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数量偏少、互联互通不畅、公众知晓率低, “救命神器”AED何时遍地开花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洲杯小组赛B组首轮比赛,丹麦队员埃里克森在比赛中突然倒地,队友的紧急呼救、队医的百米冲刺、欧足联的医护配套……一套堪称教科书般的心肺复苏流程,挽救了埃里克森的生命,也让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这个“救命神器”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使用AED进行除颤和心脏复苏,患者生还几率会极大地提高。据悉,国内每年发生心脏骤停的人超过50万人,但抢救成功率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10%的水平,个中原因,与AED普及率低密切相关。我市目前也存在AED配置数量偏少、互联互通不畅、公众知晓率低等诸多问题。未来如何在政策支持、资源保障和建设指导方面发力,推动AED合理布局,全面普及,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现状

数量偏少、覆盖不足、知晓率低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分秒必争。在限定时间内,使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还几率。因此,AED被称为抢救心源性猝死的“救命神器”。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AED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数量少、找不到、不会用、不敢用等诸多问题让“救命神器”威力难显。

相关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青岛已配置了709台AED,根据去年10月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的通知》要求,未来我市将按照“每10万人配置10-20台AED”的标准,分阶段推进AED配置。到2021年底,我市AED配置数量预计将达到1000台。

从全国的情况看,AED配置率最高的城市是深圳。AED总数达5500台,平均每10万人已拥有31台AED,并且未来5至10年,深圳将向每10万人100台AED的国际标准迈进。

无论AED的配置标准,还是配置总量,青岛都远远低于深圳水平。由于目前AED分布点位不足,很难实现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救助。

记者了解到,2020年,市南区某商住楼30层一住户突然发病,导致心脏骤停。物业工作人员在拨打120的同时,想到隔壁楼座有一台AED。但因距离远和等待电梯时间过长,当他拿来AED时,距离住户发病已超过“黄金4分钟”,AED未能及时派上用场,患者最终不幸离世。由此可见,尽管物业工作人员已有使用AED的意识,并启动了“生命接力”,但由于AED配备少、距离远,最终只能一声叹息。

曾发生猝死案例的商住楼里,3个楼座仅设置了一台AED。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我市仅有4人通过AED设备得到及时救治。而我市每年心源性猝死病人近3500人。

“要想借助AED‘救命’,除了数量上要配足,如何快速找到AED,有人会用AED也同样重要。”市政协委员张辉崙说。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处AED点位,在此前曾发生猝死案例的商住楼,记者随机询问了3名工作人员“是否会使用AED”“AED设置在哪里”等问题。遗憾的是,即使是距离AED箱不到5米的保安或一楼服务台值班员,都不知AED是何物,遑论如何操作。

在五四广场,AED被放在广场公厕里,公厕保洁员同样不知如何使用。“单位有10名工作人员曾接受过培训,但都不在场,且有的已经离职了。”该点位的AED联络人坦言,“我只是负责联络,本身也没受过培训。即使经过培训,遇到突发情况,也不敢轻易上手。”

问题

“多头”发力各自为战 一纸《通知》落地维艰

去年12月11日,由市政协委员活动联络工作室、青岛日报社、市政务服务热线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在第三期“关注城市安全应急”主题中,曾经探讨过AED配置不足问题,引发了青岛乃至外地的关注。“虽然舆论关注度很高,但后期推行依然举步维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

记者了解到,高成本、高耗材,是AED推广的困难之一。根据不同的品牌、型号,投放一台AED的成本加上后期维保费用,少则2万元,多则5万元,一般使用期限仅3到5年。

“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担,财政压力不小。”市应急管理局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刘家祥表示,此前,为了加速AED配置,减轻财力负担,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推出了“青岛模式”,即通过“企业投资商业运作+AED”方式推行AED配置。“其中,比较成熟的方式是将AED同自动售货机捆绑设置,以自动售货机的收入弥补AED的费用。”他说。目前,在我市709台AED中,政府出资购买的AED为171台,采用“青岛模式”配置的为428台,另有110台AED为两家大型企业自筹资金购买。

有业内人士坦言,相比深圳等先进城市的政府全面主导,我市的AED配置主体过于分散,导致后期管理乏力。而即使是这一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也遭遇多种瓶颈。

