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党建搞活,把居民力量用活!李沧以基层之“智”创新社会治理

李沧把基层党建搞活,把居民力量用活,统筹各方力量,以专业化服务促进治理专业化

以基层之“智”创新社会治理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平台、基本运行空间,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重点场域,“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2018年,正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与老百姓亲切握手交谈,详细了解社区实施旧城改造、加强基层党建以及居民生活变化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山东考察,指出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三年来,李沧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奋力前行,一批闪烁着基层智慧的新路数、新打法正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时下的李沧,把尊重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搭建基层治理“互联网”,实现为民服务“一呼百应”

党建引领是基层工作的基石。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党建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队伍的向心力,更好地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优势,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半个多月前,在李村街道基层党建实践中心举行的一场模拟法庭活动,让辖区里的小学生们兴奋不已——在模拟法庭上,从审判长、陪审员到原告、被告等,全部由辖区内的学生组成,通过亲自参与真实案例的模拟开庭审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法庭审判的程序,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活动主办方、李沧金旭法律服务所主任蒿燕夏介绍,这是其作为社区共建单位,在社区“认领”来的普法项目。

蒿燕夏所说的社区,是李村街道大崂路社区。大崂路社区党委将辖区单位列为区域化党建联盟单位,成立了大崂路社区党建共建理事会,构建“一呼百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日常生活中,社区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大到居民生活,小到一草一木,都需要参与治理。然则,社区人力、物力等资源有限,如何才能更好地为民开展服务?

在这方面,大崂路社区党委展现了智慧——其发现,虽然社区拥有大量的驻辖区单位,但这些单位往往与社区关系不大、“黏性不足”,与社区共建,也就是一年一度的报到、签协议,没有实质性互动。于是,大崂路社区党委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辖区内的各类单位、企业、居民区资源,将居民需求与区域单位的优势资源实现有效对接,密切党建结对共建关系,建立“党建引领、政府扶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区域共治平台,形成社区共建体系,共同解决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成立理事会后,我们发布了宣传教育、关爱服务、文体服务、健康救助、环境保护5个方面20个项目,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由各个共建单位认领,最终服务于社区居民。”社区“一呼百应”党建共建理事会会长、社区党委书记纪丽君介绍,项目一经发出,反响热烈,28个共建单位认领了80多个项目(项目可重复认领),并且很快就开始投入项目执行。

时下,这些党建共建项目正在改变着社区——夏庄路67号院是一处自治楼院,社区党建共建单位园艺场为其进行了“口袋公园”的设计,如今方案图已经做好,只待来年时节合适时栽种苗木;社区老旧楼院和开放楼院较多,党建共建单位青岛装修企业协会认领了“老房有喜”项目,为社区部分楼道粉刷更新,如今,已经为两座楼进行了楼内粉刷和美化……

统筹各方力量,以“民智”促“民治”

在李沧区振华路街道永平家园社区,每天都会有小区骨干志愿者定时清扫楼道垃圾。漫步在小区中,道路洁净、停车有序,小区秩序井然。谁能想到,这个小区曾经是一个让社区和居民挠头的地方——物业管理不善退出,小区成了垃圾场,停车混乱、乱堆乱放、垃圾遍地……而如今井然有序的小区,全部得益于居民自治。

永平家园自治的想法,来自于一场“板凳马扎会”——振华路街道常年开设有“居民日”民情恳谈专题活动,街道主要负责人不定期到社区与社区居民聊天,永平家园的自治,便是街道书记和居民们坐着板凳马扎,在一个夏天晚上“聊出来”的思路。

这些年,“居民日”活动畅通了街道民意诉求渠道,居民和街道负责人面对面沟通,许多事情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破题”,迎刃而解。看到了这个工作方法的价值,今年,振华路街道将“居民日”活动放大,在街道负责人和居民的基础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法律工作者等坐在一起“议事”,解决问题的效能更大了。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振华路街道的智慧在于,对于社区治理,其注重发挥居民的作用,用“居民日”这个以居民为主体的形式进行治理,让社区居民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主人翁,尊重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好社会组织的力量,以专业化服务促进社区治理专业化

11月26日下午,李沧区虎山街道龙苑社区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未成年人活动室组织开展了一场以“手中有笔,心中有党”为主题的“国学李沧”未成年人手绘帆布包活动,社区里20多个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加了这个活动。因为活动富有创意和乐趣,参与的小朋友们投入其中,最后拿着作品“高兴而归”。

记者了解到,这个活动的组织方,便是社区社会组织“巧手阿姨手工坊”。活动从前期的策划到后期的执行,有条不紊、极具系统性,“这都是和专业社会组织学来的。”龙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祥娟告诉记者。她所说的“专业社会组织”,便是青岛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社会组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社区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项目制服务的社会组织,一旦服务期限“到期”,那么就会离开。

在这个背景下,虎山路街道展现了其智慧,那就是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社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基层治理队伍”。记者了解到,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协作者在社区中并不参与服务具体的项目,而是针对社区致力于重点打造的社区社会组织和项目进行引导和指导。“巧手阿姨手工坊”便是这样打造成功的。

如今,“巧手阿姨手工坊”已经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参与公益的重要途径,不但如此,还在加强社区矛盾预防化解、助力和谐社区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

青岛日报2021年12月9日1版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