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援汉医生登《武汉晚报》

一个位于黄海之滨,一个位于长江之畔。青岛、武汉,两座相距甚远的城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紧密相连。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驰援武汉是青岛医生共同的使命;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青岛又成了武汉人民惦念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群曾为他们拼过命的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累计派出援鄂医疗队员共306人;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22岁;青岛市派出的五批援鄂医疗队共参与救治患者1082人。

在奔赴武汉抗击疫情、救死扶伤的那段日子里,青岛医护人员不怕困难、不惧危险,义无反顾、英勇“逆行”,全身心投入到支援湖北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中,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展现了青岛医务工作者的良好作风和精神风貌,赢得了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高度赞誉和充分信任,为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贡献了青岛力量。

8月18日,应《武汉晚报》发出的全国晚报医师节采访邀约,《青岛晚报》记者采访了青岛援鄂医疗队中的两名代表:创下“青岛奇迹”的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永春,和义无反顾、冲到战疫最前线的海慈医疗集团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陆学超。这两名战疫医生的抗疫故事和他们的感悟刊登在了8月19日的《武汉晚报》上,在医师节,青鄂两地人民一起向援鄂勇士们致敬。(青报全媒体记者 于波)

《武汉晚报》刊登原文如下:

选择向前是医生的职责

李永春: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身为一名医生,李永春亲历了21世纪的两次疫情。

2003年4月,非典疫情突如其来,青岛市立医院紧急成立发热门诊作为防疫第一线,接受可疑病人,李永春临危受命担任发热门诊主任。因表现优异,李永春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联合表彰,授予“青岛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李永春再一次发挥了战士本色。青岛支援武汉医疗队连夜组建,正月十六清晨出发,得知消息后,李永春第一时间请战,担任青岛援汉医疗队队长,驰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病区。

“我是一个呼吸科医生,非典疫情时如何选择,今天仍然坚持这样的选择,这就是我们的职业和职责。”鏖战武汉的52天里,李永春带领医疗队收治病人104人,抢救危重症12人,创造了病人“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绩。从武汉回到青岛后,奋战在医疗一线仍是李永春的工作常态。

感悟:医生心里要装着家国天下,系着病人的安危,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大心愿是患者恢复健康

陆学超: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

陆学超是青岛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同时也是海慈医疗集团的援鄂医疗队领队。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陆学超所在的青岛市援鄂医疗队是中药颗粒剂用量最多,中医药参与率最高的,达到100%。病区无一例死亡病例,没有一例新冠肺炎转化成危重症病例。

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鏖战新冠病毒的日子里,陆学超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坚守在前线。那段时间日子过得飞快,通过调整救治方案等,患者整体呈现向好态势,每天都有好消息传来。

武汉之于陆学超意义不凡,这是他的第二故乡。陆学超曾经在武汉读过研究生(湖北中医药大学),对武汉有深厚的感情。在他看来,武汉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驰援武汉是医者的使命担当。    

感悟:看到每位患者恢复健康、平平安安回家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于波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