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重点目标582项!青岛市考核办高质量完成全市业务目标制定工作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7日讯 业务目标考核,是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板块,也是压实发展责任、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全市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的有力抓手。目标定的什么,山头就立在哪里,各部门各单位聚力攻坚、创新突破的红旗就要插到哪里。近日,市考核办在分管部领导的指导下,紧扣全市中心工作,运用“三述”的方法,高质高效地完成了2021年度全市业务目标制定工作。

确定重点目标582项,创优目标124项

市考核办组织全市76家市直单位申报业务目标后,抓好严格步骤、规范程序等关键环节,开展了“考核办初审、综合部门联审、分管市领导复审、考核委审定”四级联审,对业务目标进行全面修改完善。

运用“点穴法”,开展目标内容初审。考核办对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及部署要求,结合各单位业务职能及考核工作实际,对业务目标进行初步审核,确保各单位目标切中全市中心工作“穴位”,做到全覆盖。

运用“把脉法”,多方联审听取意见。会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等8家综合责任单位,对业务目标开展联审,把准各单位的“目标脉络”,对目标内容、标杆定位及行文表述等方面,提出审核意见近300条,及时督促各单位进行修改。

运用“共振法”,积极沟通对接。及时听取各单位意见建议,了解业务目标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答疑解惑,将制定目标的过程,作为传达市委、市政府发展要求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的过程,确保单位目标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经汇总,各单位共申报业务目标706项,其中,重点目标582项,创优目标124项。

聚焦中心工作,将全市发展目标的“蛋糕”切准、分好

业务目标,不仅是各单位自身业务工作的基础载体,更是聚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平台。市考核办坚持聚焦聚力全市中心工作,抓好全市业务目标制定,力求全面覆盖、细化分解、扎实推进,确保将全市发展目标的“蛋糕”切准、分好,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全面覆盖。将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督查事项、“项目落地年”各项工作任务、15个攻势作战方案3.0版、市办实事等995项重点工作和部署要求,均作为刚性任务纳入考核。尤其是庆祝建党100周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项目引进落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数字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工作,均得到了充分体现。

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下发后,督促各单位细化分解任务,逐级压实责任,将全市发展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神经末梢,形成“全市层面定山头、单位区市攻碉堡、部门处室扛红旗、干部个人当先锋”的责任链条。

加强调度。坚持项目化、工程化导向,进一步强化过程监控,督促各单位紧盯目标抓落实,做到周周有变化、月月有进展、季季有成效,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标杆标准更高,考核评价重实效

创优目标,是业务目标板块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核评价各单位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具体成效,是决定各单位考核成绩的关键,也是各部门各单位干事创业的焦点和热点。市考核办注重运用标杆考核办法,评判检验各单位进位争先、创新突破成效,用高标准考核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设置标准上,突出一个“高”字。要求各单位对照“勇当全省第一,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要求,积极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明确追赶标杆值,高点定位、力求突破。认真落实“学深圳赶深圳”以及“全面对接上海”的要求,124项创优目标中,有71项对标深圳和上海,占比近60%。

目标内容上,突出一个“干”字。要求各单位围绕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明确具体的突破目标和预期工作成效,充分体现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要求。同时,综合服务大局紧密度、创新突破度和工作饱满度等方面,对各项创优目标评定难度系数,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激励各单位自我加压,“跳一跳,摘桃子”。

在考核评价上,突出一个“实”字。年终,通过实地答辩、单位互评和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从创优性、攻坚性、创新性和效益性等多个维度,对创优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四维评价”,更好突出评价的客观性,考准考实各部门各单位创新突破的实际成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