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5月4日,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融媒体AI修复节目《彩绘中国·觉醒》,首次使用4K电影级技术,修复上色历史纪录胶片,让观众感受一百年前的峥嵘岁月。这是央视为庆祝建党百年所做出的一次创新,所呈现出的图像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符合现代人的观看习惯,迅速登上热搜。这也给我们以启示,应该用好新技术,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然而,不少地方一直局限于讲故事、听故事的层面,学习效果欠佳。很多年轻干部是90后,成长环境相对优渥,未曾经历艰苦岁月。他们对党史的理解,主要源自于书本,对我们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历程缺乏直观认知。而且,他们的日常接受习惯也倾向于读图或看视频等形式。这对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一方面加强系统化学习,发挥传统教育方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运用新技术手段,让年轻干部在精神深处对党史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简言之,党史学习教育要注意一个“活”字。让百年党史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用活红色资源、搞活教育形式,使学习教育更生动、更入脑入心。比如,海尔推出了“智慧融课堂”,方向正是做“新时代支部书记的得力助手”,将VR技术融入其中,使用者可以通过设备体验遵义会议、湘江血战等场景。还能通过骑游的方式,游览瑞金、中央军委原址等红色景区。再比如,不久前,上海杨浦区将一处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房改造为全市学党史的热门“打卡点”。在那里,可以生动再现历史场景,上演沉浸式党课,也能让年轻党员干部看到百年中的城市变迁,通过历史与当下的相互观照,深化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内涵的理解。
年轻人需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来。很多年轻人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懂技术、懂传播,党史教育需要他们的创新活力。同时,党史学习也可以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青年注入乘风破浪的正能量。而这种良性的互动和互助,本身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为,学党史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最终还是落脚于具体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
在建党百年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年轻干部能否在这场活动中得到洗礼,对于我们党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至关重要。而能否用好新技术、用好红色资源,让学党史收到更好成效,进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也考验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