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原海天大酒店掌舵人李梦周:站在时代涛头的弄潮儿

青岛日报2021年6月1日6版

李梦周:站在时代涛头的弄潮儿

鞠躬尽瘁

“李梦周建了一辈子房,可从没有为自己谋取一平方米。”人们评价原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梦周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梦周长期从事青岛商业和服务业工作,参与领导组织了长征旅社、青岛饭店、黄海饭店、海天大酒店等几十项宾馆饭店的建设工程。在花甲之年担任中外合资企业——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从海天大酒店筹建到他病重,在整个筹建和经营管理工作中,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忘我工作,廉洁奉公,赢得了中外各方称赞和领导同志们的高度评价。

1990年9月16日,李梦周积劳成疾逝世,此时海天二期工程尚未完工。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明明亮亮、坦坦荡荡,这是李梦周留给人们的印象。

1993年3月4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召开“弘扬雷锋精神,向李梦周同志学习动员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作了讲话,号召大家学习李梦周思想解放、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精神。

《青岛日报》刊发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李梦周的消息和决定。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悟性

李梦周是东营人,1927年出生,1945年4月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他从贫瘠的黄河口盐碱滩上出发,“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舍生忘死、东奔西跑,多次深入敌后筹集物资,为了共和国诞生的第一声礼炮奔波。

1970年,李梦周任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党委书记兼经理时,市场供应紧张,群众吃饭难、住宿难。为解决吃饭难,李梦周引进加工糕点办法,亲自主持研制、改进杠子头火烧的机械加工制作工艺,与工人们日夜苦干,建起硬面火烧加工厂,使产品成为市民的抢手货。为解决旅客住宿难,他采用将旅社单人床改为双人床、利用澡堂接待旅客等手段收效明显。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重点抓了饮食网点基本建设,先后主持建造青岛饭店、台东旅社、四方旅社等,通过努力大大缓解了吃饭难、住宿难,扭转了饮食服务业的落后局面。

在任青岛市机关事务局副局长时,李梦周先后主持筹建了黄海饭店、八大关宾馆等建筑,扩建改造太平角等24栋接待别墅,同时主持新建200多套住房,约2万平方米。人们说:“李梦周建了一辈子房,可从没有为自己谋取一平方米。”

爱学习、肯动脑、勤实践是李梦周一直保持的好习惯。在长期的思考实践中,他对社会发展趋势、时代发展要求有一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悟性。

李梦周对大锅饭体制深恶痛绝。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有一幅漫画一针见血:和尚干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尚头儿更干脆,我不撞钟照样当和尚。问题很明显,大锅饭种下的是两颗苦果:一是经济上的‘穷’,二是工作上的‘混’……‘混’,应该受到谴责。但是,有一段时间内,有人总把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来颂扬。因而,吃大锅饭引起的‘混’,并没有受到应有地制止,有人认为,‘混’是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社会主义如果不讲效率,听任大家混饭吃,那将大有普遍贫穷之势。如果听任‘混’风泛滥,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先进性就不复存在。‘混’,完全是对社会主义劳动制度的悖逆,它是社会主义决不能容许的极端恶劣的现象。”

1988年11月10日,李梦周(右)接受采访。

基于这样的见解,李梦周在海天大酒店任职期间,全力以赴革故鼎新,“砸锅”治店,鼓励竞争。期间,他曾收到向海天大酒店推荐员工的条子500张,他都坚持来者欢迎、机会均等、参加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在“海天”的第二次董事会扩大会议决议中,李梦周更是提议写上一款内容:“必须严格遵守与日本第一酒店签署的管理合同,由日方提出招聘计划、标准、要求,并根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李梦周的悟性,还体现在他的一些倡议中。整个海天工程征地60亩,而一期工程只占地30亩,按照计划全部完工需三四年的时间。面对暂时闲置的土地,他提议建造一些较正规一点的临时客房、餐厅、办公室。这种提议,与当时大家坚持“施工的住工棚,办公的租房住”的观念是相违背的,自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他认为,海天大酒店海外股东、董事会成员、日本管理人员多,每次来开会、洽谈业务,吃住费用由酒店承担,每年需要40多万元人民币。此外,承包商和施工人员也要到外面找宾馆住,海天大酒店建成之前的对外交际应酬也需要到其余酒店。所有这些项目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建起临时客房后,住宿费、应酬费可节约很大一部分。

