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乡村振兴一线成了青岛党员干部的另一个体悟实训基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28日讯 党员干部就是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要对标深圳、上海这样的最优者、最快者,也要沉下心、扑下身,到最基层、最一线的农村,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与群众沟通的方法、方式,倾听基层和群众所想、所难、所盼,让乡村振兴一线成为党员干部的另一个体悟实训基地。

6月26日,平度市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训基地与青岛市城市管理干部实训基地在平度市云山镇正式成立。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干部实训基地授牌。

作为实训基地的第一批学员,来自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的31名学员来到云山镇三个村的31户农户家中,利用两天时间同吃同住同劳动,沉下心、扑下身全身心投入到最基层、最一线的农村。

这并不是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选派党员干部到最基层、最一线的第一次实践。早在去年9月份,市城市管理局就启动了机关干部赴农村帮扶实训活动,派12名“90后”干部轮流到姜家观村协助驻村书记开展帮扶实训,实训时间为每人一个月。

最基层、最一线的农村,切实让年轻干部改变了思路,和群众坐到了一条板凳上,培养了城市管理年轻干部队伍求真务实、吃苦耐劳、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

31名学员在村里“结了亲”

平度地处北纬36度的黄金纬度,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国内唯一粮油肉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级市,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首个养生美食文化之乡,孕育出了以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20种国家地标农产品为代表的众多优质农产品,享有“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肉牛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大姜之乡”等诸多美誉。

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平度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空间广阔、大有可为,也为党员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实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

简短的开班式后,31名学员背起行囊,来到了村里的“家”。村民们早早在村委集合,等着领“家人”回家。

学员与村民“手拉手”,入住村庄。

“很高兴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的党员干部能住在我们家,给我们讲讲新政策,开开我们的眼界。”云山镇东幸福庄村村民高美丽说,这几年,村里通过发展种植樱桃、草莓等产业,村民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但是我们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就想着看看能不能让来自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的干部们帮我们出出主意、牵线搭桥,让日子过得更好。”

云山镇东幸福庄村村委书记高美生用“抢人”来形容村民的积极性。“听说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的党员干部要来村里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两天,20多户村民踊跃报名,但是分到我们村的只有12个人,大家都希望学员能够住到自己家。”

短短两天时间,学员们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用脚丈量了一遍村庄,感受农村发展变化;在农户家中,大家围着锅台与村民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炒菜、做饭,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晚上,大家也没闲着,参加了村委支部会议,针对村里的发展、治理问题出点子、解决问题;第二天一早,就挽起裤腿和村民钻进樱桃大棚,学习种植技术,认领了一棵樱桃树,详细了解村民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学员们认领一棵果树,结下一门亲。

短短两天一夜,31名学员与村民“结了亲”。临走的时候,村民们自发为学员们送行,一声声“一定要再回家看看”表达着村民和学员们之间结下的感情。“这次到村里的体悟实训对我的触动很大。在这里虽然只有两天时间,却让我近距离了解村民的所急所需所盼,让我知道了大家心里在想什么,这也是回去后对我工作的一个很大的激励。”

短短两天一夜,31名学员真正沉下心、扑下身,想着云山镇、村庄未来发展和村民增收的“良策”——

“ 云山镇主要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建议增加有针对性的宣传,做好云山镇宣传卡片,正面是云山镇简介,反面简易易懂地图,使外地游客增强对镇村的印象。”

“进一步精分樱桃和草莓市场,高端市场可以推出‘盆栽经济’,并且在有关景点或路线进行点对点推广介绍。”

“必须走高端产业发展路线,打造自己的品牌,因为樱桃和草莓同质化比较严重,利用区别化的品牌,打造镇村的特色。”

总结座谈会上,大家纷纷根据两天的所见、所闻、所思,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了一个个“金点子”。

学员们也“认领”了很多村民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说,有的农户要通过电商推销产品,可不可以找到资源培训?村里的农产品想对接进商超,有没有途径?这些村民的事情,队员们认真地记在本子上,更记在了心里。