记者了解到,第三期《倾听与商量》协商活动后,一家专营医疗器械的江苏昆山公司慕名而来,曾先后3次与青岛方面洽谈,希望助力青岛加速AED的配置,但最终都折戟而归。

“我们希望在青岛的地铁、街道、景区等公共区域,试点免费安装50台AED。通过收取后期的培训费、保养费、耗材费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与青岛相关部门的对接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府主导力度不强,而要实现捐赠,需要企业自行与各单位对接。这对于一家‘外来户’来说,实在太难了。”该负责人表示。他透露,青岛的一些景区、大学、酒店、商场对商业项目有排他性限制;中小学也有“商业广告、商业活动不能进校园”的规定;此外,在公共区域设置AED,还会受到相关法规的限制等。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青岛模式”如果想要真正铺开,仅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为继。采访中,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书铭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相关部门下发了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的相关通知,但《通知》不具备强制性,执行力度就会大打折扣。“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政府部门不仅无法将AED购置和维护保养等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也无法合法规避一些推广障碍。”他说。

安装推广困难重重,使用环节同样存在不小的障碍。即使安装到位了,要想切实发挥救命功用,AED还必须在关键时刻能“找得到”“用得上”。记者了解到,在手机地图上搜索我市AED的安装位置,仅能找到11台。此外,目前可通过120网络搜索到的AED设备也仅有80台。而对比深圳,该市5500台AED已全部实现了与120联网,并可通过手机地图一键定位。

就此,刘家祥表示,深圳采购的AED均来自同一家企业,又有资金支持,很容易在手机软件上实现技术打通。但我市配置的AED涉及多个品牌的多种型号,且主体繁杂,实现互联互通相当麻烦。此外,我市大部分AED设备为商业运作或企业自筹,除了政府采购的AED与120实现了共享联动,其他设备如要联动则需进一步协调。

“找不到”已阻碍了AED的正常使用,“用不上”“不敢用”更是让AED无法发挥真正效力。根据相关要求,每台AED周边都应有10个持AED操作证的人员。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我市一些AED点位,由于基层人员流动性大,后期培训又跟不上,如遇突发情况,很难进行及时的专业处置。即使是AED点位的工作人员,对AED的正确使用也不甚明了,甚至不敢使用。“除了后续维护、人员培训太麻烦外,更关键的是,很多人担心万一没把人抢救过来怎么办?”一位工作人员的顾虑,道出了很多人的真实心声。

解题

政策法规先行

创新“青岛模式”

“加速公共场所AED的配置,离不开政策法规强有力的支撑。”专门调研过深圳AED推广工作的第六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赵哲龙表示,“深圳AED领先的背后,是政府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保障。从2018年起,深圳将在全市各大公共场所、人流密集区域安装AED纳入深圳市政府民生实事‘菜单’。去年10月1日,该市正式施行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将公共场所配置AED纳入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中,并将AED购置、后续维护、更新费用等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为AED项目落实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据了解,杭州市则更进一步,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全力推广AED。今年1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但对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对不按规定配置、维护保养AED的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处罚细则,切实保障了AED在杭州的落地。

就如何推动我市AED的推广工作,市人大代表姜东建议,应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尽快开展我市城市应急管理中AED配置的立法建设,细化AED安装、培训、使用、管理及后期维护的相关流程和标准,并制定违规行为的处罚细则。还应当设置相关条款,对主动施救产生的被救人员死亡或其他不良后果进行免责,解除救人者的后顾之忧。此外,姜东还建议,在财政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公共场所的AED购置和维护保养等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在政府财力支持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加速推进“青岛模式”?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书铭表示,他们正在加大同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对接力度,创新“青岛模式”,提高AED配置率。比如,对于有商业项目排他限制的单位,AED企业可尝试与已进驻的购物机企业进行合作,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升级换新。在旅游景点、大型酒店,市应急管理局正积极同文旅部门、景点、酒店等单位对接,推进AED配置进程。市应急管理局还在积极与公交集团对接,希望通过政府、公交集团、AED运营方共同发力,寻求AED登上公交车的新“青岛模式”。

针对如何让已配置的AED“找得到”“会使用”,市政协委员张辉崙建议,要做好现有AED的联网工作,并加强现场位置指引、设置醒目标识。政府部门和AED投放企业在加大AED培训力度的同时,还应当有第三方对AED培训的实际效果进行追踪回访,确保培训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

一位操作员正在演示AED的使用方法。

“作为‘傻瓜版’应急设备,AED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短时间培训就可以学会使用。”张辉崙表示,应将AED的使用方法列入大中小学的必修课和企业的日常安全培训之中,增强全民意识。实现人人会用、人人敢用、人人有的用,让“救命神器”挽救更多不该失去的宝贵生命。

青岛日报2021年6月30日17版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