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9日讯 全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过敏反应,受海洋气候和饮食结构双重影响下的青岛亦是过敏反应高发区……2021年8月9日至15日是我国第六个“中国过敏防治周”,权威专家表示,过敏反应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要加强防范并及时治疗。
据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刘颖慧介绍,过敏反应是Ⅰ型变态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过敏反应一般由环境因素(过敏原)和个人因素(过敏体质)两方面造成,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等特点。
“目前常见的过敏原有两三千种,比如空气中的花粉、宠物皮毛、化学灰尘等,食物中的花生、坚果、海鲜等,当过敏原与具有过敏体质的机体结合时,就会导致患者产生呼吸道过敏、皮肤过敏、药物过敏、肠胃道过敏等常见的过敏反应。”刘颖慧说,表现在临床上,产生呼吸困难、皮肤瘙痒、打喷嚏、流鼻涕、恶心呕吐、肠胃绞痛等症状,严重过敏反应者可在数分钟内发作,造成意识丧失、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作为滨海城市,青岛是过敏反应高发区,每年就诊患者超10万人。刘颖慧认为,这与青岛的海洋气候和市民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据她介绍,青岛潮湿的海洋气候容易引发空气中霉菌的产生;夏季湿热的环境,又容易造成尘螨繁殖量增多。正是由于这种滨海气候,助长了空气中过敏原的增多。此外,青岛人在饮食方面常食海鲜,而虾、蟹、鱼、贝类等海洋生物中致敏蛋白相对较多,即便是熟食,也均可引发过敏反应。
刘颖慧表示,应对过敏反应,要加强预防、注重诊治。对于大众而言,首先应该加强对过敏原的预防,尽量避开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等过敏原;其次,当产生过敏反应时,应该及时救治,其中,肾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患者首选的一线药物,及时应用可以挽救生命;最后,个人应该加强锻炼,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过敏反应发生。(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荣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