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即兰路大沽河大桥建设日新月异,南村镇辐射带动效应日趋明显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4日讯 近日,平度市南村镇的即兰路大沽河大桥工程施工现场,一群来自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人奋战在施工建设岗位上,为了大沽河两岸早日贯通,为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辛苦忙碌着……
即兰路大沽河大桥纳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是青岛市重点民生工程。
大桥全长614米,按双向两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60公里,桥梁全宽16米,其中净宽12米,两侧人行道及护栏宽度分别为2米,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今年5月28日举办了开工仪式,计划2022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主体工程施工形象效果图

主体工程施工形象效果图

期盼一桥直达,让天堑变通途
南村镇在大沽河的西岸,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特色小城镇百强、国家重点镇,在青岛“十四五”规划中,被列入四大功能性战略性支点和加快建设的产业组团。
南村镇作为“国字号”城镇和平度城市副中心,是周边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城镇,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大沽河东岸的即墨移风店等镇居民在南村镇打工、入学、从事商贸活动的人数颇多,仅即墨移风店镇大坝村就有有140多名村民在海信(山东)家电产业园工作。
悠悠大沽河虽然为两岸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也阻碍了两岸交流联系。早些年,两岸百姓靠摆渡来往。再后来,有村民自发组织建起了一座简陋跨河桥,经过几度春秋风雨侵蚀,破烂不堪。两岸百姓只好往返绕行周边的省道218和省道309等道路,绕行距离长耗时多,非常不方便,都十分闹心,都期盼着尽快开建大桥,以破解“洼地效应”,释放出“协同红利”,为区域均衡发展打好基础。

国道和省道交汇

国道和省道交汇

黄河铁军挂图作战,全速推进工程建设
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吊臂起落,混凝土罐车、装载机等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身着“黄河工程”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进行钻孔灌注桩基和预制箱梁作业,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为了确保大桥早日建成,施工人员加班加点,一刻也不松懈,克服汛期雨水大等困难,科学调配人力、物力,组织70多名管理和技术工人,运用了多项国内外领先施工技术,集中压路机、旋挖钻机、钢板桩打桩机、钢筋滚笼机等20多台大型机械,流水作业,分段施工。
现已完成河道辅道土方约2.5万方,9月底可完成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12月底前完成箱梁预制、箱梁吊装,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

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打通协同发展经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即兰路大沽河大桥通车后,将强化南村交通枢纽地位,完善了区域公路路网体系,提高周边路网通行效率,打通南村临空经济区东向辐射新通道。
即兰路大沽河大桥将成为人流、物流畅行的发展大道,两岸将更好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对平度增创区域融合发展新优势、与胶东国际机场实现联动发展以及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和青岛辐射带动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等具有重要意义。
南村镇全力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内部路网,对接省道、国道,打通区域发展经脉。投资3500万元的智新路、智慧大道、沈海高速连接线、和安路“两纵两横”道路具备通车条件;投资1亿余元的达兴路、平安路、和顺路、达通路“三纵一横”道路,完成沥青摊铺,进行人行道铺装;投资230万元的商贸城“三纵四横”道路配套工程和投资186万元三城村道路硬化工程进行中。
交通建设带动产业大发展,青岛农业大学、万洋众创城、钢研高纳高温合金材料产业园、临空智能家居产业园等大项目纷至沓来,其中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正式启用,是一所立足平度、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一流产教研融合示范校区,南村镇以此为依托,正在建设大学城。投资17.3亿元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人才住房项目和投资2.3亿元南村中心中学项目以及青岛海洋技师学院海信制冷学院、扬帆职业学校新校区、平度市第四人民医院搬迁等系列民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将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大沽河沿线沙梁等村纷纷建文化广场、水上乐园等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进行绿化美化,在街道两侧及边角地,栽培苗木,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打造集采摘、垂钓、观赏、农家宴、农耕文化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休闲功能区,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即兰路大沽河大桥建设日新月异,南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迈大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上奋勇争先,实现更大担当作为。(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朱业虎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马妮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