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活动来信来电留言特刊|“观海新闻”投诉受理平台等你来!

青岛日报8月19日7版

(点击版面查看全部内容)

留音留图视频均可表达诉求

“观海新闻”投诉受理平台等你来!

请扫码或在应用商店搜索“观海新闻”

○下载左侧观海新闻客户端;

○找到“直通12345”;

○留言并可上传图片、视频和语音。

手机一点,政府督办

手机一点,政府督办。投诉受理,尽在“观海”。8月17日,观海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作为客户端三大“利器”之一,本报观海新闻客户端与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合作的“直通12345”平台也全线开通。该平台将以“三我”活动为重要抓手,积极构建智慧城市的政务服务生态;积极发挥党报党网党端舆论监督优势,努力打造青岛第一掌上市民投诉平台。

倾听民声、纾解民忧。自试运行以来,该平台已向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转办了340条投诉,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市网端“投诉受理”的第一平台。平台目前开设了“我要投诉”“部门直达”“办理排行”“记者追访”等栏目,积极转达民声、全力回复民意,搭建百姓与政府沟通桥梁。

投诉受理,尽在“观海”。通过“我要投诉”栏目,市民可登录“直通12345”,将自己想要投诉和反映的内容进行上传,同时还可配发图片、视频和语音等素材,丰富投诉内容。市民的投诉一经点击提交按钮,审核通过后,即可进入青岛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平台统一办理。

实时对接,一键直达。在“部门直达”栏目中,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一键直达各区市、部门和联动单位。比如家住某区某小区的市民王先生,如果想要投诉小区绿化破坏严重问题,他可将诉求反馈至所在区政府,点击“部门直达”功能按钮后,选择“区政府”,然后填写相关诉求即可。在点击提交按钮、审核通过后,市民的投诉便可进入青岛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平台统一办理。

办理排行,清晰直观。为了让市民对整个投诉受理平台有直观整体的印象,该平台还推出了“办理排行”栏目,每月定期发布办理榜单。通过大数据分析,每月对青岛各区市、部门及联动单位的办结率(回复率)进行排行,公开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单位,让市民对各办理单位的办事效率做到心中有数。

痼疾难解决,市民别发愁。为了持续推动问题的解决,该平台还推出了“记者追访”栏目,市民可通过平台或青岛日报舆论监督部热线电话 82863300,将难以解决的“梗阻”问题反映给我们,本报记者将会通过“追访闭环”积极回应呼声,帮您解决难题。

办理进度,实时可查。想要知道自己投诉的问题办理进度如何,市民可以通过“我的投诉”栏目进行实时查询,“未受理”“已受理”“已回复”等办理进度一目了然,此外,市民还可对诉求办理结果进行星级评价,激励和鞭策投诉办理程序更加优化。

全力破解“物管难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街区、居民小区进入到维护保养的新阶段,与物业管理相关的纠纷日益突出。入夏以来,关于物业的投诉更是居高不下。“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青报全媒体征集平台不久前推出了“诸葛汇·物业策”征集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管窥“物管难题”、汲取民间智慧、祭出破解之道、提升物管水平,为市民营造一个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

截至发稿时,此次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有关物业的投诉近900条,网民提出的物业问题主要集中楼道杂物、私搭乱建、乱停车、卫生脏乱、绿化破坏、业委会纠纷、物业收费和物业服务等。目前市物业办正在对这些投诉进行分类整理,协调解决。

关于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协调多方关系,破解“物业难题”,征集活动中许多网民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有效监管物业服务资质、细化条款、创新服务、尽快建立“物管协同机制”等建议备受关注。由于小区物业问题多而杂,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的职能部门达12个之多,未来如何让各职能部门能“进小区”,履职能,解难题,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还有网民建议,应借鉴深圳等外地经验,尽快完善相关法规,以党建引领,全力破解“物管难题”。

现场“解题”

