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1月28日是春运首日,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的“健康防疫核验系统”在广东省汽车客运站长者绿色通道正式启用。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老年人将身份证放在识别设备上方停留2秒,“粤康码”信息就会实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绿码的旅客快速有序通行。
众所周知,健康码是疫情之下出入通行的重要电子凭证,其以真实数据为基础,一人一码,可有效辨别人员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只是,当老人遇见健康码,问题便出来了。一方面很多老人不会操作,尤其是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另一方面,很多老人没有智能手机,自然也就难以出示健康码。于是,在很多地方,老人因健康码被拦住已经成为一个老问题。去年,在政策引导下,多地车站设立了“无健康码通道”,很多超市等公共场所也不再把健康码当成老人进入的硬性条件,老人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温情。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地方温情是有了,但迟迟没有拿出解决方案来。必须明白一个问题,老人的健康码难题并非不可破解,更不是“熟视无睹”就会自动消失的。就看相关方面是否足够用心,能否及时借鉴先进经验了。在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当下,这一问题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尤其是春运已经开始,在不给老人增添麻烦的前提下,简洁、讯速、准确地查看他们的健康码,也是防疫的一种刚需。
可以说,广东省汽车客运站推广的这种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的“健康防疫核验系统”,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只需刷身份证,无需手机扫码,就能进行出入登记和核验健康码,整个过程只需2至5秒,对老人来说很贴心、很省心。而且,人、证、码“三合一”查验,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要知道,按照很多地方目前所采用的查验手机健康码做法,要经过下载小程序、获取相关健康码、亮码、扫码等一系列操作,每人平均需要10分钟。而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还得填写纸质登记表,程序繁琐,工作量大。这会让本来就忙乱的春运变得更忙,也不利于疫情防控。
当然,在广东省汽车客运站推广这一系统之前,一些地方的高铁站已经有了类似设施,但只局限于高铁站。有的还需要乘客摘下口罩反复进行人脸识别,在人流密集区域,这样的操作也让人提心吊胆。而广州所采用的这一系统,除去在车站之外,还可以在医院、养老院、车站、商场、银行等多个场景进行使用。事实上,这些场所也的确需要这样的利器。
去年以来,国家三番五次发文,要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对互联网应用进行适老化改造。而健康码推行也快一年了,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为何至今还难以做到人、证、码“三合一”?这不仅是对老人负责,也是疫情防控的必然之举。在春运期间,我们期待更多像“健康防疫核验系统”这样的利器。以减轻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的压力,让春节更加平安祥和。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