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地心营救”中的青岛地矿力量

青岛日报2021年1月27日6版

一场“地心营救”中的青岛地矿力量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一场 “地心营救”般的救援行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任务中,各地专家团队和设施设备迅速驰援现场,记者采访获悉,来自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的一支由25人组成的高精尖团队在接到栖霞笏山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后,也连夜赶赴救援现场。一同派出的还有该院的一台宝峨BG 30钻机,这台号称为“金刚钻”的高精尖设备承担了10号钻孔——生命救援通道之一的开孔钻进任务,在不到20小时内钻进坚硬花岗岩18米深,为救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1月26日在烟台市毓璜顶医院拍摄的山东笏山金矿事故幸存者张某。在事故救援期间,是他写了两张纸条向井上救援人员传递消息。 新华社照片

19日中午接到救援通知,6个小时完成百余吨重的宝峨BG 30钻机的拆卸任务,后又用近5个小时将机器装车,20日凌晨三点半抵达栖霞救援现场,随即仅用4个小时完成组装任务……整个过程马不停蹄,一刻不歇。“我们工作早一分钟结束,井下工人就能早一分钟升井,没有人提出累了想休息。” 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兼总工闫君介绍说。

20日下午3时30分,钻机正式开钻。“根据指挥部的要求,我们负责10号钻孔的开孔工作。开孔对钻孔的位置坐标、垂直度等精度参数有严格的要求,技术人员通过专业设备精准定位,反复校准后,先通过口径1200毫米的截齿钻头开挖上层相对软弱、较破碎岩层,再下口径900毫米的钢护筒,然后通过711毫米的钻头继续向下钻进。”闫君回忆说,团队采取两班倒,不计代价地加大钻机的钻进压力、提高钻进扭矩,就是为了提高钻机的效率。

当地的地质条件为十分坚硬的花岗岩,在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最终仅用不到20小时便钻进18米,而在正常情况下,整个过程需要耗时30个小时,由此为救援工作节省了10多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的救援团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供图

闫君认为,之所以在这次救援任务中有如此迅速的反应,得益于青岛地质院在核心人才、先进设备以及技术创新三方面多年的锤炼与深耕。“2020年青岛市应急管理局与我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组建青岛市地质灾害救援支队。这是我们的抢险队第一次参加大型救援任务,对于每一个队员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他表示,正是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钻探一线,才能在临危受命之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作用。

事实上,一直比较“低调”的青岛地质院,在过去35年中承担了青岛众多重大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和桩基、地基处理、基坑支护等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任务,完成的各类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施工任务占青岛地区一半以上,参与建设了奥帆基地、青岛地铁、新机场、胶州湾跨海大桥、滨海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可以说,几乎掌握了青岛地区所有的地质数据和材料。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院已经形成勘察施工、地质服务、地质勘查、地勘延伸四大产业板块,持续开创“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的工作格局。

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的救援团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供图

“我们的工作还与青岛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在2007年就筹建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网络,具备了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在2019年夏天‘利奇马’台风期间,我们的系统发出预警,成功转移上百名崂山区居民,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院院长刘洪华介绍说。

随着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向地下要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要想打造“透明青岛”,地质大数据是不可或缺的资料。“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为青岛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地质贡献。” 刘洪华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陈勇 通讯员 于洋)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