物管混乱:责令限期整改

网民“醉清风”反映,市南区的大型居民小区香港花园,由于规划建设的先天不足,加上后期维护管理的缺失,让小区管理差强人意。首先是卫生状况不佳,楼道很长时间无人打扫卫生;设施老化不全,很多楼顶都漏雨,由于维修基金提取手续繁杂,只能业主自己掏钱维修。

接到本报转达的网民反映后,市物业办对问题进行了调查落实。经调查,该网民所反映存在物业管理问题的小区为香港花园内的“碧瑶湾”小区,该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为青岛鲁建物业管理公司。市南区物业管理中心已到“碧瑶湾”小区和珠海路街道辛家庄社区现场了解情况和监督检查。针对小区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区物业管理中心已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物业企业立即整改。对小区普遍存在的楼顶漏雨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已要求物业公司在接到业主提取住房维修基金申请时,积极协助业主办理相关手续。

卫生问题:定点投放、日产日清

一位网民通过青报全媒体征集平台反映,胶州市李哥庄镇李王路7号青岛风景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卫生状况堪忧,绿化破坏严重,车辆进出管理不严。小区很多业务基本都外包了,但服务差强人意,希望加强监管。

接到本报转达的网民反映后,市物业办对问题进行了调查落实。经调查,青岛风景小区始建于2013年,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总户数3820户,楼栋数是135栋,现由北京市均豪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开发区分公司服务。已约谈物业公司,加大小区管控力度,对小区出入车辆进行24小时登记管理。已督促物业公司做好小区环境卫生,确保小区垃圾定点投放、日产日清。物业管理部门将与镇政府、城管部门解决小区的破坏绿化等问题。

网民建言

有效监管物业服务资质

一些物业服务企业服务不达标,但目前又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因此建议物管部门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有效监管。建议出台规范性文件或措施,落实对物业管理的监管巡查制度、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制度、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定期考核物业服务企业的履责情况,定期公布排名,对市民投诉多、尽责履责不达标的物业服务企业,应该取消其资质认定或者给予降级处理。 网民 华 子

尽快建立“物管协同机制”

居民小区管理需齐抓共管,但目前我市仍未形成有效的综合治理的协同机制。目前小区投诉较多的问题反映在车辆乱停、消防通道堵塞、圈占绿地、养犬问题等,这些问题仅靠小区物业公司自身力量难以完全解决,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同联动。因此应尽快建立“物管协同机制”,发动所有相关职能部门都能“进小区”,共同解决物管难题。 网民 海的声音

编辑说

党建引领突破 尽快完善立法

“诸葛汇·物业策”活动开展以来,有关小区物业管理的投诉居高不下。物业服务管理的水平如何,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具体体现,也无形中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

居民反映的各种物业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与一些物业企业的粗放式管理脱不了关系。学深圳,同样也可以学习其在突破物管难题上的有益尝试。深圳市福田区主动应对物业小区治理过程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设立“党建+物管”教育培训基地,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改革推动物业矛盾纠纷的解决和共建共治共享,对于改革创新物业小区治理意义重大。

物管问题之所以难解决,也与其事务复杂、问题繁琐、职能交叉相关。目前,小区物业管理涉及到12个职能部门,这些部门需尽快厘清职能职责,按照属地管理、职责明晰、分工明确、行业监督、业主评议的原则,合力破解物管难题。

此外,一些物管难题之所以“久治不愈”,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物业企业收益不透明、业主委员会缺位或运作不规范等也关系密切。因此,有网民认为,物业管理立法需要及时跟上,以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从根本上解决物管难题。

今年以来,北京、山西、广西、海南等地纷纷对各自的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北京市朝阳区不少街道依据新规试点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方法,据悉,我市也已经将修订物业管理条例提上了议事日程,希望通过健全法规,厘清职责,逐步构建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物业单位、物管会、居民五方联动的“管理-服务-自治”阶梯式治理体系,最终形成物业管理治理的良性循环。

青岛日报8月19日8版

(点击版面查看全部新闻)

成立业委会,要过几道“坎”

■怡馨苑小区消防通道停满车辆。

■山东路万科东第小区内地面破损。

记者探访

山东路万科东第小区:

写字楼未售出,住宅楼不能成立业委会?

