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面子”“票子”“圈子”都不愁,青岛这个区引才数量增长近50%

阳光城阳,犹如一个巨大的人才磁场,呈现出近悦远来、归如流水的喜人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城阳区引进各类人才9500余人,同比增长46%,实现疫情防控下的逆势增长。

不仅如此,城阳区引才工作经验还被各大媒体刊发推介,人才共有产权住房、“六条硬核举措”等政策成为人才关注的焦点,使得城阳区成为引才政策的“网红”地。新锐青岛·2020全球高端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等,探索了“以赛代评”新模式,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位于城阳区的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建设入选全省人才工作创新特色案例,中车股份、国恩科技斩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分析个中原因,城阳区今年以来频出奇招、大招、实招吸引人才的主动作为成果明显。当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成为全区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城阳区聚焦人才面临的“房子”“面子”“票子”“圈子”等问题,多部门联动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精心打造“来城阳,才飞扬”品牌,为加快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政策有优势:力度大、落地快、针对性强

“城阳区不仅政策扶持力度大,而且兑现速度之快也是无可比拟的。”青岛绿天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瑞强的评价如此之高,源于切身体验:他获得的青岛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城阳区拔尖人才的相关奖励资金,按惯例应该是今年下半年兑现,但得益于城阳区不断简化政策兑现程序,早在上半年资金便全部到账,为疫情之下的企业运转雪中送炭。

青岛佳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丕龙在工作中。

今年以来,城阳区先后出台了“1+3”人才新政:“1”即《关于促进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建设的十二条人才支持措施》,“3”即《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的科技金融指导意见》《吸引人才享受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的实施意见》《城阳区人才服务全程代办帮办实施办法》。这些人才新政主要围绕城阳区发展战略定位,“学深圳、赶深圳”,大幅提高对亟需引进人才的奖励扶持力度,不断简化人才政策兑现程序,精准强化金融等创新创业要素支持,试点推行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青岛佳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丕龙,拥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头衔,亲身体会到了作为人才在城阳所享受的“优待”。“我们是做工业芯片设计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产品距离大众生活比较远,而且轻资产、无有效抵押物,以前很难拿到银行贷款,就算拿到了额度也不大。”王丕龙对记者表示,自从获得省、市人才称号后,就有了来自政府认可的最强背书,银行贷款比以前容易多了。不久前,城阳区相关部门、银行以及所在街道主动上门,推广专门为高层次人才订制的无抵押、无担保信贷产品“人才贷”,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正如王丕龙所感受到的,城阳区人才政策的一大亮点是针对性强。以科技金融为例,城阳区专门出台意见,设立科技金融专项贴息贴保扶持资金和科技金融履约助贷基金,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人才还贷续贷支持。人才创办的小微企业,最高可以享受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的资金支持。

服务很走心:解决人才“关键小事”,协助人才“名利双收”

在城阳区正阳路117号,是青岛市首家青年人才驿站。这里有干净的卧室、整洁的书桌、温馨的卡片,还有专人提供就业指导、创业辅导、政策解读、信息咨询等服务。这是城阳区委组织部、城阳团区委,针对来青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住宿费用高、求职压力大等问题所设立的公益项目,凡是符合青年人才驿站入住条件的青年人才,都可享受7天免费住宿。

对于每一个有缘邂逅的人才,城阳区真诚相待;对于已经确定在城阳创新创业的人才,城阳区更是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千方百计让人才满意。例如,为解决高层次人才比较关注的身份编制、职称评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城阳区成立了人才创新发展院,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从全区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20名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蓄水池”,用于引入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人才可向人才创新发展院提出入院申请,人才创新发展院组织专家评审、考察和研究后,可使用高层次人才“蓄水池”编制,纳入事业人员管理。在城阳,这种“走心”的人才服务举措数不胜数:区委主要领导每年召开人才恳谈会、座谈会,征求人才意见,让人才站上C位;实施人才服务全程代办帮办,设立了人才专线和专窗;依托“进企业,进园区、进建筑工地”三支队伍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在街道、企业设立“人才工作专员”,做好人才身边的“服务专员”;向人才发放生活补贴或购房补助;打造“来城阳,才飞扬”人才工作品牌,通过“城阳人才”微信公众号对优秀人才逐一进行宣传,让作出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我们下大力气提升全区医疗、教育水平,解决人才关注的‘生活重点’,全区195所幼儿园,七成以上为市级以上示范园,75所公办中小学,100%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注入,在城阳先后开办附属中小学。全区748家医疗机构和26家医院共同构筑了‘15分钟便民就医圈’,形成了‘健康城阳’品牌。我们还实施了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帮助人才解决创新创业、居住等‘关键小事’。”城阳区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曲广智说。

发展有平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城阳区的创新创业政策、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等,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也是招才引智的重要‘筹码’。”王丕龙告诉记者,佳恩半导体今年从北上广招聘了3名有着10年以上芯片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在谈判过程中,大家对城阳区的这些政策都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但王丕龙也强调,这些人才来了之后能否留得住,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企业自身发展和区域行业生态圈。


绿天使环保创业园。

对此,城阳区有着清醒的认识。引凤来栖,首先要有种类齐全、规模宏大的就业平台。企业是吸纳人才就业的主体,城阳区现有各类企业7万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9家,高新技术企业505家,青岛市“千帆计划”入库企业50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402家,丰富的企业主体为各类人才提供合体合身的“位子”。此外,城阳区还有创新性强、影响力大的创新创业平台,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共建人才综合体,打造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国际农业生命智慧谷、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等高端人才发展平台,引进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机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院所11家,建立了省、市院士工作站10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86家,创建了天安数码城等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37家,为人才扎根、项目落地提供了全方位的孵化和加速服务。

中国(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

在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观海新闻记者见到了青岛慕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朱健鹏。他和团队正在从事充气聚氨酯工程轮胎及巨型轮胎的研发和生产,部分型号产品已经完成中试,马上进入量产阶段,使用寿命将比进口产品延长1倍以上。他说,城阳区不仅为公司提供了三年免租金的办公场所、中试生产车间,还有税务、财务、法律等方面的免费培训。最重要的是,这里已经形成的产业链生态,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强大助力。“我们的工程轮胎生产出来后需要上车实测,可寻找试用车辆和测试场地是个难题,无计可施之际,园区引入了一家矿山机械企业,不仅是我们的潜在客户,还帮忙联系到了测试车辆和场地。”朱健鹏感慨说,“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这种产业链循环是梦寐以求的。”(青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 通讯员 王作岩)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