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2月3日,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春节走访困难户 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文章,文章配图出现的困难户家中橱柜上摆了两瓶“茅台酒”。该文章引发网友热议。4日,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发文称,两瓶“茅台酒”只是空瓶,且并非困难户自己消费使用。
一篇走访困难户的日常公号文章成为舆论焦点,这是很多人所没想到的。可以说,网友的眼很“尖”,不仅认真看了文章,连配图中的细节也不放过。就在引发争议的配图中,还有网友用图示的形式标出了“茅台酒、五粮液”“跑步机”“乌龙茶”“名牌电视机”等字样。如此一来,“困难户不困难”成为众多网友的质疑所在。
网友留意到这篇文章,体现了民众对于基层部门公共事务的关注以及监督热情。而发生舆情之后,当地街道也迅速通过网络进行了回应,并对网友提出的疑问给予了解释。这样一种互动显然是有意义的。
当地街道公布的信息显示,该户困难户为北万社区居民杜某某,81岁,瘫痪在床9年,其女已退休,女婿2010年因骨癌去世,儿子是下岗职工,符合困难家庭条件,目前居住在社区建设的解困房中。配图中的“茅台酒”只是空瓶,是几年前从亲戚家参加宴席后带回来的瓶子。在媒体发布的视频中,有工作人员称,“跑步机”实为摇篮车,“乌龙茶”归杜某某女儿所有。“名牌电视机”则只是一款普通电视机。而且,该街道还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杜某某妻子在视频中专门进行了解释,瘫痪在床的杜某某出现在了镜头当中。
应该说,当地街道已经在努力“澄清误会”了。从舆论反应来看,很多网友也表示“原来如此”。但要想进一步消除舆情,还应该在不侵犯居民隐私的前提下公布更多信息。毕竟网友所质疑的核心并非“茅台酒”等具体物品,而是物品背后的“困难户”家庭经济情况,以及选择困难户的相应标准。从发布渠道看,目前主要是当地街道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还可以通过邀请媒体、网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士实地探访调查,对整个事件进行立体化还原,将来龙去脉置于阳光之下,用公开透明化解所有质疑,如此可以更好地定纷止争。
虽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舆情,面对全网舆论监督,非常考验相关部门的管理智慧和治理能力。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