“今年7月,我们小区业主到海伦路街道哈尔滨路居委会咨询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事,工作人员告知,小区里有一座商务写字楼没有售卖,且写字楼与住宅楼同属于一个物业管理公司,因而住宅楼不能单独成立业委会。”一位家住市北区山东路179号万科东第小区的业主近日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

该小区业主王女士(化名)对记者说,去年冬天,小区内路面破碎、松动,反映给物业公司人员,给出的答复是:已经向公司申请修复,但资金还没有批下来。该小区还有业主将电梯、绿化等问题反映到物业,也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于是,业主们萌生了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想法。

但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该小区内的写字楼没有完全卖出去,不能成立业委会。对于这样的说法,业主们感到疑惑。“成立业委会事关我们住宅楼业主的权益。商业写字楼是否售出不该成为小区成立业委会的障碍。”部分业主表达了对难以成立业委会的焦虑和不满。

正阳路怡馨苑小区:

业委会成立按下“暂停键”

“小区物业和街道、居委会都不支持我们小区成立业委会。从5月份初次提出申请到现在,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事已经按下了‘暂停键’。”近日,一位家住城阳区正阳路怡馨苑小区的业主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

据介绍,怡馨苑小区交付已有10年,共有住户1000余户,入住率超过90%,但一直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近来,不少业主对小区管理提出不满。“因为地下车库与单元楼道没有连通,晚间,不少小区业主将车辆停放在消防通道上。多次向物业反映,都没有清理。”业主张女士(化名)说。在消防通道上,小区物业还搭建了一个铁皮棚子用于存放纸屑废品,这也是业主不能接受的。另外,小区还存在楼道灯泡维修不及时、绿化修剪不到位、流浪狗等问题。

张女士(化名)一年前入住怡馨苑小区,看到小区诸多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改善,就萌生了发起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想法。今年6月,她和其他几位业主准备着手成立业委会。因为需要征得1000户中20%的业主签字同意,他们打印了建群二维码,让大家扫码入群以便签字。没想到,在让业主扫码的过程中,受到小区物业人员当场阻拦。

同期,张女士到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物业办公室询问业主委员会成立相关事宜,被告知相关条例没有明确,不接受申请,建议回去等消息。7月,部分业主致电山东省及城阳区政务服务热线后,街道物业办工作人员称,该小区符合成立业委会条件,并对成立业委会表示支持。关于什么时候可以提交申请,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回去询问一下”,此后再无音讯。

问题难点

业委会筹建第一道“坎”:业主参与度低 得票过半难

业主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维护业主权益、建设和谐家园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很多小区申请成立业委会的最大动因是业主对现有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这种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给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带来一定困难。

“某些物业公司想进入小区替换掉目前的物业公司,于是委托小区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后举行业主大会更换物业公司。这期间存在的利益纠葛导致业主对业委会成立缺乏热情。”城阳区住建局物业办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成立业委会前期指导工作已下放至镇街。市北区海伦路街道物业办工作人员对此也有同感。“很多小区成立业委会的目的就是换掉现在的小区物业,或是以成立业委会为名查阅物业账目等,违背了成立业主委员会服务业主的初衷。不少业委会成立后难有作为,失去了业主的信任。”

小区业主参与程度不高也成为业委会成立难、成立慢的一个原因。业委会成立前期的一个重要程序是确定业主委员会候选人产生方式及候选人名单。记者在西海岸新区政务网查阅到当地的《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细则》中明确规定,筹备组按照选举单位(幢、单元、楼层)制定业主代表候选人推荐票,筹备组成员分组入户组织业主填写推荐票。业主代表推荐票填写完毕后由筹备组进行统计,得票多且票数过半者当选业主代表,若该区域内无过半数的则另行推荐业主代表。

