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精致,满城活力,五大关键词感受威海发展的“幸福嬗变”

蔚蓝谷海洋科技产业园的实验室。

迪尚集团内展示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成衣。

新威附路网红餐厅


成山头的日出点燃着生生不息的激情,国际海水浴场的日落承载着美好的生活,街道小巷里处处有看得见的精致,欢声笑语中彰显着老百姓摸得着的幸福。这里,是威海,一座开放包容有活力的城市。

8月26日和27日,“潮起胶东”大型融媒体采访团的记者们第四站走进威海,感受着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跃动,打卡新“网红”百年老街新威附路,徜徉在瓜果飘香的里口山王家疃村,畅游灯光璀璨的韩乐坊,探寻着海洋牧场的生态发展……

威海之行如一场“精致之旅”,所到之处,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开放与活力,更能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幸福嬗变。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留下了“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嘱托。而在威海,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期望。自此,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威海,从质量结构、体制机制到发展环境,都进行着脱胎换骨般的系统重塑。

关键词:精致转换

全市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

服装制造这一传统行业,如何能精致转换?8月26日,采访团一行来到本次行程的首站迪尚集团,探寻旧产业与新动能加速融合的“迪尚经验”。

“近年来,我们集团贸易额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销售额连年超过百亿元。”迪尚集团副总经理鞠孝新介绍,在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就曾闪耀迪尚的“高光镜头”。彼时,天安门前,当身穿着3万多件“迪尚造”的11个群众游行方阵阔步走来,如一片整齐律动的海洋,让人倍感震撼。

“当时闭关两个月完成的阅兵服装,是我们的巅峰之作。这离不开团队的苦心研发,更离不开3D数字化设计研发等先进技术。”鞠孝新摆出这样一组数字,“目前,迪尚年可为全球生产各类品牌服装超过1亿件,其中95%都是我们自主设计。这个记录还会继续刷新!”

冲刺新目标的底气,源于工业互联网发展东风。近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平台载体建设,将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作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出台《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扶持政策,培育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迪尚集团服装设计创新集成平台正是其中之一。

双岛湾畔,海风劲吹。威海市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内,记者被眼前的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所震撼——以美国惠普为龙头,已有100多家配套企业入驻于此。随着盈太、威骏等项目陆续投产,今年高端打印机出货量保守估计可达500万台。

“预计到2025年,我们的出货量可达1700万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将正式跻身千亿级行列!”在威海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招商处处长王文豪看来,园区距离建成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真正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

昔日寂寥洼地,今朝激情涌动。王文豪介绍,从万亩荒滩到科技新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培育现代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念的是“稳链、强链、延链、补链”八字诀。

随着一批批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载体不断升级扩容,一个个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纷纷布局落地,威海市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进行重点推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威海新旧动能转化步伐愈发笃定,道路越走越宽。

关键词:精致改革

服务贸易产业园好企业好项目争相入驻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服务贸易实体园区如何实现招大招强,采访团在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找到了答案。软银全球外包软件园、日立解决方案山东研发中心、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本地服务中心、浪潮“一带一路”国家云服务运营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服务贸易实体园区,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自启动建设以来,持续抓建设、强招商、优环境,好企业好项目争相入驻,目前已有180家企业入驻运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9家,国内外上市公司8家,形成新兴产业聚集、抱团发展的局面。

在产业园施工现场,工程车辆来来往往,工人们有序工作着,焊接声、捶打声、机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随处可见忙碌的热闹景象。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智慧谷智能制造产业园、智慧谷科创园“一核多园”建设正全面铺开,稳步推进。

企业有需求,园区有服务。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产业园内“一屋难求”,从“请他来”变成了“争先来”。除了建设高品质智慧园区、打造物理空间外,服务贸易产业园还搭建起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政策服务平台、融资投资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国际化信息产业合作平台、合作交流服务平台及金领驿站服务平台,以全链条、专业化、保姆式的服务生态体系,让企业“驻”进来安心发展。

8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原则同意威海等国内28个地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由此,威海已连续三次入选该试点,全省唯一。

“金牌”熠熠,照耀出广阔未来。据介绍,威海市将结合实际,重点抓好中韩服务贸易发展等工作,全力打造中韩服务贸易创新“试验田”、中韩服务贸易产业融合示范城市。

关键词:精致设计

“文创+”让老街变身网红打卡点

青砖红瓦石头房、造型别致的灯箱牌、颇具欧式风情的店……漫步环翠区新威附路,街道两旁高大的法桐像是撑开的大伞,将这里与城市的喧嚣隔离。一个个颇具特色的“文创”小店依次林立,与斑驳树影相辉映,别有一种闲适与惬意。当日下午,“网红”老街丝毫没受到台风“巴威”的影响,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新威附路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1902年,以“威海1902”时光漫步为主题,将威海卫第一个党小组红色文化、威海船厂文化、威海陶瓷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聚集了文创咖啡、特色酒吧等9类文化业态47家商铺。

位于“C位”地段的蚝宝物种起源,是一家“书吧+下午茶+小酒馆”的新业态店铺,店铺从白天到次日凌晨一点都客流不断。负责人安红说,她想把物种起源打造成威海的美食IP打卡地,将文化创意和美食文化更加紧密结合。

新威附路不仅是一条文化街区,更是一条幸福街区。在老街上开店6年的云南小厨饭店老板曲刚见证了新威附路的幸福变迁。曲刚说:“以前到处悬挂的各种线路看不见了,坑洼的人行道铺上了马牙石,对面还建起了社区食堂……真不敢想,这条街能成现在这样!”

