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小病大治、捆绑卖药......青岛41家医疗机构被不良执业记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5日讯 日前,观海新闻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全市整治医疗机构虚假宣传、小病大治、捆绑推销药品耗材等问题专项行动启动近8个月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行动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2235家,发现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240条,对41家医疗机构给予不良执业记分,对10家医疗机构11条虚假宣传问题线索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函移送。

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于今年5月启动了全市整治医疗机构虚假宣传、小病大治、捆绑推销药品耗材等问题专项行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切实将整治行动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深入剖析问题表象和原因,持续纠治医疗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卫生健康系统聚焦 “政务热线”、“院长热线”、信访等途径反映的问题,梳理形成“一张清单”,对症施治;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实名就诊、门诊挂号和检查预约、检验结果“一单通”,为患者提供全流程、个性化智慧医疗服务;为患者集中提供涵盖出入院管理、相关医学证明办理、保险补助报销等相关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工作,提高诊疗效率。

市区两级卫生健康部门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先后开展三轮联合专项检查和回头看督导检查,确保问题整改落实。专项行动期间检查发现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内药品、耗材等价格信息未进行公示或者公示不全;个别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用药;个别医疗机构部分辅助性物理治疗使用频次过高;个别医疗机构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

整治行动期间,市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建立健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向市场监管部门移送医疗机构虚假宣传线索11条。共核查发现属于虚假宣传、小病大治、捆绑销售药品耗材问题17条。对存在问题单位停业整顿1家,立案处罚1家,通报约谈10家,对1家医疗机构信用分级予以降级处理。市区两级卫生健康部门将所有被通报和处罚医疗机构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并对机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