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浸润式”就业教育环境,青岛城市学院有“暖招”!

近几年来,青岛城市学院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不断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就业数据亮眼,就业方向看好,就业流向广泛,多专业就业率为100%。

据该校就业流向数据显示,在2020届毕业生中,毕业生流向十分广泛,主要有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自主创业、基层项目、升学、应征入伍和出国等多个方向。就业方向也十分看好,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是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青岛城市学院是如何实现就业工作“不松懈”、服务“不断线”、效果“不打折”的呢?

打好就业“组合拳”

下足“精功夫”            

一直以来,在学生就业方面,青岛城市学院从多方面发力,努力打好就业“组合拳”,下足“精功夫”。结合就业形势,加强就业指导。针对2020届毕业生,城市学院通过讲座、交流等形式对辅导员、学生进行了10余次培训和讲座。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采用网课资源、网络直播、视频录制等形式进行线上就业讲座。各系自行开展的就业指导讲座和培训线下约90场次,线上约122场次。            

紧抓岗位供给,拓宽就业渠道。2020年,学校举行了双选招聘会,线下行业类专场招聘会近50场,线上线下提供岗位数量近60000个。加强招聘会的专业要求和行业集中性,更有利于目标专业的学生高效选择、成功就业。            

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在校内建成了工程实训基地I、工程实训基地II、NABA艺术中心等12个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已经与406家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协议。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邢增亮说,“我多次参加了学校和系里组织的综合招聘会和专业招聘会,听到了许多优质校友的宣讲,更加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我的求职和就业有非常大帮助。”            

此外,学校还通过打造活动品牌,以比赛促进学生就业,多次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以上工作在青岛城市学院已经常态化展开。 

政策进校园助推毕业生留鲁留青

发挥校友力量共筑就业平台            

青岛人社局、城阳人社局等部门多次走进青岛城市学院,保障学校招聘工作顺利进行。2019年12月3日、6日,由城阳区人社局主办的“讲座进校园”活动先后为学校毕业生提供了“简历设计与求职面试、引导大学生开启职场之旅、毕业流程和劳动法律法规”三场精彩讲座。从2019年起,连续两年在青岛城市学院大型校园招聘会中,都单独设置了城阳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专场。共有142家城阳本地优质企业参加,提供岗位数940个,招聘人数2155人。2020年9月1日,城阳区人社局、思达公司来学校召开城阳区“飞扬计划”基层服务岗位说明会。工作人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引导,现场为应聘人员答疑解惑,通过现场宣讲、问答等方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积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助力社会发展。这些宣讲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毕业生留鲁留青并取得积极成效。青岛城市学院2020届毕业生留鲁率为78.87%,留青率为37.69%。

2017级毕业生张德亮学习的专业是数字媒体艺术,他介绍说:“毕业后我想留在青岛,因为青岛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都非常好。”张德亮已经拿到了两家公司的offer,当前正在面试青岛的一家文化发展公司,希望能从事影视后期类的工作。             

青岛城市学院积极搭建校友与学生全方位的互动平台,持续引导和协助校友以多种方式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动将长期积累形成的校友资源转化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校友作为传承学校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每年的开学和毕业求职季,都会邀请“优秀校友”为学生提供更具深入性、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辅导。多次举办校友专场招聘会,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形成系部联动、教师学生互动、校友社会推动的良好局面。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顺势而为

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

在传统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下,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青岛城市学院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就业官网、创业官网等媒介形势做好就业工作。自2020年2月起,青岛城市学院便及时建立了应急机制,以微信公众号为就业服务咨询平台,及时解决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通过2次网络调研、600个电话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机制,旨在建立各类精准帮扶团队,一对一帮扶学生就业。学校还制作了《就业知识一点通》、《就业形势与政策》等视频,分期向老师们普及就业知识。 

青岛城市学院就业办主任黄芳说:“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转变就业心态,拓展学生就业思路和渠道。未来,青岛城市学院将在就业新常态下做好就业服务指导、深化校企合作、做好区域开拓,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通讯员 李北北)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