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③|新发展理念引领青岛向“高质量”进发

青岛日报2021年6月9日1版

三年来,青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引领青岛向“高质量”进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成功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视察山东、视察青岛,强调“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殷殷嘱托,为山东、青岛发展锚定航向,激发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斗新征程的不竭动力。

三年来,青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

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青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正向着高质量发展全速“进发”。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摄

崇尚创新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聚焦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青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紧盯关键领域和前沿方向聚力突破——

青岛发展的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在海洋。近年来,青岛全面打好经略海洋攻势,靶向海洋领域产业需求,加快推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携手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共建海洋工程研发创新平台,青岛海洋科研优势正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向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迈进。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青岛科技赋能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的爆破点。近年来,青岛充分发挥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体系完备以及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独特优势,面向全球集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优质要素资源,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出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规划方案》《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梯次推进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成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发布《上海·深圳·青岛生态共建联合宣言》……在一系列重磅政策、务实举措感召下,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业互联网企业来到青岛,面向未来加快布局,成为青岛的“城市合伙人”。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作为全国知名的双创“领跑型”城市,青岛注重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能级。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创业城市后,青岛出台“青创十条”,建立“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次性出台《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个人才新政,让企业成为引才、育才、留才的主体,“青春之岛、创业之城”赢得越来越多人才的青睐。截至2020年底,全市市场主体达179.8万户,是“十二五”末的1.9倍;高新技术企业达4396家,是“十二五”末的4倍。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2019年以来,青岛连续三年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用资本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387家,位居全国第10位,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管理基金数量为1063只,位居全国第13位,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管理规模为1203.4亿元,位居全国第20位,比去年底增加164.1亿元,同比增长35.1%,增速位居全国第6位。

注重协调

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可持续性

青岛把协调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着力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可持续性。

区域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青岛立足自身南北差距、东西差别等发展不平衡问题,积极推动城乡之间、新老城区之间、城中心与城郊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如中心市区特别是老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中山路片区、大港片区改造加快推进;举全市之力推动平度、莱西快速崛起,在改善提升两市交通条件的同时,把大项目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大项目向平度、莱西摆放,加快成为推动全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跳出青岛看青岛,把龙头城市的格局和担当融入全省发展大势中,如主动扛起胶东半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大旗,牵头建立“3+N”工作机制,携手五市在北京举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不断凝聚胶东经济圈发展合力,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快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担当起推动活跃黄河流域乃至更大范围北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联合沿黄九省区“9+5”城市发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协同胶东、服务山东、辐射黄河。

城乡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围绕打好乡村振兴攻势,青岛着眼未来、超前谋划,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村庄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五个振兴”统筹推进模式,下大力气加快村庄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再提升,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指引下,青岛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23656元,同比增长4.8%,增幅高于城镇水平,城乡收入比同比缩小。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底经济薄弱镇全部出列,全市脱贫享受政策的13408户、2508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901元提高到2020年的11386元,年均增长19.5%。截至202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6%,比“十二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2020年1月,即墨、平度、莱西“一区两市”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近年来,青岛持之以恒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建立完善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如今,全市上下正鼓足干劲,朝着全国文明城市中的“文明高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压奋进。

倡导绿色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绿色城市公园城市

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建设绿色建筑、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绿色改造……今年5月,青岛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市自然和谐共生、基础设施健全便利、建设方式集约高效、人居环境宜居舒适、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青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近年来,青岛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优质资源禀赋,将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竞争力,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青岛以90.3的绿色指数得分跻身前十,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批复支持青岛市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青岛成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青岛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机制,紧盯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细化配套措施,2020年,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比2015年分别改善38.0%、33.7%,空气质量优良率比2015年提高6.6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在完成规定目标基础上,历史性地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2012年国家实施新标准以来最优水平。围绕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胶州湾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一批截污治污重点工程,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2020年,全市35条重点河流、33个重点水库的94个市控以上监控断面中“好Ⅲ”比例达60%,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11个国省控断面全面达标,6个断面较水质目标实现类别跃升;18处城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8%。围绕打好净土保卫战,构建全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成323个国省控土壤、农产品产地例行监测点位,累计将1023个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国家、省确定的“双90%”目标指标。

生态建设,永无止境。如今,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青岛正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优势,把生态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如学习借鉴成都建设天府绿道的有益经验,加强铁路沿线、城市主干道等道路两侧园林绿化等,正在着手实施推进中。

厚植开放

加快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开放是青岛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本质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配置资源。近年来,青岛紧紧抓住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不断创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国家级示范区建设——

随着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海洋合作“五大中心”建设有序推进,特别是今年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上合示范区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2020年,上合示范区吸引项目落地28个,总投资额1288亿元人民币。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发力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今年1至4月份,新签约引进过亿元项目17个,在建重点项目59个;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493亿元,同比增长60.8%,占全市的20.1%;实际利用外资4.4亿美元,同比增长6倍,占全市的21.3%,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持续扩大开放的引领作用。

面向全球寻找“城市合伙人”——

青岛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全力发起“双招双引”攻势。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面推行“互联网+招商”模式,通过搭建重大会议和会展平台、以企招企以商招商的头部资源和集成平台、各级各类服务平台等,让各类资源要素通过平台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迅速搭建起面向韩国、日本、德国、以色列、上合组织国家的五个“国际客厅”,以及央企“国际客厅”、山东城市会客厅,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商会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推动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加速集聚耦合。

外贸发展增量提质——

青岛持续打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外贸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新兴业态不断拔节吐蕊。2018年,青岛累计进出口5316.1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5.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7.5%;2019年,进出口再创历史新高,总额5925.6亿元,增长达11.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29%,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54.1%;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2%,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1%。此外,青岛外贸主体队伍迅速壮大,2019年全市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突破2万家。

推进共享

织密纵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救助的“民生网”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青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织密纵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救助的“民生网”,不断把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推向前进。2020年,青岛跻身“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青岛扎实落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决策部署,出台《关于印发应对疫情稳就业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打造有利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政策“热带雨林”。特别是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发布“聚青行动计划”十条举措,从毕业生落户、住房安家、就业创业、实习实训等多个层面推出政策优惠,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当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75万人。今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85万人,同比增长64.1%。

教育是民生之基。2018年,全市新建成中小学58所,新增学位3.6万个;2019年,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6所,增加学位扩大到4.81万个;2020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新增学位2.7万个……通过出台一系列新政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青岛进一步盘活全市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普通高中计划录取比例提高到68%。

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日前在西海岸新区成功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吸引了全球目光。首届大会在青举办以来,青岛紧紧抓住“博鳌后效应”,以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为目标,用市场化、法治化理念推进卫生健康改革创新,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韩国延世大学医疗院青岛医院、新世纪妇儿医院等一批高端医疗机构落户青岛。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探索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工程,一个个扎实的惠民举措,让城乡居民切实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老百姓心气顺、心气高!”。近年来,青岛还持续深化“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用受理-办理-反馈-监督“四位一体”完备机制,建立起一个高容量的城市“吐槽”平台,让多元互动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起始点,倒逼政府部门把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落实在日常的每时每刻。

时间见证前行,用量变累积出质变。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脚下的路很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和只争朝夕、攻坚克难的精神,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成龙)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