聚焦精美设计,2018年至今,威海开展了包括陶瓷厂改造项目在内的城市规划研究50余项。大到城市形象整体设计,小到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处城市家具或者建筑小品,每一项研究工作里都体现着理念的传承与更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韩乐坊人头攒动,丽水门、仁川公园、假面雕塑……“韩风”十足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小品,让这个特色商业街区活力十足。随着威海经济的不断发展,韩乐坊已成为威海的地域性经济中心。“韩乐坊太有特色了,这里就是中韩文化、商业、旅游、经贸、艺术等领域充分沟通交流的一个‘横切面’,我们听说这里的韩国商品交易中心内有三万多个商品品种,并且化妆品便宜还保真,所以专门从潍坊开车过来买的!”在韩乐坊门口,记者遇到了潍坊市民刘敏敏,她已经和朋友采购了满满一大车。

截至目前,威海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及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枢纽地区等能够集中体现和塑造城市文化的16个管理片区、63个管理单元,精心设计打磨,提升艺术品位。不止新威附路,威海老港区及栖霞街、生肖街等特色街区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一大批“新地标”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一大批“网红打卡地”火遍线上线下。

关键词:精致科技

“海上粮仓”迸发蓬勃活力

海右之东,临威远眺。威海市绵延近千公里海岸线占全省三分之一,滚滚碧涛蕴藏无限生机与活力。

8月27日,采访团一行来到荣成市感受威海海洋产业发展的新脉搏。在蔚蓝谷海洋科技产业园,采访团的记者们探访海带液提取车间、调味料车间、海苔生产车间,见证一条海带的“产业链”成长。在这里,海藻产业的利润提升约10倍左右。

“大家辛苦一点,这批货催得紧!”记者来到蔚蓝谷海洋科技产业园的生产车间,车间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据了解,疫情以来,主打出口的蔚蓝谷业绩受到影响,公司积极开拓内销市场,目前已与吉香居和涪陵榨菜牵手成功。作为省委、省政府“海上粮仓”战略的重要一环,威海在拓宽渔业休闲产业,发展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购物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综合性休闲渔业上下足了功夫。

海洋渔业的发展腾飞,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威海以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海洋强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雨后初晴,荣成市爱伦湾(长青)国家级海洋牧场波光粼粼。和采访团到达的当天,还有来自各地的10个旅行团。据介绍,10万亩“海上粮仓”年可繁殖海带苗20多亿株,鲍鱼、海参等5亿粒。如今,该海洋牧场又与中国水科院黄海所共同研制开发出了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模式,在上层养殖藻类,中层6—8米处进行贝类养殖,底层建设人工鱼礁进行海藻床的修复,这种立体的养殖模式,不仅能够获得经济收益,增加渔民收入,还能维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止爱伦湾,在威海市已创建的11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里,“绿色”正和“蓝色”实现更大范围有机融合。

关键词:精致建设

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不断加快

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深情地写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在威海市西南10余里,有一处U型的峡谷,近闹市而远喧嚣,这里便是王家疃村,家家户户都过着比“从前慢”还美的生活。

蜿蜒山路顺势而建,曲径通幽,山涧溪水潺潺而流,真有一种“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飘渺和浪漫,恍若隔世一般。眼下,王家疃村瓜果飘香,采访团成员先后走进柿园民宿、乡村美学堂等,倾听返乡创业的村民讲述里口山的美丽乡村新变化。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民宿打造、文旅融合等,村子如今实现增收200万元。“现在,这个百年老村成了不少城里人眼中的‘打卡圣地’。”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旅游管理与产业发展局局长逄万涛介绍,随着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不断加快,王家疃村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仅去年一年,就有120多万游客来此“打卡”。

“以前就想走出村,到市里工作,而现在,在村里比在市里赚的还多,是真的很有幸福感!”王家疃村民刘俊彤说,现在她每天现摘的水果当天来游玩的游客都能买光,加上自己经营的“水吧”,一天下来收入七八百元不成问题。

如今,村子依托里口山现有的省内首条国家级登山步道和国际自行车赛道,每年举办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各类体育赛事,有效扩大了里口山对外知名度,到里口山来体验娱乐、运动休闲的游客逐渐增多,游客的涌入,促进了农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村民返村从事观光农业建设和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多,同时盘活了闲置民居,村民也从景区旅游中获得了红利,收入年年高速递增。

实现精明增长,城乡“两条腿”要齐头并进。建设样板片区,正是威海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威海全市,80个推进速度快、项目质量高、发展势头好、攻坚突破劲头足的样板片区正加速发展,让绿水青山寸土生寸金,释放出最大经济效益。

深思熟虑的谋篇布局,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迅速为威海“由大到强”的转变指明前行的方向,鼓起前进的风帆。相信在未来,威海将背靠大海,远眺世界,走向崭新的未来。(YMG媒体全记者 安益 摄影报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