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本是“颜值”担当:海岸线需要“补补妆”

青岛日报2021年10月15日9版码头设施损坏、野浴场有碍观瞻存隐患、景区周边环境脏乱——

本是“颜值”担当:海岸线需要“补补妆”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岸线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市持续加大海岸线整治力度,开发建设了不少滨海设施,既美化了海边环境,也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亲海空间。

近日,一些热心市民致电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有的海岸线因管护不及时,设施失修,亲海空间被侵扰;有的海岸线则因管理缺位,环境脏乱,美丽景观遭破坏。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海岸线的管理和各类设施的维护,而作为受益者的市民和游客,也应当提升文明素质,保护好优美的海岸线。

问题1:

护栏缺失,堤坝受损——

码头隐患“潜伏”

近日,部分市民反映海泊河入海口码头、莱阳路海上旅游码头的设施损坏越来越严重,他们致电本报记者呼吁相关部门为两处码头找到“管家”。

成片的护栏倒地。

根据市民的指引,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市北区滨江路西头的海泊河入海口码头。该码头设施十分简陋,且损坏情况比较严重。码头上除了一处用木板搭建而成的浮码头外,岸边甚至找不到一个拴船墩。记者发现,沿岸有五十多段护栏或倒在地上或不见踪影,部分立着的护栏上拉着警戒线,并挂有“禁止靠近”的警示标志。据一名在此垂钓的市民介绍,这些沿海护栏遭到破坏,主要是船主将固定船舶的绳子绑在护栏上,护栏不堪重负,被带倒或直接被拽下了海。

码头积存大量垃圾。

除了设施问题外,现场的卫生状况也堪忧。绿化带里散布垃圾,污水随意乱流。水面和岸边的礁石上散落着废弃的渔网和渔笼。

据知情人介绍,这里是一处自发形成的码头,已存在多年。近年来,海泊河入海口经过数次改造提升,不但加固了堤坝,还在岸边修建了绿化带和景观雕塑。最近一次升级改造在2018年,岸边增设了绿道和护栏。但好景不长,由于缺乏日常维护和管理,入海口约400米的绿道上,近三分之一的护栏损坏缺失,存在安全隐患,且沿线环境脏乱。“政府花大力气整治海泊河入海口,投入了真金白银,但后期管理跟不上,再多的投入只能是打水漂。”这名知情人吐槽说。

莱阳路海上旅游码头附近,部分堤坝坍塌。

与海泊河入海口位置偏僻不同,位于市南区莱阳路的海上旅游码头地处前海景区,与海军博物馆、天后宫近在咫尺。记者探访时发现,该码头附近的一处海堤出现了大面积破损。近百平方米的水泥层坍塌下陷,露出一片碎石。满目疮痍的景象与周围的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在附近赶海的市民介绍,此处堤坝破损已有五六年之久,一直无人问津。“海上看青岛是很多来青游客的必选项,码头也是展示青岛形象的窗口之一。然而,海边破损的堤坝、凌乱的碎石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一名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堤坝归属,制定解决方案,排除隐患。

问题2:

露天更衣,管理欠缺——

野浴场“野蛮”生长

近日,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岛城沿海有多处野浴场,游泳者露天冲水、更衣,让人尴尬。位于西陵峡路、晓港名城附近的两处野浴场是市民吐槽的焦点。

在西陵峡路鲁检宾馆南侧海域,记者探访时看到,现场至少有30人在水中游泳,另有20多人在岸边随意更衣、冲水,个别人甚至直接赤身裸体,全然不顾岸边游客异样的目光。由于岸上没有冲水设备,人们只能自带水桶冲水,其中不少人还用上了洗发水、沐浴液。有的游泳者还在堤坝上大小便,令人作呕。

“在公共场合脱衣服洗澡太不文明了,而且洗漱用品里含有化学物质,会污染海水。”市民刘先生抱怨道,“这里距离人气景点栈桥景区不足2公里,是很多外地游客来青岛的第一站。如此不文明的行为天天发生却无人管理,实在不该。相比正规浴场,野浴场由于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和救护人员,一旦出现事故,游客很难及时得到救助。现在已经进入游泳淡季,有关部门可以充分调研并制定治理方案,不要让野浴场继续‘野蛮’生长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八大峡海域溺水事件频发,相关部门在海边增设了救生圈。记者走访发现,该区域有三个救生圈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其中一个破损严重,已经断裂成了四截,无法正常使用。还有部分救生圈被铁丝固定在岸边,如有需要,很难将其取下。采访中,有市民吐槽说:“岸边的救生设施常被人为损坏,还时常丢失。”

