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规范村级组织运行!青岛出台这18条措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3日讯 为顺应村庄建制调整的形势要求,全面提升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加快推动村庄融合发展步伐,近日,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委监委机关、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全面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措施,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其他村级组织各司其职、协调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意见》明确,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快推动村党组织统领村庄全面融合。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村党组织全面领导隶属本村的自治组织、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村党群服务中心负责承接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延伸至村级的各类公共服务和管理事项。完善“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打破原建制村界限,设置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区域化群团、文明实践等专业党组织。村党组织负责网格党组织成员任免、网格人员管理、网格资源分配、网格人员考核奖惩等。原建制村的管理事项全部由村进行统筹,镇不得越过村直接向原建制村安排工作,市、区市相关部门不得以原建制村为单位安排工作。

在规范议事决策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议事决策的领导,严格村级组织议事决策程序,规范村级事务公开管理。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六权议事决策机制”,明确村各类组织和群众的决策建议权,村党组织的决策主导权,村民(代表)会议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的决策表决权,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的决策执行权,村务监督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的决策监督权,镇党委的决策审核权。村级重大事项须按照“五议一审两公开”的程序进行决策。党员人数较多且不到500名的村庄,可推选一批议事能力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党员议事代表。以区市为单位,制定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开事项目录,对需要公开的事项,在村和各原建制村一并公开。

为规范队伍建设,《意见》提出,要建强村级组织班子,规范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强化精准培训,健全村干部权力监督约束机制,严格日常管理考核评价。完善村党组织评星定级制度,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各类班子自身建设水平。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行专业化管理。全面推行农村党员量化积分和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党员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开展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活动,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内关怀等制度。市级每年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体悟实训、专业实训和示范培训,区市、镇开展村“两委”干部、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成员集中轮训。对符合学历教育条件的村“两委”干部,2025年前实现大专学历全覆盖。完善“双述双评一考核”,评议和考核结果作为奖惩、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村干部的组织监督、程序监督、制度监督、群众监督,村干部及其近亲属、近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得以各种名义承揽或插手本村工程项目建设,未经镇审核同意不得承包运营集体资产。

在全面规范区域化党建方面,《意见》提出,要健全区域化议事协调机制,在镇党委、村党组织实行兼职委员制度。在镇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在村建立共建议事会,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党建项目。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机制,镇党委、村党组织引导农村区域内各类组织,整合区域资源、推动抱团发展。以镇党委为龙头,深入开展城乡联建共建。

《意见》明确,要规范运行保障,加强基础保障,建强村党群服务中心力量,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区市范围内平均每个原建制村每年不低于11万元的标准,保障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补助资金由村统筹安排使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负担,不得转嫁给村集体。把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表现优秀的镇机关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直办、代办事项清单,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意见》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区市、镇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确保2021年底前村级组织实现规范运行。坚持典型引路,结合创建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每年培育一批村级组织运行高效的典型,及时宣传推广,带动工作整体提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