事实印证了李梦周的判断。海天大酒店投资80万元建成临时客房后,到1988年10月已收入51.3万元,到1989年4月已坐收两年纯利约100万元,再加上拆除后的残值,共计净赚130万元。当然,因为临时客房、餐厅的设立,海天大酒店在招待海外股东或国内外往来的客人时,更是得心应手。

李梦周对自己有约法三章:一,只要他在海天当董事长,李家的子女亲友就别想进海天;二、不从原单位、老单位带干部到海天;三、不用私人。

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明明亮亮、坦坦荡荡,这是李梦周留给人们的印象。他常年吃住在工地,办公室里人进人出、熙熙攘攘,那些想送礼的人自然鸣金收兵。有的外商和股东,往往要给董事长带点见面礼,如外烟外酒、点心糖块之类。对此,盛情难却、却之不恭,于是他收之化公:统统堆放在办公室的柜子里,作为公共应酬之用。他常说:“我是海天的董事长,外商给我送礼,并不是冲着我姓李的来的,而是把我看成海天的代表。如果我把这些礼物心安理得地据为己有,那就是对客人这种神圣感情的亵渎。”

“青岛的深圳速度”

1986年1月,李梦周在花甲之年调任海天大酒店任董事长。上任之初,他就独自搬进工地,时刻盯紧项目建设。最终,由他主抓的海天一期工程,成为当时国内中外合资企业中质量最好、速度最快的一项工程,被合资伙伴誉为“青岛的深圳速度”。

李梦周身上体现的,既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又有共产党人的纯洁党性;既有老八路的传统作风,又有当代改革者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他是始终追随时代、站在时代涛头的弄潮儿。

李梦周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行动的最高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在合资企业中,他响亮地提出:“坑我我不干,骗我不上当,各算各的账,利益要保障”、“合资要合作,合作不合污”、“对那些损害国家利益的浊流,不管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不管是中方的或是外方的,不管是有权势的还是没有权势的,我们都要不怕鬼、不怕魅、不怕抗、不怕压、不怕顶、不怕吓、不怕丢官撤职、不怕诽谤打击,坚决予以抵制、予以斗争……”铿锵之语出自李梦周之口。

在建设海天大酒店过程中,李梦周还有一个称呼被人熟知——“滚动效益”的设计师。他不仅是个实干家,而且是一位懂经济、会经营、擅管理、善计算的企业家。那时候外商在国内投资兴建酒店,多是找一家承包商总承包工程,承包商建好工程后,按合同规定,把钥匙交给投资者,工程即算完工。投资者省心省事的另一面,是要多花很多钱。

围绕这个问题,李梦周到海天大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总承包和分承包的问题。他带着团队成员进行反复权衡、论证,走访多家单位,请教一些专家、行家,通过纵横对比、权衡利弊,最终决定从国情和海天大酒店实际出发,搞分包单项招标。此项选择的背后,是头绪繁多、矛盾交叉的事务,还要面临承包商之间的各种争执、扯皮。但他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坚持这个决定,顶着压力开了“建工程选择单项招标”青岛之先河。最终,有14家单位投标,其中香港占了13家,最低标书的标价是331万美元。李梦周又提出将大厦客房各部分、公用部分分开招标,请两家报价最低的承包商来干,最后两家的报价加在一起只有315万美元,仅此一项就节约16万美元。

为建造一所有温度、有内涵,有浓厚文化氛围的酒店,李梦周在教育和熏陶员工时,十分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他曾说:“宾馆是高雅文明的场所,尤其是高级宾馆,必须消除低俗的陈迹。待人接物,举手投足都使人感到和蔼可亲、舒适满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人感到别扭甚至厌恶,员工的脸上总是挂着甜蜜的微笑和亲切的问候。举止大方、不卑不亢,时刻体现海天气质,吸引力最大的是人的热情。不管是来投宿的,还是来用餐的,或是来会客的,甚至是来看看的,只要进入服务员的视野,迎接他的便是甜蜜的微笑和真诚的问候,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因为这种管理方式,李梦周让海天大酒店“东方式的微笑”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

而这种“东方式的微笑”也来自于李梦周的超前部署。在海天大楼开始奠基时,他的笑容服务也开始奠基。他先是请日本管理集团对300名新招来的学员进行专业培训,历时9个月。此后,为进一步造就高级服务人才,海天大酒店又先后选派88名学员到日本、新加坡、澳门等地的宾馆、酒楼参观、学习、培训。