“规定业主候选人需要得到过半数票,这对大型小区来说有些难度,而且需要入户填写推荐票,不少业主长期不在家或将房屋租赁出去,统计填写推荐票常常因为业主参与度低而无法达到半数。”西海岸新区物业办工作人员说。

按照相关规定,筹备组应当自组成之日起90日内完成筹备工作,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筹备组未能在90日之内召开首次业主大会的,须向街道办事处书面说明情况,未有正当理由的,由街道办事处对筹备组予以终止。“很多业主不在小区居住,或将房屋租赁,这部分业主对小区物业管理感知度低,参与投票意愿不高,也是业主代表候选人难以达到投票过半的一个客观因素。”市北区某街道物业办工作人员说。

业委会筹建第二道“坎”:责权不清,细则不明

业主委员会是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在立法层面,没有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等主体权益作出清晰明确的界定,特别是在成立过程中,缺乏一套完整的成立流程及范本。这导致小区在业委会成立过程中无程序可依,期间的选举规则、议事规则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统一意见,而筹备时间超过90天,成立业委会就需要重新开始。

“目前业委会成立缺少通用范本,区市制定成立流程,在街道实施层面又需要增加一些条款。小区不同,其利益诉求不同,业委会成立面对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这是长时间不能成立业委会的一个难点。”城阳区物业办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筹备组开展业主大会召开前期工作包括确定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草拟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草案,确定首次业主大会会议表决规则;制定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等。“筹备组成员有业主代表、建设单位及物业人员,在讨论确定这些工作时,一旦某项内容无法达成一致,就不能推进到下一步。”市北区海伦路街道物业办工作人员说。

而此类筹备组前期工作对召开业主大会及成立业委会十分重要,目前的相关规章制度面临着有要求但缺细则的尴尬,只能通过各方反复讨论后确定各项细则,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解决方案

规则程序有待细化

部门参与应更主动

小区业委会成立“难”字当道,相关部门应出台更为细致的规章制度,主管部门应改被动为主动,助力业委会成立。

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广民教授认为,第一,应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引导作用。街道工委及物业办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其辖区内各居民小区成立运作规范的业主委员会,从而形成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群众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具体来说,首先,要积极宣传相关法规及政策,让广大业主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白组建业主委员会的意义和作用,明白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实现业主利益和物业管理公司利益的双赢而非零和博弈;其次,要利用大数据把小区内正直善良、有社会威望、有奉献精神、有组织能力的人动员并推荐到筹委会中,确保业主委员会从筹备开始就“根”正,防止包藏私心的人混入业主委员会,给业主委员会今后的运营埋下祸根;最后,要在业主委员会成立及今后的运作过程中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让业主委员会真正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处理好各种关系,按照最大公约数法则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第二,充分调动小区居民中中共党员的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本次疫情期间,各小区党员已自觉组织、行动起来,为共同战胜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运用好相关数据,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在本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方面献计出力。对已成立的业主委员会,要推动其规范运作;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业主委员会,要尽快推动改选或换届;对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要尽快按规定成立。

第三,充分发挥各类志愿者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各类志愿者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发挥志愿者在政策宣传、垃圾分类、扶贫助困、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作用,对规范业主委员会运作,提高业主委员会效能,团结凝聚小区居民人心、达成共识、解决矛盾等都会有积极作用。

规范部门责任

完善程序待遇

青岛市社科院城市所编审姜红认为,破解业主委员会成立难题,首先要明晰责权,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各行政职能部门责任。由市级主管部门尽快制定相关业主委员会管理办法,制定辖区统一的认定标准,完善业主委员会选举、运作规则,适当考虑在部分环节进行微信投票,提升业主的参与度。明确具体主管部门帮助小区召开业主大会和成立业主委员会,并参与指导业主委员会的日常运作和换届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量化指标加入相关部门年度考核。

