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发:创新是66年来一路前行的“基因”

从加工头发,上马针织内衣,到发展起针梭织服装全功能产业链,乃至现在涉足智能制造、医用材料、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66年经营和跋涉,位于即墨区的即发集团,一举成为全国品种最全的发饰品和中国大型纺织服装制造基地。今年1-4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了逆势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发展中,即发一直离不开其较强的综合创新研发优势。即发建立了全国针织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三级塔形自主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即发自主研发的 “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就是全球第一个从自然界提炼并研发成功的抗菌防臭功能纤维。过去内衣产品抗菌防臭材料的应用,都是从化学物品提炼的,能不能从对人更有益的天然物品中提取呢? 2002年,即发开始了从虾蟹等甲壳质中提炼抗菌防臭材料的研发。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2003年,即发研发的“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终获成功,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年这种新材料,在日本纺织界引起很大反响,用这种纤维生产的抗菌防臭功能内衣,广受日本市场欢迎。 ”即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为东介绍。

自此,即发集团在甲壳质纤维的研发上持续发力:2010年完成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甲壳素纤维纺织材料加工技术课题;2012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医用甲壳素纤维材料联合开发;2012年12月,研发的“高吸液型壳聚糖纤维及医用纤维”经专家鉴定,“项目总体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即发集团目前在甲壳素纤维领域获得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外PCT专利。“目前我们研发的甲壳素纤维伤口愈合、止血等医用材料已在日本、英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杨为东说。

即发在智能型服装的研发上,也走在行业前列。 “我们判断,未来智能化将是服装的标配。 ”杨为东告诉记者,即发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了纤维与传感器、算法、无线通讯的融合,已经研发出了多种智能型服装。 “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可用于监测运动员运动状态、消防员身体状态的服装,还研发出了用于老年人居家养老身体监测的服装,将在未来适当时机推向市场。 ”

近年来,随着纺织订单开始由少品种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传统的制造模式已难以完成这种订单,即发又开始向智能制造转型。 2016年,即发将其旗下的青岛贵华针织有限公司,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用信息化打通了全产业链所有环节,建立起了敏捷制造、柔性生产的供应链模式,以快速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快反应订单的市场需求。“过去一年不到40个订单,一个订单几十万件,现在每年有近6000个订单,一个订单多的几千件,少的只有上百件,有的甚至一件,而且客户要求一两个周就出货。”青岛贵华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维法告诉记者,“如果按照过去的制造方式,这些单根本接不了,智能制造模式下,我们不但能接得下,运营效益还提升了30%。 ”

与此同时,即发不断推进“校企财智合作”,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纺织科学院等国内十几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日本东丽株式会社、旭化成株式会社等国外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纺织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现代农业、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即发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对无水染色技术组织了技术预研,对相关装备、工艺、染料匹配,以及其中的科研风险开展了研究,开始了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建设了连续正常运行的无水染色小试装备。

经过7年研发,即发先后在小试和中试中都实现了设备连续正常运转,该项目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具备了产业化向前推进的条件。 “整个研发过程耗资超亿元,实验3000多次,目前已递交了41项专利申请,获批23项,在日本、欧盟也已获得专利授权,美国的专利申请正在受理中。 ”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刚告诉记者。即发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产业化的成功,对我国纺织产业意义重大。

2019年7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即发集团研发的超临界CO2无水染色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纺织联合会还把这项技术定义为建国以来纺织行业十大颠覆性技术之一。

“工信部已把这项技术列入绿色印染指导目录,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未来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将带来无水染色装备业的崛起。 ”万刚告诉记者,国际市场基于对环境友好产品的支持,对采用这项技术生产的产品格外青睐。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