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合唱团幸福晚年“唱”着过

早上九点,辛家庄北山公园旁边的莆田路,早市的人群逐渐散去,偶尔还能见到出门遛弯儿的老人。行走在附近,如果仔细听,总有阵阵歌声传到耳朵里,熟悉这里的人都知道,这是“百灵鸟”老年合唱团在练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清脆的女声融合浑厚的男声,就如“百灵鸟”的名字一般。你可能想象不到,这歌声来自于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而你更想不到的是这歌声已经在这里唱响20年的时间。“唱歌能让我们心情愉悦,还能呼吸山上的新鲜空气,可以算得上是我们的养生秘诀。 ”合唱团负责人高玉珍阿姨这样告诉记者。

队员换了好几茬

一唱就是二十年

早上九点,记者来到莆田路附近北山公园的东南门,工作日的这里多少有些冷清。刚进大门,隐隐约约传来的歌声让这里多了些生机。循着歌声向东大约一百多米的山头空地上,十几位老年人围站在一起,面对着挂在树枝上挂历大小的歌词本,手里一边比划着节拍,嘴里一边大声唱着。大爷大妈们一个个昂首挺胸,站得笔直,声音更是中气十足,不输专业合唱团。

“阿姨,你们这个合唱团成立多久了? ”没想到记者第一个问题,就问住了在场几乎所有人,就连合唱团的负责人高玉珍也答不上来。“我是2008年前后加入的,但我来的时候合唱团就已经成立好几年了。 ”高阿姨又找来了合唱团的元老葛长芬阿姨,没想到她也不是最初的创始团员。 “记得是2002年,我来山上遛弯儿,当时就有几个人在这里唱红歌,我也是那时加入他们的。 ”按照葛阿姨的说法,合唱团的历史至少超过20年。不过说起合唱团的起源,高玉珍还是了解当时的情形:最初是一位名叫刘挺进的退休军人和几位老伙伴一起在这里唱歌,因为大家都是住在周围的老邻居,为了方便约唱,就干脆组成了个合唱团,起名叫 “老邻居”。2013年,“老邻居”合唱团被纳入街道艺术团的范畴内,并正式将合唱团改名为“百灵鸟”合唱团,而刘挺进一直被大家叫做“刘团长”。

从最初的 “老邻居”到现在的“百灵鸟”,已经80多岁的刘团长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好久没有出现在合唱的队伍中。不过,20多年的成长,合唱团已经从两三个人发展成了几十个人的大队伍。来北山公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 “只要不下雨,就算大年初一都会有团员来唱上几首。 ”高玉珍告诉记者。

自制十几本“歌片”

可以半月不重复

合唱团的“岁数”已经超过了很多00后,那来唱歌的老人年纪都多大?高玉珍告诉记者,合唱团内的最大年龄竟有83岁,团员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70岁。不过在现场,从团员们笔直的腰杆和投入的神情,还是能看出他们年轻的心态。当然年轻态可不止是挂在脸上,采访时很多团员都告诉记者,来唱唱歌,明显感觉自己变年轻了。“这里的空气好,唱歌的时候又免不了要深呼吸,自然能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大声唱歌,也可以让心情变得更舒畅,这些可比吃各种保健品来养生靠谱多了。 ”团员之一的张景永告诉记者。在不少团员心中,每天来山上唱一个小时歌已逐渐成为一种习惯,送完孙子后、吃完早餐后,就溜达上山,唱几嗓子。

让团员们感到年轻的还有不断“与时俱进”的曲目。在现场记者留意到,团员们唱歌时都会对照一个巨大的挂在树上的歌词本。高玉珍告诉记者,从合唱团成立之初,这“歌词本”就有了,团员把它称之为“歌片”。一米多高的“挂历纸”上面用毛笔誊写着歌词和对应的简谱,一笔一划非常工整。高玉珍说这些都出自刘团长之手,从合创团成立一直到现在,团员们会不停地补充新歌,到现在积攒了20多本,将近两百多首歌。 “20多本歌片分散在骨干团员那里,大家排好值日,每天都有人背过来,大家每天唱一本,基本上可以半个月不重复。”不停更新的“歌片”中有《我和我的祖国》、《古老的歌》、《高原红》这样的热门老歌,也会补充类似于《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样的新歌。平日里搜集合唱曲目,更是逼着自己去接触网络、接触新事物,更能在思想上保持年轻。

入团几乎零门槛

真正想唱就唱

在排练现场,总有人停下来驻足倾听,高玉珍说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几十人,合唱团就是不停的把观众发展成团员。而且说是合唱团,其实更像是老年歌唱兴趣小组,不管你学没学过声乐,有没有基础,只要想唱都可以加入。就连加入的方式也特别的简单,溜达过来,站在旁边跟着唱就算是加入合唱团了。“遇到一首歌你会唱,可以大声唱出来,如果这首歌自己不熟练,在旁边一起小声唱也没关系。”高玉珍说每次遇到了新歌,团员中也有专业的老师来一句一句的教大家唱。而且不仅是大合唱,“百灵鸟”合唱团内还衍生出新的小合唱、二重唱和独唱,指挥、伴奏更是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专门的舞蹈队伍来伴舞。演唱的场地不仅限于北山公园,社区街道的节日庆典、部队的慰问演出上,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你看我们练习的场地这里,就是个小舞台,那边还有可以做的小看台,遇到重要的节日,我们都会排练节目,光是近几年里,我们就参加了二三十场演出,观众得有几十万人了吧。”高玉珍说,不止是“老有所乐”,更可以做到“老有所为”。(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刘鹏 摄影报道)

现代感十足的老年人不再宅在家中,不再把带孙辈当成主业,他们“身怀绝技”,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精通书画……组成了一个个活跃的老年社团。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一起练习、一起表演、一起追求快乐质朴的生活。如果你这些老年社团的一员,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年社团,欢迎大家踊跃自荐和他荐,在早报的常青树周刊上,我们将与大家分享老年社团的精彩故事。

我们的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崂山区株洲路190号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早报《常青树》栏目■收件人:宋振涛■邮箱:qdzbjyzpzj@126.com■电话:82888000

13370841069

(微信同号)

责任编辑 李潇元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