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特刊|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听听来自企业的声音

青岛日报2021年3月31日第9版

三进听民声

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听听来自企业的声音


■本报记者与平度市工信局、有关镇街、产业园区和制造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

■本报记者与莱西市工信局、产业园区、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和一线员工座谈。

零距离接触 在现场聆听


“三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

本版文/图/视频 杨志文 赵健鹏 陈 金 蒋安琪

“惠企台帐”助先进制造企业成长

先进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当下,瞄准“打造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平度市正在加速奔跑。出台系列相关政策,招引一批高端制造项目,构建具有竞争力的“4+2”产业体系,平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3月26日,本报记者来到平度市工信局,与主管部门、有关镇街、产业园区和制造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如何加快平度市制造业“双招双引”、提升产业园区服务水平、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平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科负责人杨初佳

今年1月,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上市。这是2021年度青岛首家上市公司,也是平度市第一家上市企业。该公司的上市,对平度市建设青岛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仅仅是一个开始,下一步,平度市将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议对平度市制造业企业进行大范围摸排,遴选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政策、资金等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满足资本市场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或组织专人对企业进行上市前的辅导,为企业上市提供必要的帮助。

●平度市同和工业园管委会招商部部长李洪高

最近几年,平度市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为了给这些先进企业做好服务,一批与之配套的产业园、工业园相继规划建设。与普通的制造业项目不同,先进制造业项目有着更强的技术导向,更具前瞻性和引领性,需要产业园在规划设计及服务上给予匹配。

建议有关方面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产业园规划建设研究力度,尤其要根据先进制造业项目的发展规律,摸索出一套合适的产业园建设标准,同时做好相关政策配套。在前期的运营中,我认为,先进制造业项目产业园区需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园区规划要超前,建设运营方要综合研判园区企业未来10年、20年发展规模,在土地、道路规划上提前谋划布局,为更大范围先进制造业项目提供充足的国土空间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要提高,水、电、气、暖、通信等事关企业生产运营的配套资源给予充足准备,满足企业规模提升的需求;规划建设步调要加快,要在项目落地之前开工建设,避免园区建设给项目落地“拖后腿”。

●南村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邴欢

平度市南村镇制造业企业聚集,发展先进制造业有着很好的基础。在海信山东家电产业园的基础上,南村镇集聚产业链,结合临空经济区北区产业布局,签约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海信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总投资40亿元的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新材料产业园。

在与企业的接触中,感觉外来企业对本地政策了解不够多,建议有关部门针对招商引资而来的企业做好政策推广,安排专人对接,建立“惠企台账”,明确企业目前发展所处阶段,遇到的发展难题,进而匹配合适的政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在引进企业的带动下,很多扎根平度市发展的老企业也积极拥抱新技术,谋求转型升级。建议有关部门也把这些身处“变身期”的企业纳入特别关注,建立扁平化的沟通平台及时将政策送达企业,助力企业渡过转型期。对于需要涉及多部门参与解决的问题,探索打造灵活联席会议机制,及时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提速。

●青岛鑫光正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炯光

当前,很多民营企业都在进行转型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但获取资金的途径却有限,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转型效果。建议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结合企业发展阶段,探索不同的融资方式。可以积极推进国企和民企的合作,以国企参股、发债等形式帮助发展前景看好的民企成长。

平度市地处青岛北部,与山东半岛其他城市联系非常紧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引导,推动平度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做大做强。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经济运行总监罗赛

平度市今年是全面“突破年”,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落地。通过这些大项目的引进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也实现了大发展。为了引进这些企业,为平度市经济强筋健骨,政府在税收、引才、奖补等方面给予了新企业一定的倾斜。这样的做法很有必要,希望政府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也不要忽视本地企业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政策设定,引导本地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建议有关部门从全局考虑,引导本土企业为引进企业做好配套,实现引进企业领头,本土企业配套,引进企业和本土企业两翼齐飞、精诚合作的可喜局面,推动平度市智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强

当前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先进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一家加快发展的农产品企业,缺乏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粮油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针对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建议平度市利用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平度技师学院等专业院校资源,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专业对接、人才对接、校企合作等方式精准引才,科学留才。

平度市教育资源雄厚,人才辈出,但是很多人学成后没有选择回乡就业,而是留在了外地。对于平度市而言,这样的状况非常可惜。建议平度市出台相关政策,将平度籍的高端人才再引回平度市,给予他们有吸引力的奖补,让他们在子女入学、养老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在平度工作,助力平度市发展。

