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把爱送到天山脚下……这位青岛援疆教师的247天



今天是姜琳来到新疆的第247天。

2020年9月1日,作为教育部第二批“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援兵团教师、青岛市首批援兵团支教教师领队,她和13名青岛教师穿越鲁疆3400公里路程,抵达乌鲁木齐,开启为期一年的援兵团支教工作。







从黄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青岛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到兵团第十二师中学语文老师、第十二师教育局综合科副科长,围绕文化润疆、人才援疆,姜琳和其他青岛教师一起带着理想与期盼、责任与担当、真情与厚谊植根兵团热土。

247天倏忽而过,距离返青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思乡心切,但姜琳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她能够再多教给新疆的孩子们一个学习方法,能再与当地的老师多一次交流,能秉承一份炽热的教育情怀书写出一份亮眼的援疆答卷。



舍下家中二宝

心系新疆莘莘学子

5月1日,姜琳收到了节日的第一份惊喜——丈夫和小女儿特意飞往乌鲁木齐看望她。虽然是第一次打卡美丽的乌鲁木齐,但姜琳的丈夫和女儿并没有过多游览当地景点,因为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看姜琳和她工作的地方。5月的新疆,春意萌动,占地150多亩的兵团第十二师中学里面树木葱茏、草地茵茵,小家伙游览得津津有味,因为能和妈妈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看着丈夫和女儿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庞,姜琳一时间感慨不已。

时针拨回去年8月底。在收到援疆支教的报名通知后,姜琳第一时间就在心里做了决定,“以往我就从新闻中了解到援疆老师的事迹,备受鼓舞,一直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但是以前没有机会。”可是家里的情况又摆在眼前——大儿子上初中,正是学业紧张的时候,小女儿还在上幼儿园,丈夫的工作也比较忙,家里还有四位老人。同为教育工作者的丈夫懂得姜琳那份支教的理想和信念,郑重对她说了九个字:“你放心去,家里交给我。”丈夫的承诺和父母的支持让姜琳彻底坚定了援疆信心。

2020年9月1日,带着丈夫和父母的叮嘱,带着孩子的依依不舍,带着青岛教师的爱心和奉献,姜琳踏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彼时,乌鲁木齐刚从疫情中风险地区调至低风险地区。





践行援疆使命

实现成绩历史性突破

青岛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读书工程”先进个人、“课后网”授课名师、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市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翻开姜琳从教20年的履历,每一页都闪闪发光。来到新疆后,她迫切地想把山东优秀教育思想渗透在每节课中,将青岛先进的办学理念融入每个教育细节中,助推文化润疆。

援疆期间,姜琳任教五年级语文课、书法课,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孩子们的名字牢牢记准,孩子们也很快爱上了这位从海边来的老师。考虑到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姜琳积极推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在互助学习的同时,增加成长中的合作体验,激发内驱动力,逐步点燃学习热情。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从课前准备、课堂笔记、双色笔运用等细节抓起,课余时间还利用微课、屏幕录制为学生查漏补缺。

一学期后,姜琳就成了深受学生、家长喜爱的老师,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达标人数由接班时的85%提升到100%,优秀率由接班时的35%提升到78%,在同年级中树立了山东教育新标杆。

此外,姜琳还发挥业务专长,通过主题讲座等方式协助兵团第十二师中学教研团队、教科研团队开展日常教研、教科研工作。在她的指导下,学校有6名老师获2020年乌鲁木齐市小课题立项,立项人数之多,立项学科覆盖面之广,为该校建校以来首次。兼任第十二师教育局综合科副科长期间,姜琳注重发挥自身综合协调、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做好教育部领导视察解说、鲁兵交往交流交融、支教教师管理等工作,助力打造山东教育“援助品牌”,获得高度赞誉。





维汉一家亲

认下维吾尔族小亲戚

姜琳所在的兵团第十二师中学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示范学校,校内有来自喀什地区的300余名内初班学生,他们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是汉语知识相对有些匮乏。

姜琳在学校民族团结“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中,同当地教师一样,与努尔萨古丽和伊斯坎代尔两名维吾尔族少年正式“结亲”。和两个孩子沟通,了解生活上的困难,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成了姜琳每周都要做的事。入冬后,姜琳还多次自费给两个孩子购买御寒生活用品,在她看来,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辅导,更需要生活中的关爱。

去年11月,努尔萨古丽因感冒发烧落下功课,一度失去学习信心。姜琳知道后,每天到努尔萨古丽宿舍给她补课,从知识漏洞到学习心态和方法做了全面指导,激发了她的学习热情。“姜老师不仅给我辅导功课,她的爱与正能量让我愿意做更好的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努尔萨古丽感动地说。

伊斯坎代尔性格内向,还有点小自卑,偶尔贪玩。为帮他走出困境,姜琳和班主任老师多次沟通了解,挖掘他的闪光点,用耐心和爱心重塑孩子的信心。慢慢的,这个男孩子变了,成绩大幅提升,眼睛里闪烁着坚定和自信。





背后心酸不易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当地教育局和学校对我们支教老师的生活照顾有加,我们在这里一切都好。”在姜琳的“轻描淡写”中,冬天-20℃的气温、一年到头干燥的气候、2.5小时的时差以及紧张密集的工作节奏,听起来似乎都是“很轻松”的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走上讲台,姜琳是深受欢迎的援疆教师。回到宿舍,她是一双儿女的妈妈。支教期间,最让姜琳牵挂的就是留守青岛的孩子。2020年12月16日,小女儿因急性脓肿性阑尾穿孔住院手术。12月22日,因术后脓包不消散,又进行二次手术,前后共住院20天。正值兵团学校期末复习,姜琳内心的焦灼只有她自己知道。姜琳的丈夫嘱咐她:“期末复习期间,兵团的孩子也需要你。孩子我自己照顾就可以了,你安心工作,不要向组织请假,要尽到援疆教师的职责。”那段时间,每晚和小女儿视频连线时,懂事的孩子忍着高烧和剧痛,也自始至终没有问一句:“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在高质量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同时,高强度的工作也给姜琳的身体带来了不可逆的损伤。支教期间,姜琳的贫血情况日趋严重,血红蛋白指数降到了正常人的1/3。今年1月底,姜琳和援兵团教师放寒假返回山东,落地青岛当天,她就被医生要求必须立即住院手术,否则随时可能因贫血而休克。按照医嘱,姜琳应该在术后第50天回青岛复查,但考虑到要保证新学期正常开学,不耽误教学进度,术后第30天,她就带上厚厚一摞病例和核磁共振胶片,返回新疆,投入到了新学期工作中。

“每位援疆老师都不容易,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姜琳说,每一位援疆教师身后,都是家属们无怨无悔的支持与担当,有多少位援疆教师在新疆,就有多少个家庭在默默付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人,用实际行动支持援疆事业是份内之事。



【对话】

记者:我记得您曾说过,去乌鲁木齐的飞机上您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现在找到答案了吗?

姜琳:已经找到了。(笑)

记者:那请您依次谈一谈吧。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援疆?”

姜琳:把先进地区的教育理念带到新疆,促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第二个问题是“在新疆干什么?”

姜琳:组织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更具体一些是,为文化润疆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第三个问题是“在新疆留下什么?”

姜琳:我希望留下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的教育方法、严谨的教研模式,以及青岛老师对于新疆学生的一份爱。

姜琳:其实,现在不是援疆三问了,又加了一问:“从新疆带走什么?”

记者:请问答案是什么?

姜琳:在新疆,我深深感受到兵团老师的质朴,和他们身上的那种“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我想把这些带回青岛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来源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