对于李梦周来说,一项工作只要对人民有利,他可以忍受委屈不计毁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主抓了包括海天大酒店在内的几十个建设项目,有几项建筑不仅当时在青岛、山东乃至华北地区都是第一流的。很多人也许没有想到,这些建筑假如不是李梦周力排众议、顶住压力甚至冒着被处分的危险“顶”上去,恐怕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建海天大酒店时也是一样。海天一期工程告竣后,要不要上第二期?争议十分激烈。也是李梦周顶着压力、排除阻力,在青岛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上马续建的。在他心中擘画了一个“海天畅想曲”——建成海上乐园、海上餐厅、海上夜总会、海上行馆,形成系统配套的海上游乐服务设施,开拓举世无双的“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型海上接待优势。

不仅是顶住压力上马建设项目,李梦周还部署了一件有远见的大事。在他的构想下,海天大酒店南端海岸堤坝和海滨公路是与海天二期工程大楼同步进行地基开挖的,这条穿越海天南端300米长的海堤和公路,曾经像一条柔和优美的弧形玉带静静地拱围在拔地而起的笔直屹立的大楼下边。

作家陈惠方在写作中篇报告文学《海天明星》和长篇报告文学《海天魂》时,曾采访当年的青岛市建委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他们如是感慨:“李梦周办的这件事充分体现了他的全局观念、协作精神和超前意识。这样的事,也只有梦周这样的人才愿干、才敢干、也才能干好。”

“生命最后的冲刺”

令人扼腕而叹的是,海天二期工程尚未完工时,李梦周就因病逝世了。李梦周弥留之际没说别的,只是反复询问二期工程及他心中念想的海上工程。

李梦周被确诊的病症是肝癌晚期。为了不让他受到打击,医生们挖空心思想把病情盖住,李梦周深解其意,心照不宣,因此直到临终,也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说过那个可怕的字眼。他面对着那么多前来探望他的老上级、老同事、老战友,那么多的海天员工,那么多的父老乡亲,面对着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悲泪横流的脸庞,他只是轻轻地说:“假如是那个病……”

“假如是那个病”,他要作生命的最后冲刺。

在李梦周到北京治病临行的前一天,他主持召开了领班会议。这一天,他依然像以往那样仪表堂堂、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他要在最后一次主持召开领班会议时,给海天大酒店留下一个他历来努力倡导的美好的“酒店员工”形象和优良的“酒店员工”风范。

那天,李梦周讲了一个多小时,他不时地用手掌按捺身上的疼痛部位,他那原本洪亮有力的声音,越来越显得缺少底气而变得低沉,两鬓已布满了细密闪光的汗珠……

熟悉李梦周的人都知道,他被确诊肝癌晚期的过程因忙于工作拖了又拖。早在海天大酒店准备试营业之前,他的身体就开始出现各种状况,但是他执意不去医院检查,就在海天大酒店边开会边打针边听汇报。

到建造海天工程二期时,李梦周的身体又反复出现不适。他答应了酒店医务室大夫的预约要求,因为他总是临时有安排,预约时间一改再改。一个月后,等他终于有时间到医院做B超时,医生一看片子,趁着李梦周上厕所的功夫,悄悄询问与他同来的工作人员:“怎么拖到这个时候才叫他来检查,病情太晚,根本无法手术。”

1990年9月16日,李梦周因病逝世。

1993年3月4日,市委、市政府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弘扬雷锋精神,向李梦周同志学习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向李梦周学习的活动。在动员大会上,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李梦周同志学习的决定》,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作了讲话,号召大家学习李梦周思想解放、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精神。俞正声强调说,和每一个先进人物一样,李梦周也有他的不足,但他的工作精神和优秀品质,正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需要发掘的,正是广大中青年干部特别需要学习的。全市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李梦周的先进事迹,对照先进找差距,进一步增强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青岛日报》转发新华社记者撰写的李梦周事迹长篇通讯。

如今,让李梦周惦记的“海天”已实现了令人惊艳的蝶变。2013年,海天大酒店爆破拆除,海天中心在海天大酒店原址拔地而起,并成为超高层建筑领域青岛新的代表作。这座以369米“身高”问鼎青岛“第一高”的摩天大楼里,随处可见的“青岛元素”讲述着这座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渊源。它不仅是青岛的城市天际线,更是城市经济努力向上发展的姿态。

这样的蝶变也足以告慰李梦周的牵挂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萍)

(部分文图资料来自陈惠方所撰《海天魂》一书)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