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青岛面向企业遴选首批“两业融合”试点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日讯 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无疑是关键一招。日前,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开展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在全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试点的遴选和培育工作。

据介绍,这是青岛市首次开展“两业融合”试点的遴选,试点将以企业为培育主体,聚焦制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难点问题。对于“十四五”时期着力建设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和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而言,“两业融合”试点的培育,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提供加速通道,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为全市其他企业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区域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业融合”,青岛已占先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让制造与服务、制造与信息、制造与数据在技术链、产业链上相互融合,创造出新需求、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产业的界限日渐模糊,随之释放出的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全新空间。

推动“两业融合”发展,青岛不仅有基础,也抢占了先机。作为两业融合的支撑,在先进制造业领域,青岛具备雄厚的产业底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的生产性服务业正在快速崛起,2020年完成增加值4087.50亿元,同比增长6%,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3.7%。

随着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工业互联网应用、柔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建设的等为代表的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在青岛加速涌现,为“两业融合”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支撑。

2020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遴选名单,共涵盖40个企业和20个地区。青岛分别有海尔集团、青特集团、特锐德3家企业和城阳区入选。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核驱动”为青岛两业融合的优势基础。

然而,目前,青岛“两业融合”总体依然呈现“点状开花”的状态,主要依靠重点头部企业引领支撑,中小微和初创型企业在“两业融合”领域业务分散、场景单一,自身触网融合动力不强,集群发展的产业平台不够成熟,创新机构和有效的人才支撑相对缺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体系。

在“两业融合”道路上已经启程的青岛,需要更加有效的要素协同保障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高效协同。

创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通知》明确了青岛在“两业融合”试点培育上的主要任务,创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青岛将重点围绕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等,加快业态模式创新,释放融合发展潜力,实现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青岛将鼓励两业双向深度融合,推动形成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原材料、消费品、装备、汽车等制造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服务环节补短板、拓空间、提品质、增效益。互联网、物流、研发设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依托技术和专业化优势,衍生和服务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发挥多元化融合主体作用,青岛将重点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平台型企业等各类融合主体,发挥优势,加强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整合,带动产业链上企业、行业内企业、平台参与企业共同提升,形成融合发展生态圈。

《通知》同时对拟申请试点的企业提出了相应要求。申报企业需具备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以上,或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全国前 10 名;企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营销、培训、售后等服务中间投入占比在20%以上等条件。

为试点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市级试点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将从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或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全国前 5 名的企业中择优推荐申报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及上级资金支持项目。

企业可通过各区(市)、功能区推荐,于2021年3月19日前报送相关材料。届时,市发展改革委将通过专家评审、专业评估等程序确定市级首批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并组织开展检查和评估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