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下1000米物质能量如何再分配?海洋所揭示中层流多尺度变异规律和机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9日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基于长期连续潜标观测,系列研究揭示了太平洋赤道中层流的季节内、季节和年际变异规律和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提高了对中层流结构、变异以及与气候变化联系的认知。

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科研团队发现中层流季节内变异不仅与罗斯贝短波密切相关,而且其能量传播路径和南北向分布会显著受到西太平洋南侧倾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岸线影响。研究发现,中层流季节内变异的动能可以向平均纬向流提供能量,这为赤道中层流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解释可能。

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科研团队发现位于600米以深赤道中层流的下层分支LEIC和新几内亚沿岸潜流的中层部分NGCUC-I都具有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异,且受到罗斯贝长波的调制,但其长波的来源不同。通过数值实验,团队研究发现南侧的巴新岸线增强了西太平洋中层流的季节变异和与南方涛动(ENSO)相关的年际变异强度。

长期以来,受观测数据的限制,海洋学界对太平洋三维环流的认知主要聚焦在表层和次表层环流上,但赤道中层流对一千米左右物质能量的再分配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发现了赤道中层流的多时间尺度变异规律,结合模型结果揭示了对应的动力机制,建立起赤道中层流与上层海洋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不同联系机制,提高了西太平洋中层流结构、变异机理的认识,对于相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科学认识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