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治理“开放路”!“星期三问城管”开启“局长接线月”活动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3日讯 牛年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今天上午,第29期“星期三问城管”如约而至,“局长接线月”活动也同时拉开了序幕。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镝在12319热线,就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工作,接听市民来电,解决群众诉求,与市民进行深入互动交流。

王镝介绍,“星期三问城管”活动的开展,就是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开门办城管”工作理念,畅通渠道,聚焦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关于“星期三问城管”活动的开展和延伸,王镝表示,“城市管理问题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我们要用‘星期三问城管’这种理念和平台模式,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所以我们绝不仅是在星期三这一天关注群众的诉求、关注城市管理工作,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每天都是星期三,每天城市管理都在线,每天都和群众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问需百姓“烦心事”

记者看到,现场电话不断,气氛既热烈又融洽,王镝与来电市民亲切交谈,听取群众诉求,详细记录问题,即时部署解决群众难题。许多热心市民非常关注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有的对身边的垃圾分类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对垃圾分类的推进情况提出了表扬并对进一步分细分好提出了建议。在上午9时至11时的接线时段,累计接听、受理群众诉求22件,其中,咨询建议类10件,问题举报类12件,主要涉及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及城市精细化管理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市城市管理局都将安排相关责任部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尽快解决问题,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与来电市民进行沟通反馈,力求让群众满意。

走出治理“开放路”

“走好开放路、打好服务牌”是我市城市管理的两条重要路径。今天在接线的同时,市城市管理局还组织了“城管开放日”活动,邀请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三区城管办以及相关街道、社区代表,还有大众日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半岛都市报等媒体代表召开了城市治理恳谈会,受邀代表集中观摩了“星期三问城管”接线现场,观看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运转情况,并与市城市管理局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就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米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对各自“三长一站”(楼院长包点、区片长包片、街巷长包线、城市治理服务站统筹协调)试点情况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享。与会人员认为,在不改变现有城市管理体制、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三长一站”工作架构和模式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在收集社情民意、预防和化解城市管理问题等方面非常有效,可以做到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片,同时,也对进一步完善这种基层治理的全新工作模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汇智聚力,畅通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新渠道,市城市管理局今年将开展“全民城管·温馨家园”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活动,推进“个十百千万”工程,即打造一个品牌,用好10支队伍,在市级层面招募100名公众委员、区级层面招募1000名市民城管代表、街镇层面招募10000名城管志愿者。将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座谈会,现场观摩,参与城市管理督导、巡查、执法等多种形式,全面开放工作场景,激发市民城管队伍积极性,实现城市管理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市城市管理局真诚邀请广大市民使用“点·靓青岛”微信小程序,通过微信平台选择使用“我拍我城”、“秀摊”、城管“金点子”和“生活垃圾分类查询”四个功能模块,拍问题、出点子、查政策、提意见,一起更快更好实现城市管理问题“掌上报、掌上问、掌上查、掌上办”。

打好精细“攻坚战”

在“星期三问城管”活动中,虽然市民反映的关于城市管理的诉求很多都是一些微小问题或细节问题,但集中起来,暴露的就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短板和不足。记者获悉,市城市管理局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这些诉求,重点推动以下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全面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加快美丽青岛建设指导意见》,对标国际一流,加快补齐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提升全域、全要素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行“三长一站”“城管执法进社区”“便民服务进社区”等工作模式,把城市管理工作延伸到基层社区、居民楼院,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米,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是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双城联创”,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开展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突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铁路公路两侧、城乡结合部、区市交界处等重点部位,紧盯长期存在、反复回潮的市容秩序、违法建设等城市管理“顽疾”,打造洁序净美的城市环境。聚焦市民群众身边不精细、不合理、不规范、不人性化的城市管理问题,开展市容环境领域“微治理”,积极引导企业、居民参与共建,在不用“大动筋骨”的前提下,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进行有温度的治理,让老城区市容风貌得以焕然一新。

三是提高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质量。提高道路机械化保洁水平,全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支路、人行道达到70%以上,深度保洁道路再达标330条。全力打造一批“席地而坐”的景区景点道路、广场,方便市民游客游玩休憩。再造收运流程,全面推动厨余垃圾日间收运,实行“小车进院、车站对接”,优化“桶车对接、车车对接”,有效减轻异味和出桶占路对市民生活及环境、交通的影响。优化公厕设计和布局,组织开展精品公厕大赛,见缝插针建设小型公厕,鼓励社会公厕对外开放,努力提升公厕品质和服务覆盖面。再对外开放至少100座社会公厕,再增加至少200座24小时开放公厕,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提供更加方便温馨的如厕体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文/图/视频)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