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李沧区在师德和业务素质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办好教育,关键在校长,根本靠老师。近年来,李沧区坚持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办好每一所学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条件”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在师德和业务素质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者队伍,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对标一流,学先进、赶先进扎实有效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记者了解到,李沧区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培养,启动了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各学校在认真分析研究国内知名优质学校的发展优势基础上,精准确立寻标学校,制定“对标”方案,主动对标一流、开拓视野,与北京十一学校、清华附小、重庆谢家湾小学等全国23个城市的108所知名学校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就干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业务提升、学校管理经验等开展交流活动,学先进、赶先进扎实有效。

据介绍,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不仅可以学习交流、开阔视野,还充分发挥校长在抓教学上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培训提升、典型引领、压力传导、正向激励等各种途径,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表率作用、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每名校长一学期听课不能少于40节。上一学期,有的初中校长听课最多达到120节。“2018年4月以来,学校干部教师先后六次共28人次赴谢家湾小学,寻找这所基础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获得者的优秀基因。”青岛枣山小学校长刘岩林说,“我们发现谢家湾小学的花艺课程、辩论课程很有特色,我们也富有创意地开发了STEM课程、小缝纫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等。”在刘岩林看来,只有全体教师都参与的课改才是真正的课改。在谢家湾小学,所有的研究都是教师自主参与。在枣山小学,所有的研究也都由教师共同参与,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的《“枣花朵朵开”学校课程构建与实施》就是一个例证。

紧抓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李沧区实施中学和小学干部教师互相交流挂职的政策,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中小学深度融合。对忠心从教、潜心育人的干部和教师,大胆“奖银子”“给面子”“戴帽子”,在绩效奖励、评先选优、出国培训、提拔使用等各方面全面倾斜,不断激活广大教师潜心教育的内生动力。

李沧区坚持分层分类实施各学科教师、骨干教师、新任教师培训培养。对新入职的教师,制定实施连续三年的培养计划,对骨干教师与华东师大等高校合作,开展“领航工程”培养计划,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目前,全区齐鲁名师名校长达到了12名。同时,强化对教师严格管理,制定实施《李沧区教育系统正风肃纪二十条》,对有违师德师风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