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万名运动员逐梦市运会赛场!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史上最繁忙”

结束期末考试,8岁的崔靖云迎来了一个辛苦的暑假。上午9点进馆,下午5点半结束训练,除去午休时间,这位青岛天山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要进行6个小时的乒乓球训练。

通过之前的市南区选拔赛,崔靖云获得了参加“英派斯杯”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的资格,7月5日,她迎来了自己的市运会“首秀”。“最近训练很自觉也很刻苦,一个劲儿地跟我说这次比赛‘很重要’。”眼看女儿“开了窍”,妈妈郭茹很是开心,“参加市运会主要是让她见见世面,顺带检验一下训练的效果。至于成绩嘛,顺其自然就好。”

和崔靖云一样正在紧张备战五运会的,还有来自全市10个区市的1万多名运动员,对于其中的很多人来说,市运会赛场将是他们梦想的起点。

32个大项,这届市运会“史上最忙”

5月15日,足球比赛在白沙湾足球基地率先开赛,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就此拉开大幕。截至目前,足球、棒垒球、体操等多个项目的争夺已经结束,城阳区、市北区、市南区在金牌榜上暂时位列前三。

足球小将在市运会赛场上切磋技艺。青岛市体育局供图

进入7月,沙滩足球、帆船、乒乓球、皮划艇、跆拳道等比赛陆续展开。“参加比赛的都是2007年至2015年出生的适龄青少年运动员,考虑到孩子们的学业,我们把大多数比赛安排在暑假期间进行,进入7月份以后,几乎天天都有比赛。”市体育局训竞处负责人徐泽介绍说。五运会的开、闭幕式拟于8月24日、27日在天泰体育场举办,在此期间将进行最后两个大项田径和游泳的争夺。

据介绍,每4年举行一届的青岛市运动会承担着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隔届省运会组建队伍的重任,是我市水平最高的青少年综合性体育赛事。除传统的田径、游泳、足球、篮球等大项外,五运会较之上届新增了短道速滑、空手道、沙滩足球、三人制篮球、沙滩排球、攀岩、冲浪、滑板、棒(垒)球、高尔夫等10个项目,总共32个比赛大项的设置,也让五运会成为青岛市运动会历史上“最繁忙”的一届。

徐泽告诉记者,新增的这些项目主要是以省运会、全运会的项目设置为导向,兼顾了我市近年来时尚体育产业的一些变化。“受到师资、场地的限制,像高尔夫、棒垒球、攀岩目前采取的都是与社会力量联办的模式,我们也想借助市运会的推动,进一步扩大这些项目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

当然,4年一届的体育盛会,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对全市体育后备人才的检阅和摸底。市体育局所属的各支运动队均成立了由资深教练牵头的选材组,奔赴各个赛场“寻宝”,下一个张娟娟、张继科、陈梦或许就在其中。

参赛者激增7000人,“体教融合”显效

健全人格,首在体育。正是看到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孩子穿上了足球鞋、跑进了运动场、拿起了网球拍,“体教融合”成为五运会的关键词。

手球比赛中,以9名青岛镇江路小学学生为班底组建的市南区队,五战全胜拿下男乙冠军;足球比赛中,有“足球桃花源”美誉的城阳区包揽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两个第一。市南区教体局体卫艺科科长辛源认为,五运会丰富完善了学生竞赛体系,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体育比赛,“是全市体教融合工作的一次大检阅”。

据了解,2019年11月,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学校体育建设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共享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深化体教融合的政策措施,为优化我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环境建立了长效机制。

“一校一品”、派驻教练、联合组队……双方联手打出“组合拳”,奋力打通体育和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先做好普及,才谈得上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辛源说,“市运会这样的高水平比赛,我们选派的参赛队员基本上都是与体校、协会、俱乐部共同培养的,这样就有效融合了校内人才与校外师资两种资源。”

组委会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五运会已注册报名参赛运动员为15967人,较四运会增加了7040人。在市体育局青少处的刘昕煜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体教融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已初见成效。他说:“市运会给了有体育特长的孩子很好的展示平台,同时也通过他们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鼓励更多孩子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强健体魄。”

做大市运会“蛋糕”,未来“以赛养赛”  

作为全国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如何做大五运会这块“蛋糕”,真正实现体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深入融合,考验着青岛体育人的智慧。

为更好地宣传推广比赛,增加社会关注度和市民参与度,五运会组委会在3月份面向全国开展了会徽、口号征集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会徽90幅,应征口号5000余条。

6月24日,包括英派斯、青岛啤酒在内的11家企业签约赞助五运会,赞助总价值创下市运会历史新高。比赛期间,组委会开展一系列商业性和公益性活动,使赞助商充分利用赛会平台展示形象和产品,更好地开展广告宣传、品牌传播、市场开拓、产品推广和深度营销,全面提升企业品牌、产品(服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使企业形象深入人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受赛事影响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市运会尚无法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但市体育局产业处副处长冯国山认为,“以赛养赛”是未来的努力方向,而类似这种大型体育赛事,真正的“增长点”还在于拉动体育消费。他说:“体育是一种没有年龄、性别和地位之分的时尚,具有最强的参与性和代入感,可以极大带动群众的健身休闲消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