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难统一,资金筹措难!老楼加装电梯遇“堵点”,居民盼社区“穿针引线”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在“加梯”之路上碰到许多难题,有的低楼层住户签字后又反悔,有的业主反对加装组成“攻守同盟”,有的一楼住户声称“如果挡光就告电梯公司”,还有的达到了征求意见的“门槛”但电梯费用分摊方案谈不拢。

记者多方联系加梯业主、街道社区、住建部门和加梯企业,发现居民意见难统一、加梯资金筹措难是当前推进老楼加装电梯的两个最大“堵点”。对于如何找到 “解堵良方”,“上下为难”的居民们盼望街道社区能在征求意见环节有效发挥协调作用,前期介入 “穿针引线”,帮助妥善化解矛盾。

协商难

召集开个协调会 14户只来了8户

作为本单元加梯牵头人,家住青啤花园142号楼1单元的王女士最近一周天天忙着给街道社区、住建部门打电话咨询,以及和其他牵头人一起继续上门给不同意加装电梯的邻居做工作。

上周五晚,三名加梯牵头人组织本单元业主在小区物业办公室开了第一次加装电梯协调会,他们事先通过各种方式通知了全楼14户业主,但最终只有8户同意加装的业主参加了协调会。 “除了9户签字同意加装电梯的邻居外,1户已经签字反对加装的邻居、3户反对加装但不签字的邻居以及1户不住在这里的邻居,我们也上门或者找物业公司通知了他们开会的事情,但他们还是没来。 ”王女士叹气道。

住在3楼的8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下楼来开会,来不及赶来参会的邻居打电话表达意见……记者全程见证了这场居民自发组织的协调会,也切身体会到了想要加装电梯业主的迫切愿望。

“随着年龄增长,谁都会老,加装电梯是大家的事情,体现对老人的关爱,饱含着老人的期待。每人献出一点爱,这事就办成了。 ”60多岁的加梯牵头人李先生说,加装电梯这件事,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献计献策。他坦言,现在加梯卡在了第一步,还得继续做工作。

参会的业主们最终决定 “双管齐下”,一边对于反对加装的邻居争取 “逐户突破”,一边开始讨论选择什么电梯品牌,并商量着下周找个时间“组团”去已经加装电梯的小区参观“取经”。

“民主协调会,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发表意见。”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居民协调会,从结果来看,来开会的都是要装电梯的,反对加装的邻居都没来,还是无法和他们沟通。她无奈地说,“我们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现在真的协调不动了,希望社区作为居民的‘娘家人’,能伸出援手帮帮我们。 ”

她建议,“社区能不能出面组织全楼业主开协调会,让反对加装的业主也来参加,帮助我们调解一下;或者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通过开会、发放明白纸等方式为居民们详细讲解加装电梯的现行政策,毕竟很多人对此还是不了解或者有误解。听说市北区有的街道协调组织反对加装电梯的业主去已建项目考察、试乘体验,我们小区所在的香港中路街道可不可以也这样做? ”

筹资难

说好的分摊方案 部分邻居改了主意

在加装电梯启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还有住在浮山后二小区的读者彭先生。昨日,他拨打晚报热线电话,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一年多以来推动“加梯”的艰难历程。

“看到晚报8月11日小区加装电梯难的报道,同样是住在多层住宅的老年人,我深有感触。 ”今年80多岁的彭先生说,他住在4楼,作为本单元加梯牵头人,他从去年三四月份开始忙活加装电梯的事情,可谓是一波三折。

“当时的政策要求本单元业主100%同意加装,我们单元有人反对,只好搁置下来。等了快一年的时间,终于在今年年初等来了加装电梯取消一票否决的新政,看到了希望。 ”彭先生告诉记者,其所在单元一共14户,现在11户同意加装电梯,3户不签字,虽然达到了加装电梯征求意见的“门槛”,但又遇到了新问题——筹资难。

“去年让大伙签字的时候,11户同意加装的业主中,10户愿意分摊加梯费用,但过了一年多,一部分邻居的想法不一样了,虽然同意加装电梯但表示不使用电梯也不愿意出钱,有的说准备卖房子,有的说等了太久对加装电梯失去了信心,现在只有5户愿意拿钱。 ”让彭先生发愁的是,之前按照10户分摊加梯费用的方案,已经和邻居们说好了每户要拿多少钱,现在部分业主退出分摊,而那些愿意拿钱加装电梯的业主只同意按照之前说好的方案分摊费用,“大伙都不愿意垫付,这部分缺口谁来补上? ”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他们初步选择的加梯企业的报价,加装一部电梯的总费用是58万元,“减去市区两级政府补助的20万元,居民们需要共同分摊38万元,按照之前的方案,1楼、2楼不拿钱,3楼每户拿22000多元,4楼每户拿30400元,5楼每户拿38000多元,6楼每户拿45600元,7楼每户拿53000多元。”彭先生觉得,如果让5户分摊38万元,负担比较重,参与加梯费用分摊的邻居们也不愿意,所以现在只能继续“望梯兴叹”。(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董真)

他山之石

杭州

健全基层调解、听证制度

对于居民们在征求意见阶段遇到的协商难,记者在采访时,多家岛城加装电梯企业推荐了“杭州经验”。 《杭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一大亮点是针对高龄老人和残障人士增设优抚条款。 《办法》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居住的老旧小区住宅依法加装电梯,对于该类加梯项目,属地社区、街道(乡镇)应当加大调解力度,把好事办好、办实。

针对业主意见统一难等问题,《办法》引导相关当事人先行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加装电梯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权益受损等事宜,也可委托业主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进行协调。协商不成的,由属地社区、街道(乡镇)通过协调会、听证会等方式,积极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尽可能消除意见分歧、达成共识,实现政府引导、居民自治、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

广州

启动连片式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增城启动了连片式旧楼加装电梯试点,由财政出资委托设计单位制定小区加装电梯初步设计方案,在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也就是双三分之二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经过申请、审批和公示后,业主就可以开工建设。

据悉,今年1月起实施的《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暂行办法》也提出,各区(市)政府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工作机制,在老旧小区改造时,统筹推进加装电梯及其涉及到的管线迁移和小区道路、停车、绿地修复等工作;鼓励实施集中采购、连片加装、统一维护,降低加装成本。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