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巅峰之路!青岛日报访市南区委书记赵燕

青岛区(市)委书记访谈

重回巅峰之路

——访市南区委书记赵燕

编者按

春风浩荡。当前,青岛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大势已经到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赋予了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之重任,要求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青岛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龙头作用,这一切,让青岛站在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起点,需要澎湃力量来驱驰。全市上下要拧成一股绳,锚定目标、压实责任、振奋精神,以项目建设为突破,推动15个攻势和13条产业链落实落地,确保“十四五”发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我们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狠抓项目落地落实;我们要以唯恐失之交臂的精神状态,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青岛的蓝图,是由区市的拼图完整、丰富、斑斓地拼起来的。区市是项目承载地和创新策源地,也决定着青岛拥有一个什么样美好的未来。今起本报开设“抓落地 开新局——青岛区(市)委书记访谈”,聚焦区市的思路和打法,展示区市的担当与作为。

资料图。

“你们都不用在这儿旁听,赶紧去落实项目,我们现在要分秒必争。”这是市南区委书记赵燕接受青岛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依照惯例陪同采访的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这本是赵燕的一句“无心之语”,但却让记者真切感受到市南区在抓项目落地方面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心态和状态。

诚如她所言,在山东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青岛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重要指示要求的大背景下,时间之于亟须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南区,从未像现在这般急切、这般珍贵。事实上,在市南区内部的几次重要会议上,赵燕多次强调“缩短会议时间,多下沉到一线抓落实、招项目、谈合作”。

从文化上,市南区是城市的灵魂;从经济上,市南区是青岛的璀璨明珠。但是,近几年,市南区的经济增速放缓也是事实。2020年,市南区GDP增幅为2.2%,在十区市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区域内出现的这些问题,青岛的媒体和民间有过很多解读,但关心市南区发展的市民也更想倾听一下,市南区主政者如何看待这个数字?”采访中,我们直接抛出这一略带“辣味”的问题,赵燕给出的答案,坦率、真诚、务实。

“市南区去年GDP总量为1272.3亿元,位列十个区市第三;增幅为2.2%,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比最高的低3.7个百分点;比第2名少6亿元,比第四名多46.5亿元。可以说前有标兵、标兵越来越远,后有追兵、追兵越来越近。在对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研判后,今年全区确定了15项重点攻坚任务,我们要奋力突破区域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市南区的发展全面起势。”这组精准的对比数字,赵燕早已烂熟于心。

青岛人对于市南区极高关注度的背后,是对该区重铸辉煌的极高期待。在赵燕履职市南区的二百多天里,外界可以从该区举办的首个企业家大会、全新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中山路拆除30年之久的违建、济南路拓宽工程等关键工作上,阅读到该区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积弊的魄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重铸辉煌的信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社会的发展虽然要经历螺旋上升的过程,但时间和机遇总会站在奋进者这一边。在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南区正全力冲刺,抓储备、抓招引、抓开工、抓投资。其过程纵有起伏,但终将成坦途。

直面问题,重拾信心

市南区是青岛的根和魂,但近年来,她和国内很多大城市的老城区一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转型升级的“困扰”。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市南区实现再次创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市南区委、区政府对自身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得出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对于2020年市南区GDP增速放缓,位次后移一位的现实,赵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多个维度出发,给出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她表示,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首先在于市南区的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到位。随着大青岛框架的全面拉开,市南区作为服务业核心区的集聚效应有所减弱,金融业等优质资源外迁、“四新”经济发展不快、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储备不足,没有及时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其次,从客观方面,市南区的服务业占比90%左右,且经过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到了服务业发展的相对平缓期。特别是2020年,疫情对餐饮、娱乐、零售、住宿等服务业冲击较其他行业更为明显,因此GDP增加更加困难。

诚然,新的发展阶段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但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市南区仍然积累了许多独树一帜的发展优势。市南区需要做的,是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优势,用新的思维去利用这些优势。

“市南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具有不可复制的自然、文化资源禀赋,具有很好的公共服务配套。曾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入选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服务经济基础扎实,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并且趋势整体向好。”

赵燕介绍,去年市南区GDP从一季度的负增长,到上半年的增长0.1%、三季度的1.1%、全年的2.2%,经济运行呈现“先降后升、加速回赶、企稳向好”的态势。还引进了诸多世界500强及分支机构、中国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企业(机构)等一批优质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3%、交通运输业增长16.2%、金融业增长4.8%。

“去年,我们也对经济发展政策进行了提升优化,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正在集聚成势,这也是我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赵燕表示。

全面起势,奋力突破

城市发展进程中,最好的决策永远是踏准了时代脉搏的那一个。

“十四五”期间,市南区确立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奋斗目标和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时尚特质引领区、美好生活典范区、现代治理标杆区“四大功能区”的目标要求。加快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牵引,现代金融、商贸商务、航运贸易、文化旅游等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能级提升工程和科技引领创新发展、金融创新发展、数字赋能千行百业、软件园动漫园提质升级四项突破行动,积极引进和培育服务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市南区为何选择这样的发展路径?两个多小时的专访过程中,赵燕向记者详细解读了市南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线。

