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娃很容易悲观,请这样帮助他变得乐观积极

乐观的性格与态度,对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乐观的孩子会更敢于尝试,积极发现自己的兴趣,也更有毅力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乐观的人更不容易被社交问题困扰,也更少发生抑郁。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悲观,那么乐观与悲观的性格,是先天形成的吗?后天还有机会改变吗?

BBC纪录片《性格的真相》中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性格具有遗传成分,40%到50%的性格取决于遗传因素;其余部分随机形成或取决于环境因素。”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通过研究,也发现乐观这一心理特质,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养育、环境和社会因素也有影响,并且完全可以通过父母、老师的引导习得。

没错,乐观是一种可以后天培养的品质。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养成一个积极乐观的娃呢?有哪些要素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呢?

01

父母言语可能阻碍孩子习得乐观

虽然有社会环境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可以知道的是,语言的确会对孩子看待事物的方式产生很大影响。

在平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中,不当的夸奖和批评都会阻碍孩子形成乐观的性格。

一、空洞的夸奖与鼓励,提供虚假的满意情绪

一些空洞的夸奖与鼓励,只能为孩子提供虚假的满意情绪,孩子的内心并不会因此而受到鼓舞。

马丁·塞利格曼举过一个例子。弟弟想要模仿姐姐搭积木,但姐姐动作太快了,弟弟追不上。这或许与年龄、肢体发展水平以及搭积木的熟练度都有关系。

但爸爸看弟弟很沮丧,出于好心,希望能安慰儿子。他说:

“你做得真好,我觉得你做得太棒了,我喜欢你做的东西,我觉得你是最好的火箭制造家。”

但是儿子说:“才不是,我做得很差,我是个笨蛋,从来就没有做对过一件事。”

爸爸说:“这不是真的,只要你拿定主意,什么事都能做成。让我帮你做吧,我会帮你做一个能够飞到月球的火箭,它会是世界上最快的火箭,而且它是属于你的。”

儿子说:“好吧,帮我做一个,我做的从来都不会成功。”

这位爸爸十分疼爱孩子,但他在整个安慰过程中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爸爸说的每件事几乎都不是真的;

第二,为了让孩子高兴,他主动帮孩子做了一个现阶段他没能力完成的东西。

爸爸传达的信息是:当事情发展到不是你所想要的状况时,你就放弃让别人来解救你。为了建立儿子的自信,爸爸反倒教他无助。

第三,也是最严重的错误:这位爸爸没有对儿子解释失败的原因提出反证。

结果儿子从最糟糕的方面来看待挫折,他不仅坚信这种悲观的原因,并且用消极的方式应对。而爸爸没有意识到这种悲观对于孩子的伤害。

其实,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并不需要着重缓解他们的情绪,去鼓励他们“感觉满意”;而是要引导他们“表现满意”,告诉他们怎样做,才能获得真实的征服感和成就感。

二、针对个性的批评

《自卑和超越》中阿德勒提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并不能导致成功或失败,让我们成功或失败的,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解释。

马丁·塞利格曼也如此认为,并提出,对事情的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保持一生。而孩子形成不同的解释风格,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老师批评的风格影响。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做了不当的事情,是应该被批评的,但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准确;二是在事实允许的情况下,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者能力。

举例来说,有个二胎家庭一家人出去玩。在路上,10岁的姐姐欺负和捉弄3岁的弟弟,抢他的玩具,吓唬他,把弟弟弄哭了。

可能原本心情很好的父母火气一上头,就这样批评了姐姐:

“你真是太让人生气了,你为什么总这样顽皮?你就是跟我故意作对,每一次出来玩,你都要捣一些把戏,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这种批评直接给孩子的个性贴上顽皮、故意与父母做对的标签,不仅对修正孩不良行为毫无意义,还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对于姐姐,好的批评应该是类似这样的:

“不准再捉弄弟弟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好姐姐。你教弟弟玩游戏,与他分享玩具,可今天你对他一点都不友好。你这样吓他,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你知道,我不喜欢这种行为。我要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他,晚饭后不准到外面去玩了。”