“四链融合”为智能制造企业赋能

莱西市发力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建设青岛高端制造业基地。3月25日,本报记者来到莱西市姜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莱西市工信局、产业园区、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和一线员工围绕如何突破引进人才的瓶颈、用好配套政策、补齐智能制造企业短板等问题展开交流。

●莱西市工信局工业互联网科科长周享照

莱西市处在胶东半岛几何中心、已纳入青烟威“一小时经济圈”,在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中有其地域优势。通过承接产业项目转移,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与胶东半岛各城市产业连接的陆路枢纽,莱西在青岛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热潮中,吸引了一个又一个高端制造项目落地发展。

莱西市出台《支持“双招双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和《科技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等综合性激励政策,推动资源、人才、资本向企业聚集,加快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国内首个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项目在莱西下水,国内首个5G无人化智慧矿井在莱西投入使用;5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名单,实现瞪羚企业零的突破。

从目前来看,高端制造产业升级主要的障碍在人才。如何让包括操作型人才在内的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是我们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莱西市将进一步构建以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创新型企业孵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双创”人才培训培养、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支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补全“卡脖子”短板环节,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莱西市姜山镇经贸委副主任金应龙

姜山镇是莱西市高端制造项目落地比较集中的区域,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4个。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企业抱团成链、集群集聚发展。

相对大批高端制造项目的入驻开工,姜山镇的新城基础建设有待新突破,为随同高端制造企业入住的高端人才提供更优的生活环境。姜山镇正加强与青岛城投沟通对接,强化基础设施配套速度。加快推进新城公园、国际招商服务中心、姜山湖国际人才小镇、基金小镇、总部港酒店等项目,加快城市商业、居住、金融、教育等功能要素聚集。

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引入,传统的操作工人不能胜任智能流水线的工作,高端蓝领人才成为“木桶效应”短板之一。姜山镇将依托科技职业学院、南开学校、西大技工学校等学院机构,发挥姜山湖人才小镇优势,打造姜山镇文化教育基地,争取2021年引进教育及相关培训机构3家,加快培养操作型人才。

●青岛中科山建科技产业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兴成

中科山建科技产业城是集研发、孵化、加速于一体的专业园区,已落户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20余个。这些新落户的高端制造企业很多是从其他区市搬迁而来。由于距离城区居住地较远、生活便利程度不够,这些企业迁至莱西市后,高端人才流失率接近三分之一。因此在招商过程中,企业对落户后员工的衣食住行条件均表示十分关切。

建议主管部门协调增加针对企业至城区的订制班车,方便员工上下班通勤;尽快筹建人才公寓,吸引企业管理人员就近入住;协调周边优质教育资源,为高端人才解决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加强校企办学,区域内就近培养一线操作型人才。

●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经理李宗雪

至2020年底,入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国轩电池共获授权专利13项,发明专利4项。高端制造必须有人才战略支撑,虽然企业创立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引进、薪酬激励及职业发展管理机制,但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城区较远,造成企业频频遭遇人员招聘困难。企业不但缺少研发类的高端科技人才,在电池生产准备增加产量时,成熟的技术工人也成为稀缺人力资源。

招人才、留人才除了政策硬指标,还应增加城市软环境吸引力。建议上级部门在莱西市整体规划中,考虑姜山镇城市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加超市、影院、咖啡吧、餐厅、公园等公共设施,提升区域生活品质,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今朝时代(青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孙龙

今朝时代(青岛)公司2020年1月入驻投产,去年实现1.6亿元产值,目前困扰企业的最紧迫问题就是人才的引入和留住问题。企业每年投入近百万元,为员工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除此之外,企业能做的主要是对员工给予精神层面的鼓励。但精神层面的鼓励难以长久见效,希望政府部门能在人才引进政策、园区通勤交通、人才公寓配套等方面加大力度,增加莱西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员工初艺铭

北京新能源汽车青岛分公司入驻莱西市姜山镇后,实施研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北京总部配套的销售团队也来到这里,同时,由高级工程师组成的200人研发团队也为青岛分公司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目前,北京新能源汽车青岛分公司的中层以上管理和科研人员,都是从北京总部调入,很多员工家属一同迁至莱西市,由此带来了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前期,为解决管理、科研人员子女入托入学问题,企业负责人都是通过个人资源,协调相关学校,为公司员工子女提供便利。希望主管部门能建立高端人才的子女入托入学协调机制,通过绿色通道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