突出总部经济引领。“总部经济能够增强城市的核心功能,提升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作用,有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市南区是全市最早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市委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浮山湾等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赵燕介绍,市南区将依托海天中心等高端优质商务载体,发挥华夏基石(中国)企业总部基地等平台作用,更大力度引进和集聚跨国公司总部、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央企以及上市公司区域总部,加强本土总部企业培育、鼓励存量企业升级总部,打造北方总部经济高地。

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数字时代,在地理空间内没有边界的知识、科技和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具备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的市南区,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教育医疗等产业领域,招引培育数字经济服务业新业态,以数字技术赋能现代服务业。赵燕介绍,今年市南区发起软件园、动漫园两个“都市园区”提质升级突破行动,正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动能转换、数字化转型,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园区。

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金融和保险、现代物流、商务会展、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在金融业方面,市南区在巩固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态基础上,还将发力家族管理办公室、税收筹划、供应链金融等新金融业态。航运贸易方面,充分利用RCEP等自贸协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充分用好山东港资源,推进存量航运贸易企业做大做强,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市场的北方重要贸易枢纽。专业服务业方面,积极吸引国内外顶尖专业服务业机构,打造服务半岛乃至北方的“专业服务中心”。文旅产业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前海一线旅游资源整合、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链条延长上,开发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业贡献度。

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市南区是传统的消费聚集区,促进消费的潜力巨大。“我们认真借鉴上海黄浦区等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的先进经验,整合提升浮山湾国际时尚高端商圈,促进中山路商圈加快复苏。市南区将聚集更多‘时尚首店’,培育一批高雅演艺消费场所,引进一批高端艺术人才,拓展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做强夜间经济,推动市南区成为半岛地区乃至全省的高端消费聚集地。”赵燕说。

跳出惯性,守正出奇

在区域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面对西部老城复兴、突破土地瓶颈、稳存量引增量等市南区发展面临的长期命题,市南区需要更多新打法来激发新活力。

“中山路区域保护改造是着眼青岛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也是市南区的‘一号工程’,当前的主战场是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一广场、两路、三片区和N个街区里院’。”赵燕介绍,济南路拓宽工程将于3月底竣工,片区内诸多里院也加速保护利用步伐,其中部分项目将在今年开门纳客。青岛湾广场项目正在完善规划,未来将建设集商业、旅游、文化、交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广场。

复兴老城区,关键是要植入新产业,以吸引年轻人在此消费、创业、生活。赵燕坦言,这也是此轮中山路片区改造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我们正在既有规划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研究先进城市经验,打造‘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的新业态。”据悉,中山路片区将重点支持影视配套、创意设计、高端民宿、艺术展演、沉浸体验等业态发展。其中,黄岛路片区引进艺术品展示、艺术家巡展、品牌旗舰店,打造时尚体验街区;在宁阳路片区引进品牌民宿机构,打造民宿风情街区;北京路片区计划引进先锋艺术机构,打造“国潮”文化创意街区。

在突破土地瓶颈方面,赵燕介绍,市南区主动融入“市区一体化”工作格局,形成上下一体推进重大项目的整体合力,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今年7月份,“青岛第一高”海天中心项目投入运营,此外,市南区还有绿城深蓝中心项目、华润大厦A座、鲁商中心、香港西路52号地块等全新楼宇载体。它们将为市南带来170万平方米的5A级写字楼面积,成为区域未来金融机构、总部机构等高端服务业的聚集地,浮山湾畔将树起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经济长廊。“例如海天中心项目,已有十余家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达成入驻意向。市南区将与国信集团密切协作,出台租税联动等政策,引进更多的‘四新’经济和总部项目,打造税收过10亿元楼宇。”

在稳存量、做增量方面,市南区瞄准全国最优,系统推进营商环境全领域改革。今年市南区实体化运行企业服务中心,尽快实现企业诉求“一窗受理”“一站办理”,高效解决好企业反映的问题。坚持“非必要不打扰”的原则,落实好涉企联合检查、扶持资金“不见面”刚性兑付等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市南区将发挥金融业优势,健全产业引导、创投风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等投融资机制,大力引进PE、VC等专业投资机构,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市南区的办公楼内,两排近2米高的“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年”挂图作战表摆在了一楼大堂最显眼的地方。这张作战表上,细致地标识出市南区2021年要完成的几十个重点攻坚项目,以及它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计划建设(招引)进度。若未按期完成,将被不留情面地给予“红牌警告”。

这个细节,正如访谈伊始赵燕书记那句无心之语一样,向外界展露出市南区全力冲刺的奋进姿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 杰 王 萌)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