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民同吃同劳动,青岛市委组织部近百名机关干部赴镇村蹲点调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4日讯 机关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街边巷里、百姓家中、项目现场,与村民唠家常、同干部谈心声、与企业话发展……7月以来,青岛市委组织部安排部机关干部分2批次赴全市40个经济欠发达镇和400余个村体悟实训,97名部机关干部被编为20个小分队,每队下沉2个镇,开展不少于5天的集中蹲点。实训队干部随机选取村庄、村民,不提前打招呼、没有人员陪同,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干农活,与村民同吃同劳动,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寻找工作“末梢梗阻”的症结,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

在田间地头唠家常,到项目现场察实情

脚下有泥,心里才有底。实训队干部在田间地头唠家常,到街边巷里察实情,聚焦集体经济发展、上级政策落实、就业就医就学、村民收入、扶贫助困、干部作风、基层党建等问题,通过蹲点调研摸清组织部门制定的文件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掌握农村工作、项目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等一线情况。

如何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破解乡村振兴难题?8月6日,小分队来到了沟东新村生态农场开展同吃同劳动实践活动。在葡萄园里,队员们在“葡萄书记”高维玉手把手指导下,仔细看、认真练、用心干,一起为葡萄“打头抹茬”,边干边聊“莱西经验”的新时代价值。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围绕无核葡萄产业,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旅游+扶贫”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脱贫致富。去年以来,伴随着莱西市推进村庄建制调整,包括5个自然村的新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推进组织、产业、文化、治理、生态、居住6个融合,形成“一个统领+六个融合”统筹推进机制,并率先完成莱西市新村“三资”融合试点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沟东新村样板,对做好基层工作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实训队还前往乡镇重点项目现场、工业园区、外资企业,了解镇里发展思路、产业规划布局、项目推进情况、企业发展难题,把产业的短板点出来、政策的堵点找出来、企业的难题记下来、发展的需求带回来,与乡镇干部一起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共同探讨发展思路。

“我们要常怀向基层学习之心,善于向基层干部学习,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进而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提升服务基层的水平。”第二批实训队第三组队员杨启龙说。

倾听基层心声,提升工作质效

体悟实训期间,实训队干部与镇、村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心交心谈话,与市直机关公选到村任职书记、市派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面对面访谈乡镇干部,发现不少基层干部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精力远比想象的要多,他们攻坚克难的事迹和敬业奉献的精神让人动容。”第一批实训队第六组队员赵磊说。

结合“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实训队员了解到基层形式主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工作重“留痕”,“上下一般粗”等问题仍较突出;村庄“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大量农村青年人才外流,村庄党员结构老化等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

“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促膝谈心,我们真切地了解到基层的艰辛与不易,明白基层干部的所思所想,找准工作的掣肘问题,之后要注重靶向出台更接地气、符合实际的政策,切实为基层减负,提高基层工作的协调性和实效性。”第一批实训队第五组队员赵挺说。

体悟实训结束后,实训队员结合所见所思,形成1篇体会感悟,至少提出1条意见建议,并通过专题“三述”活动,深入研讨交流,共享体悟成果,提高实训成效。

行走在基层,扭住真问题,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与水平,才能让组织工作更科学、更具针对性。体悟虽已告一段落,但组工干部为民服务不能止步,砥砺初心、践行使命永远在路上。(青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