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4日讯 近日,“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与情境化”教学改进研讨会在青岛举行,全国物理教研员和物理学科教师代表共1.4万人通过现场和网络两种方式参加研讨。
教育部于2018年11月正式设立了全国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公布了首批全国普通高中29个基地,其中高中物理学科全国仅有3个教研基地,分别是上海基地、江苏基地和青岛基地,青岛市教科院刘林老师为基地主持人。这是山东省高中14个学科中唯一入选的学科基地。
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置身未来?青岛市教育科学院高中物理教研员刘林介绍,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了知识点的传授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教学情境素材不充足,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欠缺。加之理科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学校的实验室数量不足,有使用价值的实验器材少,实验课也少。新高考政策下,选考物理的人数逐年降低,学生选科意愿不强已经影响到高校的录取,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因此,情境化教学成为当下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情境是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加以设置,为呈现解题信息、设计问题任务、达成测评目标而提供的载体。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建构与素养,影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表现。研讨会结合学科考试实际,探索将物理科考查情境分为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
近年来,青岛市高中物理教研研读新课标、设计实验教学、研讨新高考。教学实践突出强调真实问题情境的选取,将经典传统实验和数字化实验相结合,尝试自制教具的实验过程。教育部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基地常务负责人刘林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了2017年至2020年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将积累的丰富经验用于指导青岛高中物理教师团队做实验教学设计,于2020年获得国家级最高奖。
下一步,青岛物理教研将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努力实现6个“转向”,即从关注指导教师的教学转向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关注学科教学转向学科建设,从关注局限在观摩课堂教学转向课程资源和平台的建设,从关注个体转向团队建设,从关注单一的教学研究转向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研究课堂教学转向研究教学成果。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和区域教研水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