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包区包案,建立全方位巡查督导曝光核查等制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5月28日讯 今日上午,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召开局党组会议,观看了“青岛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问题曝光”专题片,传达学习了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调度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要求,各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快速反应、立即行动,建立从问题发现至整改落实的闭环,建立全方位的巡查、督导、曝光、核查等制度,高标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勇当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主力军。

浮山新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浮山后二小区A24至A26圈占绿地进行清理,面积300平方米。

会议确定,要继续组织好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巡查、加强督办,加大曝光力度,建立从问题发现到整改落实的闭环,实行每月交叉互查、考核通报。6月底前要完成200万平方米存量违建治理任务,加大对占路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小广告”和“僵尸车”等重点问题的整治力度,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监管,组织指导相关区市、单位开展建筑垃圾堆体的清理。

今年以来全市共拆除各类违建168.8万平方米

即日起至6月底对存量违建开展全面排查

两架大型无人机在即墨区科创中心南广场起飞,执行对即墨区违建的例行巡检任务。与此同时,在青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无人机巡检的画面实现了实时传送,某小区业主违规建设的阳光房、某工地施工的现场都被无人机“尽收眼底”,平台迅速将违建信息反馈至街道,等待办理。这只是我市科技赋能违建治理的一个案例。

观海新闻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紧紧聚焦“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围绕新生违建防控、存量违建治理、举报问题办理三项重点工作发起攻坚,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各类违建168.8万平方米,其中,新生违建25万平方米,存量违建143.8万平方米;办结群众投诉举报违建问题3280件;通过拆除违建,全市腾退土地40.2万平方米。

为了充分发挥全民参与的作用,组织各区(市)对2020年以来市民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19市城市管理热线、民生在线、行风在线、媒体报道等渠道反映的违建问题转各区(市)集中核实办理,经各区(市)梳理核实,目前纳入治理范围的问题共9369件。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结群众举报违建问题3280件。

据了解,为保持对新生违建高压态势,我市持续加强巡查防控,对新生违建坚持露头就打、坚决遏制,一经发现立即制止拆除。加强物业企业和执法部门协同联动,督促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小区新生违建及时劝阻、制止、报告,并协助有关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加强新交付小区和低密度小区内新生违建的巡查管控,严把建筑材料入门关,对新生违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于存量违建,我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突出工作重点,对风貌保护区、交通枢纽、窗口景点和城区主干道等重要区域内的违法建设,对城市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有碍观瞻的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排查并实施优先治理,应摸尽摸、应拆尽拆,同步做好拆后场地恢复提升,有效提升城市品质。同时,自即日起至2021年6月底,对存量违建开展全面排查,按照分类处置的原则,将应拆除的存量违建纳入治理计划。

聚焦违建、乱贴乱画“小广告”、垃圾分类等

21个课题研究小组“专攻”城市管理难点问题

27日下午,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举行了一场不一样的“三述”。会上,21个课题研究小组依次讲述,有的课题组提出了餐厨废弃物精细化管理的路径,有的对行政执法队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有的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管理全民化的方向……内容不一、内核相同,都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都是坚持问题导向,都是为了助推城市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前期,市城市管理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中心工作,梳理了行业领域内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方向,让全局青年干部自行组团开展调查研究,鼓励广大青年干部像研究学问一样研究业务。第一批课题研究方向发布后,应者云集,100余人报名参加,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科技化赋能、全民化参与以及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等重点领域,从理论、实践、思路、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21个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

合肥路街道综合执法中队对阳光山色小区7号楼三单元102户违章房进行拆除工作。

据了解,今年市城市管理局将精细化管理、科技化赋能、全民化参与作为3个主攻方向,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复审任务,瞄准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山头目标,抓细抓实市容环境整治,对市民群众关心的违法建设、占路经营、乱贴乱画“小广告”、卫生死角等问题常抓不懈、持续攻坚;聚焦市民群众所需所盼,用心听、用力办、用情做、用智管,不断丰富“星期三问城管”的内容和形式,持续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实施局长包区包案制度,推行“个十百千万”全民城管工程,高标准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引导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构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原则上问题在一个月内处置解决

局长包区包案解决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

为推动城市管理领域群众诉求问题有效解决,切实提升群众满意率,全力打造“方便、温馨之城”,城市管理领域在全系统内开展“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局长包区包案行动。

整改前后。

包案范围包括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重大活动环境保障期间发现的突出问题;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群众“大走访”、深化民生难题“大排查”排查出来的问题;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点·靓青岛”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受理的投诉类问题,经三次以上转办、督办仍未处置解决的;《问政青岛》等媒体栏目受理的、二次回访不满意问题;上级交办督办的问题。

包案方式分为领导包区、行业包案、批次解决、责任到人。其中,市城市管理局局领导分别负责一个区,召集相关业务单位和区市研究案件解决方案,现场督促问题整改落实;问题所属行业负责案件督促办理工作,提出办理意见建议,制定办理计划,根据行业特点,研究统一案件办理标准和流程,涉及多个行业的,由包区领导指定一个行业单位牵头办理;根据工作需要,综合考量人员力量和问题总量等因素,采取按月分批分次的方式解决问题,解决一批巩固一批;行业单位负责确定责任人,负责情况收集,现场查看,提出办理计划,情况核实和“回头看”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

为了让问题得到解决,实施一案一方案、一案一销号、一案一巩固。即逐个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综合运用督办单制度、诉转案制度、媒体曝光、综合评价考核和引入第三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委员和媒体)参与等多种手段,助推问题办理。实行包案办理“三见面”(办理前、办理中、办理后与群众见面),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做好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确保群众满意。区分行业建立问题包案台账,确定包案销号日期,限时办结,逐一销号。原则上问题应当在一个月内处置解决,一个月内无法解决的要明确办理计划和办结期限,办理期限不超过三个月。案件办结后,要及时查找规律性、倾向性问题,对回潮反复等难以根治的问题,应制定详细的长效巩固方案,由包案人员进行跟踪落实。(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文/图)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