这样的批评一直在试图要姐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批评中指出了特定与暂时的行为问题(今天……捉弄)。

同时指出这种行为不是姐姐一向就有的(很好的姐姐),并用实际例子(教弟弟玩游戏)来指出问题并非普遍性。

而批评中也告诉姐姐她必须要做的特定的事(向弟弟道歉),以及不改正行为的后果(晚饭后,不准到外面玩)。

这样的批评,一直在引导姐姐迈向正确的行为,而没有指责她的个性。

02

乐观教养ABC法则

除了要用正确的鼓励与批评方式来保持孩子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外,马丁·塞利格曼还将认知心理学中的情绪疗法应用于教育,总结出了乐观教养的ABC法则。

在发生不好的事情时,用下面五步,能够帮孩子走出消极情绪: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可能是任何负面的事情;

B(beliefs)代表对不好事情的看法和解释;

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表示人对不愉快事件发生后的感受与行为。

D (disputation)代表反驳这种想法;

E(energization)代表成功进行反驳后受到的激发。

前三步ABC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ABC情绪理论。

通常,我们会认为是因为发生了不愉快的事(A)导致我们沮丧或愤怒(C)。而埃利斯认为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解释(B)才是产生沮丧或愤怒情绪的根源。

而当我们找到那个导致不好感受(C)的想法(B)之后,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B),从而改变不好的感受(C)。

举例来说,当孩子兴高采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打球,却一连输了几局时,孩子可能会非常沮丧。这个沮丧并不是因为他输球的事实导致的,而是输球这件事让他脑中一闪而过了某些想法。

他可能想,我怎么这么笨,是不是天生没有运动细胞;连球都打不好,我还能干点啥?

马丁·塞利格曼在ABC模式中又增加了两个因素,就是D和E。D(disputation)代表反驳,也就是反对导致负面情绪的想法(B);E(energization)代表激发,指经过反驳后带来的新的情绪与行为。

还是输球的例子,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沮丧,但却不能安慰他“你已经打得非常好了”,因为这不是事实,这样说就犯了空洞鼓励的错误。

这时我们可以捕捉孩子头脑中的思绪,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帮他反驳:

“我们是不是夸大打球的重要性了。一次打球不好就代表笨?想想做脑筋急转弯的时候,你的脑子转得多快?”

经过反驳,他的心情稍好一点,就可以继续激发孩子新的动力:

“如果真的很在意,还可以多多练习,提高球技。看看那些奥运冠军运动员们,即使再有天赋,也需要大量练习才能越做越好。”

当发生负面事情时,我们往往很容易陷入到消极情绪之中,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惯性。

而学习用ABC风格去解释一件事,并反驳负面情绪,也就是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三个维度去界定一件事情——

第一是要看到事情的希望,即便再难的事,也可能在未来出现转机,变得对自己有利;

第二是要把一件事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一件事没做好不等于其他事也做不好;

第三是要告诉孩子勇敢承担责任,但因为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的后果,不用苛责自己,更不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侮辱。

03

小结

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可以通过改变我们自身的悲观,改变鼓励与批评孩子的方式,运用好方法,引导好孩子正确认识情绪,积极看待问题。

同时,我们所强调的乐观也并不是一味对自己高唱快乐思维或者空洞的口号,不是在事情不顺利时责怪他人,或否认悲伤与气愤。

而是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反应,当消极的事情来临时,不是消极地等待、否定自己,而是学会理性地分析整个事件,要仔细想想,努力去改变自己;或者是,改变环境所带给自己的不满意部分,不要有以偏概全的错误概念。

此外,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说:“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当我们碰到负面事件的时候,也尝试用积极的解释风格将自己带出悲观情绪吧。(来源 |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公众号)

你家的孩子容易悲观吗?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如何开导他的?迎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并在倾诉评论区留言。有心事,找慧姐,慧姐会解小心结。(互动邮箱:zaobaoqingsu@126.com) 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