀敏都要带着女儿去临沂探亲,每到过年更是要回家,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顿团圆饭是这个大家庭最幸福的一刻。
响应号召
有小遗憾更有大局观
“上周二,冉冉放学拿回来一张纸,说老师提醒家长们仔细阅读。”高秀敏说,一看文章标题事关防疫,她赶忙认真地读了起来。纸上的内容是倡议书,除了提醒家长和孩子们做好自我防护,安全食用冷冻冰鲜食品等,还建议减少人员聚集、非必要出行,尽量就地过节。看完后,高秀敏认为学校发的这份倡议书完全是站在为孩子们考虑、扎牢战“疫”防线的角度,跟丈夫一商量,她郑重在倡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做了决定:响应号召,就地过年。
“其实,一开始知道今年不能回家过年,冉冉有点失落。”采访中,高秀敏向记者透露了家庭“会议”的“小插曲”:去年,受疫情的影响,三口之家就没能回临沂过年,考虑到防疫的需要,后来回临沂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孩子对今年回家过年很期待,不过她平时比较懂事,我们跟她讲清道理后,她就很赞同留在青岛了。”高秀敏说,作为普通人,不能在战“疫”方面做什么大贡献,但响应号召“不给国家添乱”,也算是为防疫出了一份力。
列好计划
游玩学习满足孩子心愿
朴恩冉一家三口决定留青过年后,给临沂的家人打了电话,通情达理的长辈们纷纷赞同他们的决定。“我妈说,现在国家连疫苗都研发出来了,再坚持一下,等疫情结束了,想去哪就去哪。只要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不在一起过年也没关系。”高秀敏至今都清楚记得妈妈的话。
为了补偿孩子的小失落,夫妻俩决定和朴恩冉一起好好计划一下春节如何度过。事实上,朴相浩平时工作比较忙,朴恩冉也要上各种兴趣班,留给三口之家共度的闲暇时间并不是很多。他们决定珍惜春节假期,去森林野生动物园玩一玩,因为朴恩冉最喜欢各种小动物;还要再去泡泡温泉,好好放松一下;喜欢运动的朴恩冉最近迷上了滑冰,高秀敏想再给孩子报个兴趣班,进行系统学习。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微信给远在临沂的家人们拜年,“云”吃年夜饭,想想也挺有趣。
相关链接
“小候鸟”决定令学校感动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疫情散发。春节临近,人员流动量不断增大,也会给疫情防控带来一定压力。”据青岛定陶路小学校长郭晓霞介绍,考虑到学校学生有一部分是新市民子女,这群“小候鸟”中不少过年要回家乡,为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发起了“留青过年,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倡议活动,通过一封倡议书、一节班队课、一次云家访,充分发挥“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优势,引导孩子们和家长认识到过年重于心不拘于形,倡议全体师生、家长站在维护个人和家庭安全、巩固国家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的角度,选择留青过年,减少走亲访友,以网上视频、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云”拜年送祝福。
而从目前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家长都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明确表示会留青过年,这也令老师们倍感欣慰和感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