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超“暖”!青岛出台“23条”,老年人办事更方便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本报2月19日讯  为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优化政务服务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围绕老年人实体大厅办事、生活领域线下服务、高频事项基层延伸等六大场景,提出23条具体举措,充分考虑老年人习惯,不断为老年人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保障措施,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优化各级实体办事大厅老年人线下办事渠道。方案明确,进驻各级实体办事大厅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向市民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保留传统的线下办事窗口,同时优化服务设施设备,设置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爱心专座”及休息区,建设并完善相关配套,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全方位政务服务环境;实施精准帮办代办,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保留现金缴费方式;设置各类意见箱、意见簿和线下“找茬窗口”,及时整改落实老年人关注的问题;优化长效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不间断政务服务,鼓励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高频事项预约上门办理服务。

优化各相关领域老年人线下服务渠道。方案提出,要优化电信运营企业线下服务,进一步加强实体营业厅对老年人的服务工作,设置现场接待窗口,优先接待老年人;优化老年人交通出行服务,在长途客运站、地铁站内等设置人工服务,帮助老年人购票、检票、使用车站智能设备等,保持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提高电召服务电话接线率;优化老年人公证服务,梳理涉及老年人的高频公证事项和服务场景,鼓励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务和公证服务绿色通道,为行为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服务。

推动老年人高频服务向基层延伸。方案提出,要优化养老金领取基层服务,为老年人保留对账折、允许保留原银行存折领取养老金方式,在街道人社中心打印养老金发放明细及待遇领取证明的基础上,逐步延伸该项服务至合作银行网点;优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基层服务,大数据无法确认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的老年人,可由基层组织提供主动服务;优化户籍办理基层服务,便于老年人就近办、一次办,鼓励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服务;优化医保业务办理基层服务,在有条件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医保经办服务窗口,下沉经办服务权限;优化公积金办理基层服务,充分利用银行自助机就近为老年人办理退休金提取业务,按需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公积金办理上门服务。

完善老年人“健康码”使用管理。方案中明确,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健康码”互通互认,防止“码上加码”;不得将“健康码”作为进入各级办事大厅的唯一通行凭证,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等替代措施进入各级办事大厅。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

优化老年人“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方案要求,各级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等方式实现授权代理、亲友代办、一部手机绑定多人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推动服务事项“静默办理”,通过后台数据比对等方式,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涉及老年人高频使用的政务服务事项由系统自动办理,门诊慢特病部分病种试点推行“零材料办理”;拓展涉及老年人等群体“一事全办”主题式服务事项范围,推动服务事项“一事全办”。

推动政务服务应用适老化改造。方案中明确,要优化老年人应用界面,为老年人提供大字版、简洁版PC端和移动端界面;优化“刷脸”功能,实现信息自动录入或匹配,解决老年人输入难问题;建设老年人服务专区,汇聚老年人高频的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提供多维无障碍服务,如语音播报、页面放大、高对比度显示等无障碍服务功能,支持通过语音识别等方式查找办事项目;各级各部门优可将相关办事进度、办理结果等信息智能化精准推送给老年人,让老年人随时掌握办理情况。(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