其次,完善业主委员会设立、换届程序,明确业主委员会成员待遇。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换届受制于参加业主大会的业主人数(及住房面积数)达不到标准,在加强宣传、鼓励广大业主参加的同时,可通过委托代理的形式,授权委托其他业主代为投票选举。对于大型分期开发的小区,应根据入住情况分别成立片区业主委员会,待整个小区完工后,再从各片区业委会成员中,投票选举整个小区的业委会成员。业主委员会连接着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管理出现明显问题时,如果靠广大业主去物业公司反映,需要占用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大量时间精力,而由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加强与物业公司沟通则更加有效。因此,给予他们一定的资金补贴是合情合理的。明确业主委员会补贴标准及资金来源,充分调动业主参与的积极性十分必要。

编辑点评

小区治,“大家”赢

“小区是我家,维护靠大家。”我们在很多小区都会看到这样的标语。“大家”是谁呢?自然包括全体业主、作为小区“管家”的物业公司,还有小区所在的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小区是成百上千业主的家,是物业公司的工作场所,是居委会、街道的管辖空间,小区维护、治理得好,是“大家”的共同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政府代表的街道居委会、作为业主代表的业委会和履行管理服务职能的物业公司一个都不能少。各方合作、互信,则共赢,小区治;相互猜疑、对立,则俱损,小区乱。

业主委员会是代表业主利益的居民组织,其成立难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大家”的缺位、错位。细究不难发现,业委会成立难的问题常常发生在物业服务出现问题的小区,其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社区管理也多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的形成,看起来是经济利益博弈、权责边界不清、流程细则不明所致,更深层次则源于治理能力、管理水平、居民意识的欠缺和不足。

随着社会发展,居民自我管理和维权意识提升,对所居住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必然有更高要求和参与欲望,成立业主委员会呼声日高,相关法律法规也对此予以支持。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区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水平逐步提升的成果。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街道、社区应对业委会成立给予必要的指导,扮演着小区“管家”角色的物业公司应对代表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充分尊重和配合。如此,“大家”才能“各就各位”,共同治理好小区,实现共赢。(青报全媒体记者 邱 正)

青岛日报8月19日9版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新闻)

青岛日报8月19日10版

(点击版面查看全部新闻)

排水沟堵塞 茶园变“池塘”

■茶农看着积水中的大棚心疼不已。

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办事处驻地以西3公里处的囤山社区,居民们大都种植崂山茶。居民高先生种植茶树的大棚如今却变成了一片小“池塘”,积水最深处将近1米。“当初修建地铁11号线时,茶树大棚的排水沟被填,现在是高出田地1米多的水泥小路,而施工人员当时修建的临时排水沟因为沟壁经常坍塌,现在完全堵塞了,根本起不到排水的作用。”高先生说。

记者乘坐地铁11号线在庙石站下车,沿着滨海大道向南步行约700米处,找到了高先生的茶树大棚。记者发现这个大棚就在地铁11号线的高架桥下方,头顶不时传来火车驶过的声音。记者发现,通往大棚的小路已经被积水淹没,在大棚周围形成一片“池塘”,其中积水最深处有1米左右,大棚里现在杂草丛生,茶树已经不见踪影。

高先生讲述,大棚是自己和哥哥的口粮田,大概有八分地。他们从2000年就开始修建大棚种植崂山茶。以前下大雨后,积水沿着排水沟渠流过茶园,通过滨海大道下的雨水管道能很顺利地排走,完全没有洪涝的问题。“2017年,地铁11号线修建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工作人员把高架桥下原来的排水沟填埋,修了一条宽约1.5米的水泥小路,这条路比大棚地面要高1米多,彻底挡住了周围田地的排水通道。”高先生说,当时囤山社区工作人员找到施工方交涉,施工人员就在水泥路下埋了一根横穿路基的管道,在路另外一侧挖了一条深约1.5米,长度不到150米的排水沟。“按照当时达成的协议,地铁施工人员在工程结束前,应该把这条临时排水沟的两边和底部用水泥和石头彻底修好,成为永久性的排水设施,但他们并没有按照协议完成。”高先生说。

