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青岛开讲大师课,于传统节气安放自我,从古人经验寻求丰富参照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3日讯 如何从传统节气和节日出发重新认知老祖宗的文化遗产,于世界的纷乱中寻得安放自我的人生智慧?9月13日,在嘉木美术馆创立七年之际,学者余世存携他的“时间三部曲”飘然而至,以一堂大师课为老城区这处屹立不倒的文化地标加注可资品鉴的传统时间定义。他说,如果把节气看作是天文时间,节日便是人类给予自身的人文时间,它们将在这个海量信息漂移的世界成为我们的坐标。所以,像曾经的农民那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收获“时间即粮食”吧。

传统节气与节日是一种智慧教育

从以自由知识分子的形象初出江湖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和普及者,这一身份的转变对余世存而言顺理成章。他说:当下许多国人仍处于精神流浪的状态,我们这代知识分子,还没有做到在传统文化的层面安顿中国和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如何重新取得文化认同,能不能让国人安身立命,这是我们要去做的。

过去的五年里,余世存先后书写了《大时间》、《时间之书》和《节日之书》,他称之为个人的中国时间三部曲。其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时间之书》付梓之际,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如果说节气是天文时间,节日就是人文时间。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是天、地、人之间一个渐次跟随的循环系统。”

余世存对于中国时间有自己独道的认知。他讲: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年复一年,这正是天、地、人渐次跟随的循环,而正是在这一循环往复中,中国人的传统感官应时而动,不断得以强化。“我们的感知,用佛家用语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或者色、声、香、味、触、法,从一年时间的循环来讲,随自然的节气而变,立春时节,视觉思维好的人就知道眼前绿了,所以古人讲东方风来满眼春,到了春分和清明,不只是拓展视觉的感知,而是味觉,我们喝明前茶,吃新鲜的蔬菜,感觉到舌尖的跳动,立秋时节,则拓展听觉系统,秋分、寒露,是嗅觉的敏锐期,…这是天地所赋予我们的能力。而我们的节日,正应和这种天时。”

《红楼梦》里,四时气象铺排,家族的命运也按照节日的顺序,生发、高潮、衰败渐次推进演绎,《金瓶梅》也是不厌其烦描写四季节令,同样看出随节令变换,人间的热闹与凄凉情景的更迭……在余世存看来,“中国传统节日无意中给予人很好的智慧教育,是对人生的提醒。虽然春节、元宵那样的热闹,但是过了中秋,重阳之后,便要讲求内敛和收藏了。一切人文气象、生命律动,就在这样跟随天地时间的变动运行。”

从古人的美好经验中寻求丰富的参照

在写完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时间之书》后,余世存突然意识到,关于节气,关于古人对于时间的所思所感和终极体验,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历代大家和帝王,他们是如何度过那些时间中的被命定的特殊时刻的,相关的史料记载很多,等待后人去共情与整理。“我们可以就像一个旅游者一样,回到过去,去看看古人是如何生活的,这种理解和丰富会让今天的我们获得新的参照系。”

余世存说,中国传统的节日里有节气的消息,有天道的逻辑。比如中秋,一个渴望团圆而往往不得团圆的日子,其中就有秋天收手以尽人事圆满的意味;冬季的腊八、小年、除夕,则无一不是慎终追远的告诫,一个人如果不懂退场、收手,便只有眼前的热闹……“现代生活的节奏打乱了我们与四时同步运转的规律,使人失去了坐标感,但是时间是非常顽固的,即使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去过那些宗亲式的大家庭式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最终还是会回到他的内心。”

余世存说,在对时间的感受方面,传统中国文化确实有过天人相印、自然与人心相合的美好经验,而这些美好经验在现代人引以为傲的理性思维之外,也提供了另外一种传统的与古典文明共建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华文明中的易经,它所提出的“象天法地“,就主张人一定要活在天地之中,这是文明在漫长的累积经验中发现的生存法则。

采访的最后,余世存提及一位友人,他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感觉终于完成了对中国传统的归化。他说“自己不会拒绝也不会苟同这个由一种异己文化所带来的时代,而要探求一种基于传统的文化实践道路的可能。”那也正是余世存一直认同的责任与使命担当。(青报全媒体记者 李魏)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