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关键变量”为“最大增量”!青岛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日,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暨2021青岛·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初赛评审结果公布,青岛高新区报名参赛的69家企业中的48家成功晋级行业赛,占全市晋级企业数的31.2%,实现连续两年企业报名数和晋级数双双位居全市第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山东省第一批开发区改革试点单位之一,青岛高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党建教育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牢牢把科技创新当作高质量发展的“活水”,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业聚集”为主线,让创新成为青岛高新区的最大动能和最深底色。

青岛高新区致力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青岛高新区构建“4+X”党建工作体系,加快形成“雏雁成长、强雁振翅、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雁阵式”企业发展格局,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制度创新为先导的创新体系,努力打出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的“组合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青岛高新区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不断裂变新要素、催生新动能,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先行精准画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而加强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青岛高新区以产业强能、创新赋能、开放聚能、生态引能,推动高端要素加速集聚、互动耦合。

2021年7月,青岛高新区发布《青岛高新区关于聚焦创新引领 加快企业雁阵培育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意见》(简称“科创36条”),从10个方面出台36条措施,对区内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进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布局实施“科技创新发展1622行动”,力争到2023年,全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上市培育企业达到20家、研发机构达到200家,实现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企业。

“科创36条”针对青岛高新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实施精准把脉、精准施策、精准扶持,加快形成“雏雁成长、强雁振翅、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化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对紧缺急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将研发机构、研发人才、发明专利等留在高新区。

“聚焦主导产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首批13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青岛高新区将“科创36条”和企业创新积分制挂钩,通过大数据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精准画像,实行政策精准“投喂”,为企业赋能发展。

迸发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政策落实好,发展抓得牢。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打造一流创新创业高地为目标,不断健全优化科创生态体系,积极提升创新孵化效能,科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海尔生物航天医用冷储箱和空间站冷储箱为中国空间科研和空间探索提供保障,智腾微电子为神舟十二号发射提供“五官”支撑,市光电院“监视器”和“敏感器”为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提供支持;科捷智能、智腾科技两家企业入选科技部“全国硬科技企业之星TOP100”;慧拓智能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榜单;易邦生物高等级病原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融智生物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配套的微生物鉴定试剂盒等4款产品新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Ⅱ类),实现微生物诊断领域从试剂盒到质谱仪器的100%国产化;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主研发的“全自动装车系统”上线,较人工装车效率提升30%,降低运输成本40%以上……

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目标,青岛高新区大力支持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获批建设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42家。

今年,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成功备案了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获得2021年山东省对新型研发机构真金白银的扶持,新型研发机构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一次性的补贴奖励。“我们备案的成功不仅是上级对企业研发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器械创新园区内的入驻企业的一种鼓舞,立菲生物将带领更多的企业发力科技研发,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宁说,立菲医疗器械创新园的共享的实验室配备了各种各样的科研仪器,还搭建了云端的医疗器械创新协同平台,通过数字化的赋能,形成医疗医药产业共生共享的产业协同生态。

产才融合强基固本,深化“人才特区”建设

产业是立区之本,人才是发展之基。产业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作为全市创新创业的主阵地,青岛高新区坚持“龙头企业+高端专家”双核驱动发展。2021年以来,青岛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青岛市“人才政策落实年”工作要求,通过“强基固本开源”,加快建设“四链合一”+优质高效政务服务良好人才发展生态,吹响产才融合发展的集结号。

伴随“3+1”主导产业链条的不断生长,青岛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围绕人才链补强产业链,立足实际,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系统化推进人才引进工作,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不竭动力。2021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新引进重点人才项目7个,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余人。

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下。作为青岛市“人才特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青岛高新区不断强化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多渠道解决人才居住需求。在供应体系上既提供租赁型人才住房,又提供产权型人才住房,保证覆盖面的“全域普惠”。同时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在全区人才住房小区建设体验式、沉浸式、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丰富人才业余生活,营造人才住房温馨、暧心、舒心的居住氛围,将管家式的服务功能通过服务中心延伸至人才家门口。

据了解,青岛高新区11个产权型人才住房项目,目前共有2637套房源,计划3年内配售房源突破1.5万套,配租房源2000套,实现青岛高新区“东中西”片区全面覆盖,为人才提供更多租房便捷选项,真正发挥人才住房“拴心留人”的引导作用。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已获评为山东省第三批瞪羚企业的青岛塔波尔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6年前还是一个初创企业,像其他科技型企业一样,在创业初期,青岛高新区就为其提供了一系列的场地、公寓等优惠政策支持和创业服务。“我们自身产品设计方面存在不足,高新区可以帮我们对接这方面的专业公司吗?”那时候,塔波尔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在得知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存在困难,青岛高新区第一时间帮助对接专门从事该方向研究的专业机构为其提供了智能硬件的外观设计,助推了企业产品的研发进程,支持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除了对接资源,青岛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方面,也联合区内孵化器给予了全流程、‘店小二’式服务。”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精心孵化,塔波尔机器人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同行业第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多项国内大奖,还获评为山东知名品牌、山东省第三批瞪羚企业。

塔波尔机器人的成功并非个例,海纳能源、慧拓智能、融智生物、小优智能和悟牛智能等一众优秀科技企业也都是在高新区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

青岛高新区将优质的服务资源引入孵化载体,提升载体服务企业的效能。为“哺育”更多的小微科技企业,青岛高新区探索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发布《青岛高新区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实施方案》,出台配套政策,为主导产业配备专业机构,通过园区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多措并举开展技术需求征集,搭建“线上+线下”沟通平台。自4月“揭榜挂帅”制实施以来,推动青岛华仁太医药业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等实现对接25次,形成了日日有走访、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收获的良好局面。

同时,青岛高新区立足“蓝贝”双创品牌拓展,通过“蓝贝”金融汇、创享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科创活动,将“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融为一体。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集成“线上+线下”方式已开展创新创业活动198场,服务创客6000余人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通讯员 尚萌萌 李青健 刘文研)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