记者跟着高先生在小路另外一侧看到了这条排水沟,与高先生满是积水的大棚相反的是,排水沟里几乎就没有水,沟底和周边的杂草有1米多高。记者顺着排水沟前行了50多米,看到排水沟一侧沟壁坍塌,大石块滚落到沟底,将排水沟完全堵塞了,积水根本无法流到不远处的排雨管道中。

高先生说,茶树是很娇嫩的,既不能旱也不能涝,他的茶树大棚泡水后,第一年减产,第二年茶树就全都死了。现在大棚里就像是“池塘”,什么都不能种。高先生也想试着自己疏浚一下排水沟,但一下大雨沟壁就坍塌,积水根本就排不出去。高先生也想找当初的施工单位要个说法,但地铁11号线建成后,施工单位就撤走了,他始终联系不上。

“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看着这么好的田地被泡在水里,实在是心疼。”高先生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联系到当时的施工单位,按照承诺把他们留下的“半拉子”工程修好,保障周围的农田排水不受影响。

滨海木栈道设施破损酿隐患

木栈道局部木板缺失,很容易伤人。

花坛矮墙倒塌,10多天没有修复。

“市南区金茂湾滨海木栈道近几年缺乏维护,木栈道、楼梯、花坛、护栏石基等位置出现多处损毁缺失。”近日,家住四川路的邵先生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随着金茂湾滨海木栈道的彩虹步道成为网红打卡地,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但由于管理缺失,这片滨海景观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8月17日上午,记者在邵先生的指引下来到四川路西北侧的金茂湾木栈道区域探访。记者留意到,这片长约600米的木栈道景观区主要沿着金茂湾购物中心和金茂湾居民区滨海沿线建设,靠近金茂湾购物中心的一段木栈道被粉刷成五颜六色的彩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此拍照留念。木栈道内侧设计建设了高低错落的花坛绿地、雕塑和休闲座椅,使这里成为休闲、游玩、观海的好去处。

然而,记者沿木栈道自北向南步行时发现,一些设施破损和管理疏漏使这个滨海景观区险象环生。

走在木栈道上,需要随时留意脚下,因为不少木板因受潮变形,两端向上翘起,虽翘起的高度只有一两厘米左右,但对只顾观景却疏于脚下的游客或是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个别位置的木板甚至整块缺失,露出下面的横梁,走过此处若稍不留神很容易陷入其中将脚扭伤。

“这个木栈道景观区使用率非常高,附近居民常来此休闲散步,每天人来人往。但硬件设施破损,给大家带来不安。”带着外孙在此玩耍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前些天外孙险些被花坛上掉落的墙砖砸到。“不但墙砖多处脱落,海边护栏的石基似乎也开始变形脱落了。”孙女士不无担忧地说。

记者看到,木栈道外侧靠近海边的位置建有一道一米多高的护栏,不少市民靠在护栏上垂钓。护栏底部连接岸线的位置,最初镶嵌了整齐的花岗岩石材,现已出现多处裂缝、错位现象。一些错位的石头甚至被人踩了下来。

在木栈道北段,一处花岗岩楼梯的底部石条脱落,附近一片花坛坍塌,原来垒砌花坛围墙的石块散落一地,有停车的锥形帽挡在周围,防止有人靠近受伤。“这片矮墙倒塌是因为大雨,至少有10多天了,到现在也没人管。如果再有大雨,倒塌的面积恐怕还会更大,真担心到时会伤到人。”孙女士说。

公开资料显示,金茂湾滨海木栈道于2012年建成,成为后海区域重要的景观区。特别是今年7月,彩虹木栈道被网友发掘为网红打卡地后,这里更是游人不断。

从去年10月开始,就有市民通过网络等渠道,反映该处木栈道缺少维修保养,木地板上翘伤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维护。对照10个月前的投诉,记者发现,市民反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小区乱停车回潮居民叫苦