一批接一批,党员干部学到了什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部署。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高度关心、关注乡村发展,坚持多办实事惠民生、项目扶贫助振兴,先后派出5名“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队队员帮扶镇村建设,并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到镇村一线进行帮扶实训,既锻炼了干部,也有力促进了帮扶镇村的可持续发展。

姜家观村就是市城市管理局锻炼年轻干部的实训“战场”之一。这个位于白沙河街道驻地西北的村子,共有住户226户,人口760人。截至2019年末,村集体总负债为159271.18元。村庄集体经济薄弱,收入甚微,村庄规划不到位,建新房不拆旧房问题较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硬化不足、没有排水设施、绿化不足、亮化不足。因历史遗留问题,村庄还存在一定安全信访隐患。

走访困难老党员,帮助整理卫生。

处于最基层的村庄,最能锻炼人。而贫困落后村庄,更是一块试金石和大熔炉。从去年9月份开始,市城市管理局就启动了机关干部赴农村帮扶实训活动,派12名“90后”干部轮流到姜家观村协助局里的公开遴选驻村书记纪延鹏开展帮扶实训,实训时间为每人一个月。

年轻干部的到来,用当地村民的话说,“使整个村子都有了活力。”

这期间,村子里修了户户通水泥路,改变了过去“雨天一脚泥”的境地,村里的90多名村民代表一起签名,写了一封感谢信;家庭困难的19名孩子获得了资助,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第一次享受到免费的体检。即使在村庄党建、村风村貌上已经有了如此大的改善,但是姜家观村仍然有很多发展难题亟待破解。可以说,年轻干部在姜家观村帮扶实训的过程,就是他们查民情、解民忧的过程,就是他们为民务实的过程。

在姜家观村,年轻干部们都在做什么?又学到了什么?在帮扶实训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一张“清单”——

队员们要参与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通过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和参与村庄事务处理等方式,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要与村支书同吃、同住、同工作,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掌握农村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使实训工作走深走实,还要求实训队员建立工作日志,每天将工作、学习、生活和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实训结束时,每名队员要形成调研报告,并由姜家观村党支部进行工作鉴定。

学员走访村委老书记,讲述村庄过去的故事。

通过帮扶实训,切实提高机关干部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培养城市管理干部队伍求真务实、吃苦耐劳、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

正如在姜家观村帮扶实训的年轻干部程珂用“既要风风火火又要耐住性子”来形容自己的帮扶实训过程。出生于1992年的他有过在街道挂职一年的经历,“所以一开始觉得我对于基层已经很了解了,不需要再来实训。但是三个多周的经历,让我自己彻底改变了想法,对群众的需求更加了解了。”

程珂举了个例子:比如街道、乡镇会向村庄调度选民信息、下发榜单让村干部手写,不仅效率低,还给村干部们增加了负担,而填好的榜单既不美观,也难以保证信息准确性。在电子化办公普及的今天,街道完全可以安排各管区根据人口普查信息统一打印。“这种位置转换带来的思想转变是直接的,对自己的触动更是巨大的,让我认识到在工作中只有多站位审视、全方位思考才能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程珂的另一个触动就是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户户通水泥路修好的那一天,村民自发组织了锣鼓队,敲锣打鼓到村委去送锦旗。我在那个时候忽然感觉,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只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他们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好工作,让群众满意。”

就是要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同群众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只有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期待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更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这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体现。

一条板凳一条心。做群众工作,如果坐在老百姓对面的那条板凳上,即使欠着身子努力向前,甚至屁股都不在板凳上,都半蹲着了,老百姓还是觉得有距离。如果和老百姓坐同一条板凳上,不用欠着身子,老百姓就知道离他最近。

学员与村民共做一顿午饭。

城市管理部门,每天面对的都是群众的“天大小事”。以市民方便为标准,还是以管理者方便为标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得到的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满意度。只有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设身处地从群众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才会买你的账。

从“90后”年轻干部全部到最基层、最一线去,再到让党员干部投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体悟实训基地,体现的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正如一位体悟实训干部所言:“通过到农村这个最基层、最一线的实训,让我们党员干部真正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想问题、看问题,转变了我们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方法,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为民务实。”(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文/图)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