在晓港名城小区西侧的港湾内,也有一处颇具人气的野浴场。记者从知情人那里获悉,为了阻止游泳者下水,有关单位在下水处设置了两道栅栏,其中一道黄色栅栏高约3米,最近,这处栅栏遭到了破坏,被人拆出了一道豁口。

“这里紧靠港口码头,船舶往来十分频繁。有些人游到离岸很远的位置,船只就从他们不远处驶过,让人担心。”市民周先生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尽快修复栅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问题3:

环境脏乱,涂鸦斑驳——

景区“面子”不在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一些景区周边环境脏乱,令游客失望。记者闻讯后实地探访了市民反映强烈的田横岛旅游度假区、八大峡广场周边。

上世纪90年代,田横岛声名鹊起,成为国内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而驴岛是游客前往田横岛的登船之地。驴岛与陆地之间有一座跨海桥,每天都有渔民在此摆摊售卖海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渔民收摊后在大桥上留下了不少垃圾,一些死掉的鱼虾散发着刺鼻的臭味。桥上,十多处私自搭建的遮阳棚十分简陋,支架东倒西歪,如遇大风天气,容易倒塌伤人。

大桥西头,多个餐饮摊位扎堆营业,商家热情揽客,吆喝声不绝于耳,游客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遮阳棚下就餐,而摊位后却堆放着大量篷布、支架、破旧家具、泡沫保温箱等杂物。

在跨海桥附近的沙滩上,环境卫生同样不容乐观,杂物随意堆放,许多垃圾散落其中。记者看到,附近虽有保洁人员,但他们对垃圾、杂物视而不见。

八大峡广场是远眺前海美景的绝佳场所,栈桥、小青岛、小鱼山尽收眼底。而在广场南侧的防浪堤上,墙面的涂鸦斑驳不堪,仅剩下了大大小小的色块。记者留意到,这些涂鸦多由油漆喷绘而成,部分油漆渗入墙体,很难清理。不少游客直言,斑驳的墙面已经失去了美感,让人不忍直视。此外,八大峡广场的防浪堤存在卫生问题。海浪带上来的垃圾和游客丢弃的垃圾积存在堤坝的空洞处,垃圾和排泄物让人无处下脚。

“在沿海的旅游景区,游客常年络绎不绝,海边的环境卫生理应保持干净整洁。”市民张先生说,“希望相关单位加大景区及周边的保洁力度,市民也要提升文明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维护好景区和城市形象。 ”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邱 正

记者点评

用好“绣花针” “织”好海岸线

蜿蜒秀美的海岸线是青岛的城市名片,也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然而,这道滨海风景线并非一路美丽。部分沿海码头、堤坝、景区周边仍存在诸多问题,拉低了滨海风景线的颜值,也影响着城市形象。

曝光的问题,既有堤坝坍塌、护栏倾倒的硬件设施问题,也有露天更衣、随地大小便的市民素质问题,还不乏环境脏乱、涂鸦满墙的环境卫生问题。曝光的点位,既有颜值担当的前海一线、宁静宜居的后海岸,也有适宜休闲的海滨度假区。这些本应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亮点,如今却出现了“减分项”。

沿海一线各种问题的背后,暴露出相关部门的工作还有死角,监管还有盲区。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下足“绣花”功夫,提升沿海一线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一盘棋、管到底”的工作理念,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长效管理机制,压实部门和属地的工作职责,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要制定相应巡查制度,组织自查,发现问题即知即改,并跟踪落实问题整改情况,确保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巩固一处。确保覆盖领域能够经得起细评、细看、细查。

诚然,沿海一线管理涉及多个区市和部门,如何加强区市和部门间的协作,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明晰的工作机制。上海黄浦江两岸的管理经验值得借鉴。2018年7月,上海市浦江办发布了《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综合管理适用标准的指导意见》,在责任分工方面,实施属地化管理,明确各区段的职责分工,并在九个方面提出了标准要求。上海市还在推进包括黄浦江在内的滨水公共空间管理立法,并于近日公布了《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草案)》,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新的公共空间条例从规划与建设、设施与维护、共享与共治、法律责任等方面,以更高标准推动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管理。此外,浦东新区通过网格化划分,运用智能化“城市大脑”,利用人防、技防手段,构建密布的“神经元”系统,对硬件设施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定是内外兼修的城市。如果说,环境是“外在美”,那么,市民的文明素养则构成了城市的“内在美”。各部门应当深入景区、社区大力开展文明宣传活动,邀请市民监督日常的管护工作,在亲海休闲时自觉成为海边设施和城市文明的守护者。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