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025年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3日讯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日前,青岛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畜禽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全市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千亿规模以上,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实施意见》确定了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实施稳产增效、种业振兴、装备升级、绿色发展、质量兴牧、智慧赋能工程,提升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生态化、品牌化以及信息化水平。与以往的文件措施相比,《实施意见》专门提出实施种业振兴工程,提升良种化水平;同时明确发展目标,对各项指标尽可能进行了量化。

规模化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岛将实施稳产增效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健全完善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规模化水平。《实施意见》提出,培育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大带小”,为养殖场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把中小养殖场(户)纳入现代产业化经营体系。

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体现在畜禽良种上。青岛将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做大做强现代畜禽种业。培育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畜禽种业,延伸拓展产业链,加快畜禽良种繁育改良,推广应用优质高产畜禽品种和技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畜禽资源调查,支持地方品种保种场提档升级,实现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应保尽保。按照《实施意见》,青岛将应用生物育种技术,开展畜禽育种联合攻关,培育遗传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的新品种(品系)2至3个;发展壮大肉兔、良种马、蜜蜂、专用微生物等特色种业。实施家畜遗传改良计划,到2025年,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提升机械化水平和品牌化水平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大主要畜种机械装备配套力度,到2025年主要畜种养殖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对畜牧机械装备的支持力度,将畜禽养殖、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粪污处理、智能成套加工设备等设施装备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到2025年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深入打造畜牧业品牌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打造辐射全国的兔产品深加工区和高端产品供应区;引导企业结合里岔黑猪、崂山奶山羊、琅琊鸡、中华蜜蜂等地方畜种资源,培育一批共建、共创、共享的“土字号”“乡字号”地方名牌。

根据《实施意见》,青岛将加快建设“智慧+”畜牧应用平台。加强畜牧行业监管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畜牧业全产业链闭环管理、全程追溯;推进养殖档案电子化,实现各环节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畜禽养殖、疫病防控、检疫监督、畜禽屠宰、监测预警、产品追溯的智能化水平;推广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一批智慧牧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责任编辑:孙丽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