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的青岛榜样!青岛2个集体7名个人获全省表彰

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的青岛榜样

青岛2个集体7名个人获全省表彰,他们是城市切换发展引擎、提升产业能级的先进代表

2个集体,7名个人,在省委、省政府三年来首次表彰的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先进名单中,这是青岛的阵容,入选总数居全省首位。

三年来,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山东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被国家发改委评估为“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好于预期,发展环境、经济结构、体制机制得到脱胎换骨的系统性重塑”。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三年来,青岛也以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不断突破、探索、引领。

一份表彰名单,也是一面镜子。

透过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我们可以从诸多层面观察这座城市三年多以来切换发展引擎、推动产业能级提升所付出的努力,触摸这座城市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涌动的发展活力。

以机制创新带动产业能级提升

经济结构的重塑,机制的变革是最内在的驱动力。青岛正是凭借深层次的大胆变革,用市场化的方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有力调整着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为新动能的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此次获得表彰的市发改委动能转换推进处,统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3条产业链发展,牵头建立了“1名市级领导同志牵头,1个专班推进,1个智库支持,1个协会搭台,1个银行助力”的“五个一”工作协调机制;塑造城市产业引领力量,高规格培育“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目前,青岛集群总数达到10个、领军企业总数达到13家,均居全省第一;高质量推进省优选项目建设,高标准落地青岛国际招商产业园,推进“标准地”改革,开展创新应用和场景应用实验室认定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推动城市产业推进机制创新,永远在路上。

青岛市现代金融服务产业专班是另一个获得表彰的集体。2020年青岛金融业各项指标逆市上扬,实现增加值861.8亿元。这条华丽的昂扬曲线,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三年来,青银理财公司、兴华公募基金、山东港信期货、交银海控科创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鲁花道生资本投资公司、聚量融资租赁公司等一个个重量级金融项目落地岛城。青岛企业上市也取得历史性突破,于近日创出了10天内新增4家上市公司的新速度。机构加速聚集让青岛成为创投风投领域的风向标。截至5月末,青岛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402家,较年初增加40家,同比增加98家,32.24%的增速在全国位居第2位。

青岛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进程中,还有一支表现突出的中坚力量。这就是青岛财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惠带领的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中心团队。在徐惠和团队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下,管理运作的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累计在青岛发起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及管理企业逾100家,总规模813亿元,为动能转换提供充足弹药;引导带动数百亿资金直接投入到市场遴选出的426家高成长性企业和优质项目,连年被业界评为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

以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企业转型

企业家,是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此次入选的先进个人中,有多位发力带动企业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型的企业家。

颠覆人们对“老金花”的印象,如今的澳柯玛,在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蔚的带领下,已经换了一副模样。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澳柯玛制定实施“互联网+全冷链”转型战略,在原来的赛道上将制冷产业链做大做强;引进产业更新力量,澳柯玛推动建设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为青岛、为山东“强芯”。除了芯恩(青岛)集成电路项目,还有商用智慧冷链制造基地、崂山智慧产业园、澳柯玛-西门子特种机器人实验室、智冷云谷国家级众创空间……这一个个崭新的项目背后,是一个充满新动能的澳柯玛。2017年至2020年,澳柯玛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利润总额年均增长51%。

在大企业的平台上创新成长,长出“新金花”。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芝涛,带领海信智能终端创新团队打造了聚好看这一崭新的业态和全新的品牌,成为山东省第一批独角兽企业的代表,仅用4年时间实现了服务业增值收入由零到10亿元的突破,推动海信集团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

城市的产业革新,需要导入优质资源。将华录集团的大数据优势技术与山东的海洋禀赋相结合,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山东海洋产业协会监事长王海博,带领山东易华录扎根青岛蓝谷,建设华录山东总部基地项目,将青岛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打造成国内首个海洋大数据示范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43.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5亿元投资,完成全国首屈一指的青岛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先行区建设,可以对外提供30PB存储容量的海洋大数据存储服务,将山东海洋科研、海洋产业影响力辐射全国。

以技术驱动产业动能转换

新技术,是推动城市动能转换的驱动力量。三位技术创新撬动行业变革的技术专家和学者,也因此入选了此次表彰名单。

被誉为中国智慧港口“推门人”的山东省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张连钢带领“连钢创新团队”自主创新建成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实现自动化码头生产业务流程设计开发等五项突破,在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AGV)循环充电技术及系统等十大创新,向全球贡献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零排放、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韩光亭带领高层次人才“航母团队”,助力推动纺织行业新旧动能转换。2018至2020年,实验室共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9项,22项专利已在相关生产企业实施。其中,与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了不用水、无污染排放的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源头上解决纺织印染行业发展瓶颈。

突破“卡脖子”技术,青岛科技大学化工过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朱兆友和团队在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领域,促使布洛芬生产技术发生变革性进步,支撑新华制药建成世界最大的布洛芬生产基地,近三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1.60亿元。他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87篇,被引千余次,承担明月海藻、青岛琅琊台等企业合作项目6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67项,其中16项已在化工行业成功应用。

是榜样,也是前行的力量。在以先进集体和个人为代表的推动青岛动能转换的奋进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城市更具竞争力的未来正愈加清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 光)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