■重庆南路25号开放式小区内,大量公共停车位被占用。

7月8日,本报7版刊发市民姜先生留言,反映市北区重庆南路25号小区乱停车现象严重,还有不少人用地锁占路。此前曾向交警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反映过,但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希望有关部门就此提出可行性方案,尽快解决问题。

7月15日,本报10版刊发市北区就该留言的回复,称今年4月以来,交警部门联合街道城管部门对周边占路的杂物地锁进行过多次集中清理,对泊位外违法占用道路停车的行为进行取证处罚。下一步,交警部门将继续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定期清理占用泊位的杂物,对违法停车行为进一步提高交警巡逻执法频次,强化违法停车行为处罚和现场告知的力度。

一个多月过去了,该小区乱停车问题治理得如何呢?8月15日,本报记者来到该小区实地探访。记者看到,小区进口处的花坛前(非停车位)停放着一辆黑色轿车,给车辆进出小区带来阻碍。小区内东西向道路南侧有一排停车位,当时大约三分之一的车位上没有停车,但都被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或铁架子、绿色植物占据,有些车位上还设置了地锁。没有规划车位的道路另一侧违法停放着几辆机动车,原本就不宽的小区内道路显得很拥挤。除了这条东西向的道路,小区内楼与楼之间本就不宽的路上,却停放着一排车辆,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记者观察发现,该小区内停放的车辆中至少有4辆看起来非常破旧,有的车辆轮胎早已瘪塌,有的方向盘锈迹斑斑。周围居民表示,这些车“霸占”小区道路很久了,极有可能是“僵尸车”。

一位居民表示,重庆南路25号是开放式小区,当初建设时没有规划足够的车位,现在的停车位主要是东西向道路南侧这一排,但远远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要。有些人为了自己停车方便,用地锁或电动车长期占用公共车位,更加剧了小区停车紧张。为了抢一个停车位,小区里发生过很多矛盾。有的老人在下午4点就搬着马扎子坐在大太阳底下,给儿女占车位。

“最近,交警经常来贴罚单,清理违法乱停、阻碍交通的车辆,城管执法人员来小区拆除了一些占车位的地锁。但这些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小区车位紧张和缺乏管理的问题,违法停车还会一再发生。”小区居民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深入调研,了解小区居民的真正需求,设计出更好的方案,根治小区内停车乱象。

编辑点评

部门回复,是对市民呼声的应答

青岛日报“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已刊出23期,每期刊发市民反映各类问题的留言约40条,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皆是市民工作、生活之忧。每次特刊见报前,本报记者、编辑都会详查本刊设立的部门反馈邮箱,对各部门、区市就市民留言的回复逐条整理刊发(或给出二维码,在观海新闻客户端呈现),遇到疑问主动与部门和区市沟通确认,力求把问题整改情况及时、准确呈现给市民。

“三我”活动开展5个多月来,青岛日报全媒体平台上收到的15000余条留言力证了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爱和对解决各类现存问题的急切。与此相呼应,各相关部门、区市对这些留言所反映问题的回复率呈整体上升趋势,部分专题回复率达100%。但是,留言回复率并不稳定,且存在部门、区市间冷热不均问题。例如,上期特刊(8月12日见报)刊出4个留言主题、共38条留言,截至昨日上午,收到28条回复。其中,《海水浴场有脏乱》板块刊出10条留言,收到9条回复;《人行道上行路难》板块刊出10条市民留言,收到8条回复;《雨后道路多坑洼》板块刊出8条留言,收到6条回复;《小区绿化遭损坏》板块刊出10条留言,收到5条回复。

当然,部门、区市对市民留言回复与否、是否及时并非评判问题整改情况的标准,有些留言反映的问题虽没有得到回复,却可能已整改、解决完成。但本报记者在长期倾听广大市民声音的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反映问题的市民都希望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及时反馈,哪怕所反映问题因种种原因一时难以彻底解决,及时的沟通反馈、说明情况或进展也是对市民呼声的负责任、真诚的应答。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希望各部门、区市及时回复市民留言,持续推进问题解决,在日复一日的良性互动中把我们的城市推向更好。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