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开放平台”,发起“海洋攻势”,“潮起胶东”采访团感受青岛“探海”之路

       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脉;经略海洋,是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参观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领略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经历了“海尔的创新之旅”后,“潮起胶东”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在青岛再出发,分别来到上合示范区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感受在改革大潮中青岛的探索之路。

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 她的70年光辉历程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缩影,是新中国海洋科学调查研究自主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青岛发起“海洋攻势”所依托的重要科技平台。

整合优势 构建开放新格局



青岛日报记者 宋新华 摄    

 

        100亿!在前不久青岛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累计为新生不久的上合示范区发放贷款超过100亿元,33家金融机构签约上合示范区金融服务中心,11家金融机构已入驻。上合示范区魅力为何如此之大?

上合示范区,是后峰会时代青岛收获的一份“国家级大礼”,更是青岛乃至山东开放进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上合示范区核心位于胶州,而胶州一向有着东西贯通的交通枢纽优势,是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绝佳承载地。

被寄予厚望的上合示范区,则在一次又一次发展中交出了不俗的答卷。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上合示范区为帮助入驻企业加速发展,已累计帮助尼得科、特锐德、东软等企业达成订单1.7亿元,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多项,其中不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

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绝不仅仅是上合18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更是要推动上合18个国家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双边、多边贸易合作,这就把青岛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采访团首先来到上合示范区展馆。这里是上合“国际客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展示平台,分为集中展示区、外围展示区和洽谈会议区三大部分。在集中展示区,200多平方米的四折大屏电子沙盘板块是亮点,承载着上合示范区核心内容的展示,基于三维建模的上合城市模型,结合互动触摸一体机,提供最震撼的视觉冲击。

外围展示区,通过俄罗斯油画展示上合国家风情,利用上合风格装饰和峰会合影墙等元素,凸显展馆上合气氛;展示互访交流活动纪念品则见证青岛市、上合示范区同“一带一路”国家及上合组织国家的友好往来。

天花板上五彩斑斓的油纸伞、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各个上合组织国家的地标风景画……上合特色商品展区位于青岛上合“国际客厅”一层,面积约950平方米,以展洽功能为主,兼有展销功能,包含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7个上合成员国展区、1个综合展区、1个数字展区、1个预备区。

白俄罗斯的伏特加、蒙古的牛皮板扣腰带、阿塞拜疆的石榴汁、摩尔多瓦的窖藏葡萄酒、巴基斯坦的纯手工羊毛地毯、印度的精油……每个上合成员国商品展区约60平方米,将各个国家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展陈空间,精选特色手工艺品、爆款产品、优质出口型产品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商品进行展出。

“我们公司落户上合示范区,办理营业执照只用了3个小时,而且这里还提供办公室。”在上合特色商品展区,记者见到了摩尔多瓦一家葡萄酒生产商驻华代表本杰明,他对上合示范区的营商服务大加赞赏。

本杰明介绍,落户上合示范区一年以来,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中国的很多城市,在国外餐饮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不少酒类企业销路不畅,而他们公司的产品销量不降反增,这让他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战略要地的选择,总有其独到的考量。上合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日韩面向亚太市场,西接上合国家面向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南连东盟,北接蒙、俄,具备进行转口贸易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上合示范区正加速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青岛上合“国际客厅”的远景建设将深度耦合客厅功能定位,坚持高标准、专业化、平台化运作模式,坚守国际惯例,满足不同国家个性化需求,加快建设上合成员国技术转移中心、上合人才交流中心和上合金融保障中心、上合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上合能源中心等功能平台。同时加大招引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全面拓展招商,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上合示范区的集聚。



科技耕海 “耕”出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本报记者 初佳伦 摄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更是发展优势。青岛秉承“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要求,正全力发起“海洋攻势”,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在位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一幅幅充满科技感的展板勾勒出经略海洋的新未来。中科院通过包括7个海洋观测研究站、3个国家临海生态环境监测站及近海开放航次断面调查在内的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实现了点、线、面结合的气象、水文、水质、生物、化学等多要素同步观测的实时传输,积累了长达30年的近海长期观测数据,为近海生态环境评估、海洋渔业发展和灾害防控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对大数据的运用,不止停留在资料整合方面,也为我们许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帮助。”现场工作人员以浒苔为例介绍,通过中科院在近海投放的海洋传感器,能有效监测浒苔向北移动路径,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便于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

“大数据”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在实际采集过程中,需要步步为营的探索。在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各种各样的珊瑚标本轮流登场。这些都是“科学号”科考船在1000米左右的深海采集回来的样品,其中很多海洋生物标本是国内独一份。

“这是南极贼鸥,长着老鹰般的嘴巴,却有一双鸭子脚蹼,虽然凶猛异常,却是海鸥家族的一员,是南极特有的一种动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永强介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是我国亚洲地区海洋生物收藏量最大的海洋生物标本馆,拥有1889年以来采集的80余万号海洋生物标本,采集范围包括国内海域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考船进行海洋生物调查,旨在了解某一海域海洋生物种类、资源量、周边环境、生物多样性、周边群落组成等,海洋标本采集回来后,由专家分类鉴定,明确各种标本的分类和名称,从而掌握现存的资源情况以及海洋生物的分布状况。那么,科考船是如何工作的?带着这个疑问,采访团又转场薛家岛码头,登上“科学号”科考船。

“‘科学号’于2012年交付,船长99.8米、宽18米,最多可同时搭载80人、连续航行60天,是国内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现场讲解员说,这艘科考船的主要工作区域是西太平洋海域,一年中有270天到300天在海上航行,被称作“大洋移动实验室”。

在船上,采访团首先登上驾驶台。奇怪的是,这里的许多设备都有两套,讲解员告诉大家,为了防止航行中设备出现故障,一些重要设备都有“备份”。休闲区、会议区、试验区、居住区、餐饮区、作业区……科考船上一应俱全。记者了解到,由于现在的冷藏技术比较先进,船上的饮食搭配还是比较丰富,唯一不足的就是新鲜蔬菜只能保存20天左右。

提起科考船在海上的工作,讲解员说,除了采集海洋生物标本外,科考船还用来布放潜标,检测海水温度、洋流,并收集数据,提供海洋预报。目前,“科学号”已成功破解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同时也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内首次”科考任务。

在生物采集、技术迭代等因素的帮助下,青岛市科技耕海的步伐稳步向前。伴随越来越多“黑科技”不断面世,相信将有越来越多涉海产学研项目落地青岛,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动力。(威海日报记者 初佳伦)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